2022-2023学年上学期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08 00:49: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提升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40分)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下图是“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示意的海域宽度中,属于我国主张的领海宽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是一个( )
A.没有临海的内陆国家 B.海域狭小的临海国家
C.岛屿众多的群岛国家 D.陆地大国和海洋大国
【答案】1.A2.D
【解析】1.我国依据国际海洋法规定,在从陆地开始的领海基线12海里属于我国的领海,是上图中的①处位置,故选A。
2.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临海国家,拥有22000千米的陆地疆界,还有18000千米的海岸线,故选D。
2020年3月,人民日报新媒体策划了31张援鄂医疗队名片,致敬42000多名白衣战士。据此完成下题
3.下列援鄂医疗队名片中,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与其省级行政中心相一致的是( )
A.“皖”无一失——郑州 B.“湘”互扶持——贵阳
C.“蜀”你最好——成都 D.逢凶化“吉”——沈阳
4.以下援鄂医疗队名片中,不是表示直辖市的是( )
A.“渝”战愈勇 B.“粤”来越好
C.“沪”你周全 D.“津”字招牌
【答案】3.C4.B
【解析】3.皖是安徽—合肥,郑州是河南的,A错误;湘是湖南—长沙,贵阳是贵州的,B错误;蜀是四川—成都,C正确;吉是吉林—长春,沈阳是辽宁的,D错误。故选C。
4.直辖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相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是直接由中央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市。我国的直辖市有重庆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渝是重庆市,A正确;粤是广东省,不是直辖市,B错误;沪是上海市,C正确;津是天津市,D正确。题干中不正确的是B。
读下图及参考附图,完成下列小题。
5.下列关于我国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处于低纬度地区
C.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
D.位于亚洲东部,赤道穿过我国南部
6.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从南到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全部属于我国领海的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我国最西端位于帕米尔高原处,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处于我国最西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我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 )
A.赤道 B.北回归线附近 C.南海的南沙群岛 D.海南岛的最南端
9.图中序号①、③、④均位于我国下列的哪一个省级行政区域(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5.C6.A7.A8.C9.D
【解析】5.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A错误。我国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经过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地区,且大部分位于北温带,B、D错误,C正确。故选C。
6.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有近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我国东部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全部属于我国领海即内海的两个:渤海和琼州海峡。A正确,故选A。
7.我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位于黑龙江省;我国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位于黑龙江省;我国最西端位于帕米尔高原,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的最南端在曾母暗沙。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处于我国最西端的是①,位于帕米尔高原。故A正确。故选:A。
8.中国的最南端在曾母暗沙,狭义上的曾母暗沙就是一座位于中国南海的暗沙,为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广义上的曾母群沙是由曾母礁丘、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组成的一组群礁,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端区域。C正确,故选C。
9.由图可知,图中序号①、③、④均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此处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位置最西的省级行政区。D正确,故选D。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正式启动。下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普查1次/10年 B.202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C.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D.每年净增人口数量相同
11.人口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
A.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B.促进人口素质稳步提升
C.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D.准确判断未来人口形势
【答案】10.C11.C
【解析】10.读图可知,我国的人口普查第1次是1953年,第2次是1964年,第三次是1982年,并不是1次/10年,故A错误。2020年人口增长慢,但是没出现负增长,故B错误。我国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减慢,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总数持续增加,故C正确。由于人口增长是波动的,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C。
1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可以为编制“十四五”规划,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促进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准确判断未来人口形势提供重要信息支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故选C。
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示意2015-2018年河南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统计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河南省老年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老年人口总量保持不变 B.老年人口总量不断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减小 D.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
13.河南省老年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劳动力充足 B.养老负担加重
C.儿童人学难 D.人口素质提高
14.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增加就业机会 B.全面“二孩”政策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答案】12.D13.B14.B
【解析】12.地图可知,河南省的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大,相应的老年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比重超过7%,因此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D正确,故选D。
13.河南省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因此面临养老负担加重等社会问题,B正确。人口老龄化不会造成劳动力充足,儿童入学难、人口素质提高与人口老龄化无关,A、C、D错误。故选B。
