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 达标训练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word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某一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则该地是( )
A.20 N 120 E B.40 N 165 E C.30 N 90 E D.50 N 15 W
2.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C.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北纬用“E”表示
3.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
A.2.2万千米 B.4万千米
C.6371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小明于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先变长再变短
5.若小明观察到正午时刻竹竿的影子长度为0,则穿过当地的纬线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地理坐标是(60°N,30°W)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北温带和高纬度 B.乙地位于热带和低纬度
C.丙地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 D.丁地位于热带和中纬度
8.丙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北 B.西北 C.正东 D.正西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有关图中①、②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区域的实际面积大于①区域
B.春分日,①区域的白昼时间长于②区域
C.①区域位于低纬度区域
D.②区域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10.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1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12.下列图中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A. B.
C. D.
13.下列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B. C. D.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15.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16.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17.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对说法正确的是( )
A.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
B.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
C.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
D.C在E的西北方,C位于西半球
18.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纬线最短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流星现象
读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丁地的经纬度是( )
A.23.5°N,65°E B.23.5°S,65°E C.23.5°N,65°W D.23.5°S,65°W
21.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东半球 B.乙地位于南温带
C.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 D.三条纬线中丁地所在纬线最短
22.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3.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一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在(20°S, 160°E)。下图经纬网上表示遇难轮船所在位置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如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4.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A.圆柱体 B.不规则的球体 C.圆锥体 D.圆球
25.人类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A.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B.郑和下西洋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人类登上月球
26.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强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你认为有误的是()
A.它的平均半径大约6371千米
B.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它最南的点称为南极点
D.它有一根巨大的地轴
27.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28.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高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165°E,20°N B.21°W,47°N
C.165°W,70°S D.15°W,65°N
二、解答题
29.根据图文资料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2018年7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C(41°N,100°E),我国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巴遥一号”)。“巴遥一号”交付后,将成巴基斯坦第一颗光学遥感卫星。
资料二:2018年,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恩克斯堡岛新站选址奠基完成,预计2020年建成使用。恩克斯堡岛位于D(75°S,164°E)附近的罗斯海海域。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坐标:A____,____;B____,____。
(2)将C、D标在图中适当的位置。
(3)A、B、C、D四点中,所在纬线最长的点是____,D点位于____(低/中/高)纬,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点是____、____。(填字母)
(4)判断方向:C点位于A点的____方向,B点位于D点的____方向。
(5)从A点沿着经线一直向北走____(是或否)能回到原地。
30.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阴影①与阴影②相比,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
(2)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点,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点。
(3)B点位于D点的_______方向。
(4)图中ABCD四点中,C点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中的_______纬度地区。A点位于地球五带的_______带,有_______现象 。
31.读“经纬网图和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左图中甲点的地理坐标 。
(2)右图中 A 点位于 B 点的 方向。
(3)当太阳光照如右图所示时,左图中甲地出现一年中黑夜最长的时期,请在右图中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32.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l: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皮。结合活动1,完成(1)~(2)题。
(l)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此现象与地球的________(运动)有关。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 )
A.8:00 B.10:00 C.12:00 D.14:00
活动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纪录正午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结合活动2,完成(3)~(4)题。
(3)A、B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后。
(4)图1为我市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2中的________处。一年中,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滨州的小明邀请家住杭州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两图。结合活动3,完成(5)~(6)题。
(5)导致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6)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杭州相比,滨州的楼间距应该更_____(大或小)一些。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B
6.B
7.C
8.C
9.C
10.D
11.B
12.C
13.A
14.B
15.C
16.A
17.B
18.A
19.D
20.C
21.C
22.D
23.C
24.B
25.C
26.D
27.C
28.D
29.(1)40°N;110°E;60°S;180°。
(2)
(3)A;高;A;C;B;D。
(4)西北;东北。
(5)否。
30. (10°W、60°S) ② A、B C、D 正东 高 南寒 极昼极夜
31.(1)(70 S,130 W)
(2)东南或西北(只答一种情况不得分)
(3)如下图
32. 由长变短再变长(或长一短一长) 自转 A 冬至日(或12月22日) 甲 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答出1条亦可) 纬度差异(或纬度不同或纬度高低)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