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故宫博物院午门全景
午门俯瞰(南门)
弯弯的金水河和汉白玉石桥三大殿俯瞰太和殿太和殿
在湛蓝的天空下,屋顶格外辉煌;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与台基相互衬映。
朱漆方台、雕龙宝座、雕龙屏
梁枋间彩色绚丽。
作用:中和殿
亭子型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
作用: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 保和殿位置:中和殿后面
作用: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明朝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乾清宫殿顶养心殿、西六宫御花园神武门和护城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御花园金水桥神武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天安门午门三大殿后三宫—— 午 门金水桥--太和门东华门西华门——太和殿——1——东六宫西六宫————御花园-2养心殿——隆宗门————3-4-6—7神武门1.中和殿
2.保和殿
3.乾清门
4.乾清宫
5.交泰殿
6.坤宁宫
7.景运门故 宫 示 意 图5生字生词:矗立 鳌头 湛蓝 琉璃 藻井 攒
蟠龙 中轴线 金銮殿 击罄 肃穆
檀木 乾清宫 坤宁宫 奏报
一、整体感悟,疑难解析
1、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的参观游览路线是怎样的?试试看你能填写课后练习一的图吗?(注意故宫的建筑顺序)
建筑顺序 游览顺序 说明顺序
2、现在你一定知道作者的说明顺序了,对吗?
(由南到北沿中轴线说明的空间顺序)
竞答:你知道故宫为什么称为“紫禁城”吗?3、读完此文,你认为故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作者带我们参观完了故宫博物院,你能体会作者写本文的感情?
重要特点: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二、你注意到下面的细节吗?(讨论)
1、文中介绍故宫建筑为何多次描写龙?
(提示:结合故宫的功能及龙的象征意义)2、文章在介绍故宫中著名的三大殿是,把“太和殿”作为说明重点,详加介绍。而对“中和殿”“保和殿”只是简略说明,一笔带过。原因何在?
明确:
1、龙是皇权的象征,故宫的建筑突出龙是为了突出皇权的威严,因而介绍故宫建筑多次描写了龙。
2、太和殿体现了封建皇帝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利和地位。精读体味,重点品析(5、6段)
1、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作者观察的立足点是--,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有--;说明方法有:
2、“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的朱漆方台”一句中“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3、作者明确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的作用是为了说明什么(用原文回答)
4、太和殿描绘神态各异的饰龙,意在表明皇室的威严。请写出带有龙的成语(至少6个)明确:1、空间顺序;
立足点一:朱漆方台(由上到下,向两旁);立足点二:雕金蟠龙(向周围,向下);说明方法:列数据、摹状貌。
方位词有: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 不能删去。“约”表示推测,是概数,去掉就是确数“两米高”。而作者是用目光测量,不可能精确,所以去掉“约”不符合实际情况。
3、是为了说明“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4、龙潭虎穴、龙行虎步、龙盘虎踞等等
拓展迁移
你能按一定的顺序,选定一个立足点介绍某一处的风景吗?
通读课文,体会作者写作时流露的感情。对建筑文物的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历史价值
——爱 赞美
对封建统治中心,为封建统治服务的皇帝
——憎恨 揭露归纳总结
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对象的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独特风格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说明语言:准确
说明类别:事物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