14.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劳动力人口比例在减小,不会增加就业机会,A错误;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应全年“二孩”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加劳动力人口数量,B正确;扩大城市规模是应对城市化的措施,不是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问题,C错误;完善产业结构与人口问题无关,D错误。故选B。
山东省某旅行社在“五一”期间推出一项民族风情体验活动。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农历清明节后,人们互相泼水,表示祝福,你认为这个民族是( )
A.壮族 B.蒙古族 C.回族 D.傣族
16.能够参加图中活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对上述四地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最北端位于①省区 B.②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
C.③省区的行政中心是沈阳 D.④省区濒临东海
【答案】15.D16.A17.B
【解析】15.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的聚居地,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人们在清明节后,互相泼水、表示祝福,D正确;壮族三月三歌节,A错;蒙古族的那达慕节,B错;回族的开斋节,C错。故选D。
16.图中两人徒手相搏是在进行摔跤,摔跤是我国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蒙古族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图中省区轮廓可判断出,①是内蒙古自治区,A正确;②是云南省,③是黑龙江省,④是青海省,B、C、D错。故选A。
17.根据图中省区轮廓可判断出,①是内蒙古自治区,A正确;②是云南省,③是黑龙江省,④是青海省;我国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①A错;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云南,B正确;图中③省是黑龙江省,行政中心是哈尔滨,C错;④省为青海,地处内陆,D错。故选B。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某时期的民族构成”表,回答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民族构成(%) 省级行政区 民族构成(%)
汉族 主要少数民族
江苏 99.6 0.2(回族) 新疆 406 45.2(维吾尔族)
山东 99.3 0.6(回族) 青海 54.0 22.5(藏族)
辽宁 83.9 12.9(满族) 甲 6.1 92.8(藏族)
吉林 90.8 4.3(满族) 云南 66.6 11.1(彝族)
18.上表中,甲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A.乌鲁木齐 B.西宁 C.拉萨 D.昆明
19.上表中,汉族在民族构成中比率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江苏 B.山东 C.辽宁 D.吉林
20.根据上表,我们能够归纳出的地理结论是( )
A.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云南省是我国汉族人口比例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
C.我国人口东少西多,南多北少
D.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答案】18.C19.A20.A
【解析】18.乌鲁木齐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西宁是青海省的行政中心,昆明是我国云南省的行政中心。甲省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由此判断甲是我国的西藏自治区。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所以根据题意选C。
19.读表中汉族所占的比重可知,江苏省的汉族人口占99.6%,山东省汉族占99.3%,辽宁省汉族占83.9%,吉林省汉族占90.8%。所以根据题意选A。
20.读图表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的省份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省份,每个省都不是单一民族构成。所以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故A正确;西藏是汉族比例最小的省份,故B不正确;该表格反应的是我国的民族分布,不是人口分布。故C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6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 《边疆行》路线图。
(1)《边疆行》路线按顺时针经过少数民族聚居的省级行政区域依次是①广西壮族自治区,②________自治区,③________自治区,④________自治区。
(2)《边疆行》的终点是辽宁省,该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和________族。
(3)赛牦牛、马术表演,射箭、摔跤分别是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传统比赛项目。(填数字代号)
【答案】(1) 西藏 新疆维吾尔 内蒙古
(2) 朝鲜 满
(3) ② ④
【解析】(1)分析图中《边疆行》路线看出,按顺时针经过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省级行政区域依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②西藏自治区,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④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
(2)读图,从我国民族分布图中看出,辽宁省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朝鲜族和满族。
(3)赛牦牛、马术表演,射箭、摔跤分别是②西藏自治区和④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比赛项目。
2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海西岸经济区以____为主体,包括闽、粤、____、浙等四省。“海峡”是指____海峡。
(2)海西经济区发展农业有许多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请列举一项:____。
(3)下列选项中,描述的地区属于本区域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B.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
C.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D.干旱的气候
【答案】 (1)福建省 赣 台湾 (2)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3) A、C
【解析】(1)根据图中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轮廓可知,海西岸经济区以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简称闽)为主体,包括福建省南部的广东省(简称粤)、福建省北部的浙江省(简称浙)、福建省西部的江西省(简称赣),“海峡”是指台湾海峡。
(2)由图可知,海西经济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我国南方地区,这里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沛,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许多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3)本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A描述正确;本区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草原牧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B描述错误;本地区气候湿热,适合水稻的生长,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C描述正确;本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气候特点是湿热,D描述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题中四个选项中,描述的内容属于本区域的是A、C,故选A、C。
23.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七普”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中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国务院有关负责人总结了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六大特点,分别是:人口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素质不断提升;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性别结构得到改善;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为人口长期的均衡发展增加了压力。
(1)自1990年至今,每10年间,我国人口的年平均生长率下降最大的是( )
A.1990年-2000年 B.2000年-2010年 C.2010年-2020年
