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及反思3
【授课内容】认识几分之一
【教材理解】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和小数之后,又一关于数的新的领域。这节课是今后学习分数的起始点,为下一阶段较全面的认识分数,及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学习奠定基础。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平均分一个物体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认识几分之一。教材首先呈现了两个小朋友和一只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情境。结合故事中两人分1个桃子,平均每人一半的对话,使学生了解“一半”也可以说是二分之一,体会分数来自于生活,我们的身边就有分数。接着,教材安排了折纸活动,通过把三张长方形的纸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并将其中的1份涂色,让学生认识1/2、1/3、1/4。在此之后,教材又让学生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5份,6份等,把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最后,通过“议一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基于对上述的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思想为“借助生活经验,丰富活动体验,建构分数认知”。
【设计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亲身体验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儿童在亲身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有利于儿童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和时间能力。本节课力求体现以上新课标理念,并结合课题,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充分体验到分数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 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体验到自主选择的轻松和同伴合作的快乐。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学情简介】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的概念较难建立,计算比较枯燥,而学生又是初次认识分数,在认识上是一种突破,只有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意义,弄清平均分、几份、一份的实际含义。
【教学方法】
情境设疑,尝试导入,引出课题;
游戏活动,激发兴趣,体验分数的产生;
联系生活,引导参与;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尝试迁移,设疑激趣,创造其他分数。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纸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谈话,引出课本中的情境图,让学生看图,并要求把图中的事情编成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师:出示课本79页上的三幅图,自己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好吗?
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请几个人讲故事,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或参与讲故事。如:
星期天,有两个同学到公园去玩,他们玩累了,就坐在一棵大树下的石凳上休息。男同学拿出两个桃子,说:“咱们吃桃吧!正好每人一个。”没想到,这句话让树上的小猴子听到了,它从树上跳到石桌上,并抓起一个桃子说:“我也要吃一个。”两个同学看到顽皮的小猴子特别高兴,女同学说:“那就给你一个吧!”小猴子高兴地拿着桃子一蹦又回到树上,高兴地吃起来。看着桌上只剩下一个桃子,男同学说:“就剩一个桃了,怎么办?”女同学说:“咱们一人一半吧!”然后,他们把桃子切开,两个人高兴地吃起来
2.由学生讲故事中的“一半”引出“二分之一”,然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的其他食物。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说明:二分之一也是一个数,叫做分数。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师:刚才故事中两个小朋友分给猴子一个桃子后,每人吃了剩下这个桃子的一半。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一半”,也可以说是“二分之一”。
板书:一半——二分之一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学生可能会说半个馒头,半个西瓜,半块蛋糕等。
师: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的事物。老师告诉你们,这二分之一也是一个数,叫做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初步认识一下分数,认识几分之一。
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平均分。
师:我们帮这两个小朋友分完了桃子。今天老师为了奖励上周数学检测表现优秀孙烁和乔棚伟,也带来了些食物,谁来帮老师给他们分一分。
出示两瓶冰红茶、四个桃子、一块月饼。
一名同学到讲台上给他们两个分一分。
指名说一说分的结果,(他们每人1盒牛奶、2个桃子 、半块月饼。)
师:他们每人分得的食物是怎样的的?(一样多)分得的一样多,我们就叫他——平均分。
2、认识二分之一。
(1)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提出把它平均分成2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做出具体的指导。
(2)交流学生不同的分法。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不同的分法的机会,把典型的做法贴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做得都非常好,谁愿意把自己做得让全班同学欣赏一下。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分法:
(3)同学们的分法虽然不同,但都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2分,涂色部分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4)介绍的写法。
师:二分之一可以用一个分数表示,同学们请注意看老师是怎样写这个分数的。
边说边完成板书:记作1/2
师领读、小组内读、指名读。
3、认识三分之一。
(1)提出将师:刚才同学们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分得很好,大家能不能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三份,并把其中的1份涂色呢?试一试!
学生对于平均分三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巡视指导,必要的话,可进行全班讨论。
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三份,并且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学生不同的分法。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不同的分法的机会,把典型的做法贴到黑板上。
师:谁来把自己涂色的长方形纸让大家欣赏一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怎样涂色的?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分法:
(3)提出“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可以用一个什么分数表示,先让学生试着说,然后,教师说明: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1/3。
(4)讨论:他们的分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3表示呢?
生:因为他们都表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3份,所以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3表示。
(5)介绍1/3的书写方法,让学生试着读一读。
4、学生动手自主操作,表示出自己想要认识的一个分数。
提出“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5份,6份,把其中的1份涂色,并用分数表示”的要求。提示学生可以同学合作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怎样做的,用分数表示时怎样想的,并读出 ,
师:刚才,同学们把1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3份,并把其中的1份涂色,我们认识了1/2 ,1/3 , 这两个分数。接下来,你们还想认识哪些分数呢?请大家用刚才的方法表示出你想认识的一个分数。(同学们可能说出1/4、1/5、1/6)
同学们可以合作完成。
学生做,教师个别指导。最后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出:1/4、1/5、1/6。
三、归纳整理
1.提出“说一说”第1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形和表示涂色部分的分数,谁能说一说这些分数中的2、3、4、5、6这些数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可能会说:
1/2中的2表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
1/3中的3表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
2、3、4、5、6表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的份数。
……
教师对学生的上述说法给予肯定。
四、课堂练习
完成81页“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1/2 读作二分之一
1/3读作三分之一
1/4读作四分之一
【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课是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开篇课,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入手,渐变到理性的思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
1、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
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细细品读了教学参考,集中力量教学1/2,让学生用学习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课一开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四个桃子两人平分、两瓶奶两人平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几个”,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半个又叫做1/2个。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体会分数的产生来自于生活的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2积累经验。实践证明,让学生表示半个既强化了平均分,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1/2找到了原型,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2的意义打下了基础。
2、动手实践,训练学习思维
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并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并及时进行交流,学生在动手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1/2的表象,同时体会到了方法的多样。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了1/2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真正的理解、体会了1/2 的含义。接下来我进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请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通过放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意义。学生很轻松的就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分数,同时也进一步明白分数的含义。在教学中我还要求学生折纸的同时,还要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几分之一。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
整节课上完后,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对学生的训练不够,特别是语言。学生的语言表达没有跟上思维,他们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这反映出我在平时的授课中,没有把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一项重点,其实学生并不仅仅是要学好知识,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良好的数学品质,这样才能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良好数学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