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六单元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化学反应特点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完成实验。
2.会选择并组装需要的仪器。
3.初步学习制取气体的一般操作流程。
4.能运用生活中的材料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原理是什么?
需要什么仪器?操作步骤如何?
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 2HCl
CaCO3 CaCl2
+ H2O + CO2↑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固体 液体 常温
大理石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仪器
(三)实验仪器的组装
B
C
D
A
E
多孔塑料隔板
(四)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课本第125页)
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如图2,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把导管一端放入烧杯的水中,用手握住(或热毛巾包住)锥形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图1
图2
2.在锥形瓶中加入几小块大理石。
3.用量筒量取15mL稀盐酸并倒入分液漏斗中。
15
10
20
4.再次连接好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开始制取并收集气体。
5.检查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思考:如何检查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制取气体的一般操作流程
选择仪器 检查装置组装装置 气密性
添加所需药品
连接装置制取气体
收集气体并验满
?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与水反应
(三)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一)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思考:这个实验还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思考】这个实验还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二)与水反应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石蕊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将其中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 CO2
澄清石灰水
(三)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归纳总结】制取气体的一般操作流程
检验气体的性质
选择仪器组装装置
检查装置 添加所气密性 需药品
连接装置制取气体
收集气体并验满
同学们所开展的实验体验活动,请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
三、家庭小实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温馨提示
(一)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在家里能进行实验验证吗?
碳酸饮料
干燥剂
饮料瓶
吸管
餐巾纸塑料杯
家庭小实验一
1.制作反应装置。
2.将干燥剂中的粉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将其过滤,得到澄清石灰水。
注意:干燥剂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操作时应注意安全,以防灼伤。
3.向塑料瓶中加入碳酸饮料,再将导管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振荡塑料瓶。
4.观察到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生活中还能利用哪些材料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探究?
用什么能代替稀盐酸?
用什么能代替大理石?
紫甘蓝浸出液能替代石蕊溶液进行实验。制作方法如下:将紫甘蓝切碎,用白酒浸泡30分钟,过滤,得到紫甘蓝浸出液。
家庭小实验二
白米醋 鸡蛋壳 纯碱 蜡烛 紫甘蓝
课堂总结
多孔塑料隔板
一、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组装发生装置
二、根据产物性质选择收集方式
1.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操作流程
选择仪器组装装置
检查装置气密性
添加所需药品
连接装置制取气体
收集气体并验满
检验气体的性质
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紫色石蕊
澄清石灰水
止水夹
(填“一样”或“不一样”)。
。
(3)B装置与E装置对比,E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开始及停止
(2)若用以上几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能控制气体产生速度的是 C和D 。
1.根据以下几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D
E
多孔塑料隔板
A B C
(1)A和B两套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式 不一样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
②按要求组装仪器
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固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③④①⑤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溶液
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C )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较大量氧气,为了便于多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或装
置,组装一套制取装置,需要用到的是 (填标号)。
A C F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