(2)图中显示:自1982年达到生育率高峰后,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快速下降,你认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而此次普查出现“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的现象,主要原因________。这些原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
(3)“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你认为下列对于人口流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人口从东部地区大量流向西部地区
B.因为实施长江全流域开发与保护,人口开始从下游地区流向上游地区
C.因为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资源紧张,人口开始流向高原与盆地地区
D.因为经济活跃,劳动力需求旺盛,人口持续从落后地区流向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
(4)“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________问题。
【答案】(1)B
(2) 计划生育政策 放开二孩政策 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D
(4)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等
【解析】(1)自1990年至今,每10年间,我国人口的年平均生长率下降最大的是2000年-2010年,下降幅度到达0.5,1990年-2000是0.41、2010年-2020年是0.04。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图中显示:自1982年达到生育率高峰后,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快速下降,你认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而此次普查出现“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的现象,主要原因是2016年我国放开二孩政策。这些原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即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3)“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下列对于人口流动的分析正确的是:因为经济活跃,劳动力需求旺盛,人口持续从落后地区流向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D正确。人口没有大量从东部流向中西部、也没有从长江下游流向上游、没有从平原流向高原和盆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就会导致老龄人口占比大,青壮年人口占比减小,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社会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红利不断消失等问题。
2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实现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预计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材料四:中国人口分布图。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_______(高/低),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较_______(多/少)。
(3)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结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5)“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现象有何影响
【答案】(1)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2)低;大
(3)计划生育
(4)人口老龄化、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减少
(5)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老龄化现象得到缓解
【解析】(1)由图可知,我国的人口分布是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2)联系实际可知,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每年人口增长仍然很多。
(3)理解可知,世界70亿人口推迟了5年,这要归功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我国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人口老龄化、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减少等问题。
(5)读材料,联系实际“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使我国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老龄化现象得到缓解。
25.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有了明显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人口分布__________(均匀/不均匀),呈现______ 特点,并以__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 _________,西南部人口 _______。
(2)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市;简称是______。山东省和山西省相比,人口较稀疏的是________省 。
(3)B和D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少数民族是 _________,该地区人口密度______。
(4)在B区可以体验到的活动( )
A.晒佛节 B.泼水节 C.龙舟比赛 D.丰收节
【答案】 (1)不均匀 东密西疏 黑河 腾冲 稠密 稀疏 (2)重庆 渝 山西 (3)藏族 小 (4)A
【解析】(1)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城建处东密西疏的特点,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
(2)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重庆市,简称是渝。山东省和山西省相比,山东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更为适宜,土壤更肥沃,经济更发达,人口较稠密。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高寒,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3)B西藏自治区和D青海省,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C,该地区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人口稀疏,人口密度小。
(4)晒佛节是我国藏族的传统民俗活动,傣族的泼水节,汉族的龙舟比赛,高山族的丰收节,故A符合题意,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提升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40分)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下图是“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示意的海域宽度中,属于我国主张的领海宽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是一个( )
A.没有临海的内陆国家 B.海域狭小的临海国家
C.岛屿众多的群岛国家 D.陆地大国和海洋大国
2020年3月,人民日报新媒体策划了31张援鄂医疗队名片,致敬42000多名白衣战士。据此完成下题
3.下列援鄂医疗队名片中,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与其省级行政中心相一致的是( )
A.“皖”无一失——郑州 B.“湘”互扶持——贵阳
C.“蜀”你最好——成都 D.逢凶化“吉”——沈阳
4.以下援鄂医疗队名片中,不是表示直辖市的是( )
A.“渝”战愈勇 B.“粤”来越好
C.“沪”你周全 D.“津”字招牌
读下图及参考附图,完成下列小题。
5.下列关于我国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处于低纬度地区
C.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
D.位于亚洲东部,赤道穿过我国南部
6.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从南到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全部属于我国领海的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我国最西端位于帕米尔高原处,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处于我国最西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我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 )
