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1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21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07 23:3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数学上有:
1+1=2 3+2=5 3+2=1+4
那么化学上有没有这样的关系呢?
现在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1743-1794)
1774年拉瓦锡定量测定了氧化汞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了解到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
45.0份质量=41.5份质量+3.5份质量
氧化汞

氧气
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 1
探究实验 1 红磷燃烧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现象:
结论:
文字表达式: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空气)
氮气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剩余气体)
氮气
稀有气体等
稀有气体等
五氧化二磷
氧气
【思考】为什么磷在燃烧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呢?
反应了的红磷质量+氧气质量=五氧化二磷质量
【实验细节思考】
在红磷的燃烧实验中,锥形瓶底部为什么要铺有少量细砂
在红磷的燃烧实验中,气球为什么先变大,后收缩
在红磷的燃烧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不要气球会有什么后果
玻璃管的作用是?
防止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导致炸裂
瓶内的气体先受热膨胀,反应后瓶内气体减少,所以气球会变得更瘪(扁)
气球起缓冲作用。避免瓶内压强增大,瓶塞被冲出。
点燃红磷并导出气体
探究实验 2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钉表面后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铁+硫酸铜 →硫酸亚铁+铜
现象:
结论:
文字表达式:
通过上面两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定义的理解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化不行。
2.“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计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等。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不是体积)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所以务必注意它的适用范围
练习1:判断下列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水冷却结成冰,总质量没有改变 ,由此说明: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⑵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 )
(3)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 )
×
×
×
守恒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
为什么化学反应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氢气与氯气反应:
氢气与氧气反应:
元素的化合价呢?
原子种类变了吗?
原子的数目变吗?
分子数目呢?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于不变
物质种类呢?
分子种类呢?
动动脑
不变
改变
可能改变
原子的质量变吗?
元素的种类变吗?
物质总质量变吗?
那些是宏观的,那些是微观意义?
氢气与氯气反应:H2 +Cl2-----HCl
氢气与氧气反应:O2 +H2-----H2O
水通电分解:H2O—H2 +O2
CO2 + H2O ==== H2CO3
分子数目:2变2,没变多
分子数目:2变3,变多
分子数目:3变2,变少
0 0 +1 -1
+1 -2 0 0
0 0 +1 -2
+4-2 +1 -2 +1+4-2
元素的化合价
分子数目
可能改变
探究实验 3 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产生大量气泡 ,粉末溶解,天平示数减小
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
现象:
结论:
文字表达式: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qk学化学
探究实验 4 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物质,天平不平衡
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的质量
镁+氧气 → 氧化镁
点燃
现象:
结论:
文字表达式:
【提示】 实验3 盐酸+碳酸钠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实验4 镁+氧气 氧化镁
实验3、4均有气体参与,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点燃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这两个反应到底遵守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事实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的质量变小
蜡烛燃烧后消失
所以不要被天平不平衡或者质量改变误导。
例1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碳酸钠溶液加1克稀盐酸得到2克水溶液
D.1克过氧化氢溶液加1克二氧化锰得到2克混合物
B
连接中考
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素养考点 1
练习1 现有化学反应:A + B = C,将a克A和b克B在适当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分析得知剩余物为一混合物,则生成C的质量为 ( )
A.等于(a+b)克 B.小于(a+b)克
C.大于(a+b)克 D.不小于(a+b)克
B
第一课时小结
1、谁最先定量研究了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他做了那个实验?
2、课本列举了多少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这样设计这些实验?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特点有?
4、为什么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与应用”题目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