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的平移教案
一、讲解新课:
1.平移的概念
设F为平面内一个图形,将F上所有的点按照同一方向,移动同样的长度,得到,这个过程叫做图形的平移.
在图形平移过程中,自一点都是按照同一方向移动同样的长度,所以我们有两点思考:
其一,平移所遵循的“长度”和“方向”正是向量的两个本质特征,因此,从向量的角度看,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
其二,由于图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故认识图形的平移,就其本质来讲,就是要分析图形上点的平移.
2.平移公式
设点P(x,y)按照给定的向量=(h,k)平移后得到新点,
则
容易看到,公式中是用旧点的坐标和平移向量的坐标来表示新点坐标的,从向量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向量坐标等于终点(新点)坐标减去起点(旧点)坐标,故公式也可变形为
3.图形的平移公式
给定向量=(h,k),由旧解析式求新解析式时,把公式,代入旧解析式中整理可得;若由新解析式求旧解析式,则把公式代入到新解析式中整理可得.
应当注意,上述点或图形平移,坐标轴并没有移动,平移前后均在同一坐标系上.
二、讲解范例:
例1 (1)把点A(2, 1)按= (3, 2)平移,求对应点A’的坐标
(2)点M(8, 10)按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为(7, 4),求
解:(1)由平移公式: 即对应点A’的坐标为(1, 3)
(2)由平移公式:即的坐标为(15, 14)
例2 将函数y = 2x的图象l按= (-1, 3)平移到,求的函数解析式
解:设P(x, y)为l上任一点,它在上的对应点为
由平移公式:
代入y = 2x得: 3 = 2(+1 ) 即: = 2 + 5
按习惯,将、 写成x、y得的解析式:y = 2x + 5
(实际上是图象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
例3 已知抛物线y = x2 + 4x + 7,(1)求抛物线顶点坐标 (2)求将这条抛物线平移到顶点与原点重合时的函数解析式
解:(1)设抛物线y = x2 + 4x + 7的顶点坐标为(h, k)
则h = 2, k = 3 ∴顶点坐标为(2, 3)
(2)按题设,这种平移是使点(2, 3)移到O(0, 0),
设= (m, n) 则
设P(x, y)是抛物线y = x2 + 4x + 7上任一点,对应点
则
代入y = x2 + 4x + 7得 = 即y = x2
三、课堂练习:
1.将点P(7,0)按向量平移,对应点A′(11,5),则等于( )
?A.(2,5) ?B.(4,3) ?C.(4,5) ?D.(5,4)
2.将函数y=f(x)的图象F按向量=(-3,2)平移后得y=6sin5x的图象,则f(x)等于( )
?A.y=6sin(5x+15)+2 ?B.y=6sin(5x-15)+2
?C.y=6sin(5x+15)-2 ?D.y=6sin(5x-15)-2
3.将函数y=4-n-(x-m)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得到的图象的函数为y=4-x,则等于( )
?A.(m,n) ?B.(m,-n) ?C.(-m,n) ?D.(-m,-n)
4.按向量把点A(1,1)平移后得到A′(3,-4),按此平移法,则点B(-2,-1)应平移到 .
5.将一抛物线F按=(-1,3)平移后,得到抛物线F′的函数解析式为
y=2(x+1)2+3,则F的解析式为 .
6.若在直线上有两点A(x1,y1)和B(x2,y2),如果按向量平移后,A点对应点的坐标为(2x1,2y1),则B点对应点的坐标为 .
7.是否存在一个平移,它把点(0,-1)移至(1,0),且把点(-1,3)?移至(0,4).
8.将抛物线y=x2-4x+5按向量平移,使顶点与原点重合,求向量的坐标.
9.将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C按向量=(2,3)平移后,得到的图象仍然为C,试求m的值.
参考答案:1.C 2.D 3.C 4.(0,-6) 5.y=2x2 6.(x1+x2,y1+y2)?
7.存在? 8.(-2,-1) 9.
四、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理解平移的意义,深刻认识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掌握平移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平移公式简化函数解析式.
五、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