A.赤道 B.北回归线附近 C.南海的南沙群岛 D.海南岛的最南端
9.图中序号①、③、④均位于我国下列的哪一个省级行政区域(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正式启动。下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普查1次/10年 B.202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C.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D.每年净增人口数量相同
11.人口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
A.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B.促进人口素质稳步提升
C.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D.准确判断未来人口形势
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示意2015-2018年河南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统计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河南省老年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老年人口总量保持不变 B.老年人口总量不断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减小 D.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
13.河南省老年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劳动力充足 B.养老负担加重
C.儿童人学难 D.人口素质提高
14.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增加就业机会 B.全面“二孩”政策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山东省某旅行社在“五一”期间推出一项民族风情体验活动。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农历清明节后,人们互相泼水,表示祝福,你认为这个民族是( )
A.壮族 B.蒙古族 C.回族 D.傣族
16.能够参加图中活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对上述四地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最北端位于①省区 B.②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
C.③省区的行政中心是沈阳 D.④省区濒临东海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某时期的民族构成”表,回答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民族构成(%) 省级行政区 民族构成(%)
汉族 主要少数民族
江苏 99.6 0.2(回族) 新疆 406 45.2(维吾尔族)
山东 99.3 0.6(回族) 青海 54.0 22.5(藏族)
辽宁 83.9 12.9(满族) 甲 6.1 92.8(藏族)
吉林 90.8 4.3(满族) 云南 66.6 11.1(彝族)
18.上表中,甲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A.乌鲁木齐 B.西宁 C.拉萨 D.昆明
19.上表中,汉族在民族构成中比率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江苏 B.山东 C.辽宁 D.吉林
20.根据上表,我们能够归纳出的地理结论是( )
A.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云南省是我国汉族人口比例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
C.我国人口东少西多,南多北少
D.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6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 《边疆行》路线图。
(1)《边疆行》路线按顺时针经过少数民族聚居的省级行政区域依次是①广西壮族自治区,②________自治区,③________自治区,④________自治区。
(2)《边疆行》的终点是辽宁省,该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和________族。
(3)赛牦牛、马术表演,射箭、摔跤分别是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传统比赛项目。(填数字代号)
2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海西岸经济区以____为主体,包括闽、粤、____、浙等四省。“海峡”是指____海峡。
(2)海西经济区发展农业有许多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请列举一项:____。
(3)下列选项中,描述的地区属于本区域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B.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
C.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D.干旱的气候
23.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七普”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中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国务院有关负责人总结了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六大特点,分别是:人口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素质不断提升;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性别结构得到改善;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为人口长期的均衡发展增加了压力。
(1)自1990年至今,每10年间,我国人口的年平均生长率下降最大的是( )
A.1990年-2000年 B.2000年-2010年 C.2010年-2020年
(2)图中显示:自1982年达到生育率高峰后,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快速下降,你认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而此次普查出现“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的现象,主要原因________。这些原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
(3)“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你认为下列对于人口流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人口从东部地区大量流向西部地区
B.因为实施长江全流域开发与保护,人口开始从下游地区流向上游地区
C.因为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资源紧张,人口开始流向高原与盆地地区
D.因为经济活跃,劳动力需求旺盛,人口持续从落后地区流向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
(4)“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________问题。
2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实现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预计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材料四:中国人口分布图。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_______(高/低),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较_______(多/少)。
(3)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结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5)“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现象有何影响
25.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有了明显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人口分布__________(均匀/不均匀),呈现______ 特点,并以__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 _________,西南部人口 _______。
(2)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市;简称是______。山东省和山西省相比,人口较稀疏的是________省 。
(3)B和D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少数民族是 _________,该地区人口密度______。
(4)在B区可以体验到的活动( )
A.晒佛节 B.泼水节 C.龙舟比赛 D.丰收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