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宝葫芦的秘密》 第二课时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6《宝葫芦的秘密》 第二课时 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7 23: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宝葫芦的秘密》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是我国作家张天翼的作品,课文节选的是原作的开头部分,写的是王葆从小爱听宝葫芦的故事,希望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展现的是一个天真、调皮的儿童形象。
二、说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相比要求有所提高,体现了部编教材对学生的要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教材的特点。本单元课文都是童话故事,非常有趣,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教学,采取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读中质疑、解疑、感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激发其对童话故事的热爱之情。
四、说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本次说课是第二课时)
五、说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对比故事,感悟奶奶给王葆讲故事的奇妙之处,感受宝葫芦的神奇作用。
2.通过交流合作,展开想象,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3.通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重点:通过分析对比故事,感悟故事的奇妙之处,感受宝葫芦的神奇作用。
难点:通过交流合作,展开想象,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六.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图片激趣,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王葆的图片,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2.生交流。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看看宝葫芦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吧。
【意图:通过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提问能再次感受王葆这个人物形象。回顾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这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深入理解,探讨故事的奇妙。
1.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的内容(5-18自然段),想一想奶奶给“我”讲了哪些故事,在文中用直线勾画出来。
2.学生根据课文回答。
(1)奶奶讲了哪几个宝葫芦的故事?
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来宝葫芦。
(2)宝葫芦的奇妙之处在哪里?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3)王葆听了宝葫芦的故事以后有什么感受呢?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萌芦,我该怎么办? 我该要些什?
3.练习朗读:朗读5-18自然段自然段,读出得到宝葫芦的奇妙和宝葫芦带来的奇妙变化。
4.默读第19-21自然段,思考:王葆想要宝葫芦干些什么呢?
5.学生说一说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
6.教师小结:王葆很想要一个宝葫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为他排忧解难。
【意图:结合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抓住相关内容来体会童话的奇妙特点。聚焦奶奶所讲的故事以及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为下文创编故事做准备。】
(三)扶放结合,创编故事。
1.奶奶讲的故事充满了奇妙色彩,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故事。
(1)教师出示奶奶所讲的故事素材。
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来宝葫芦。
(2)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得到宝葫芦?带来哪些变化?
(3)小组内讲一讲自己的故事,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评价。
(4)由各小组推荐出故事大王来讲故事,听的同学说一说故事中让你感到奇妙的地方。
2. 创编王葆与宝葫芦之间的故事。
(1)教师点拔:当王葆真的有了一个宝葫芦时,宝葫芦能够让他得到什么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教师出示故事素材。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
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
(3)学生自由创编的故事,组内交流。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点评。
【意图:创编故事是本堂课的难点。我首先给学生一个创编故事的框架,让学生在奶奶所讲的故事中选取一个素材创编故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创编王葆与宝葫芦的故事。这样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学生在创编中开发了思维,在分享中得到了快乐。】
(四)拓展阅读,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
1.出示原作片断。
2.学生谈一谈阅读感受。
3.推荐阅读《宝葫芦的秘密》。
【意图:阅读后面的部分,更能激发孩子们阅读这本书的兴趣。孩子们就抱着一颗好奇心去看这本书了。进而推荐阅读。】
七、说板书设计
通过板书,让学生明晰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