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表格式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表格式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08 07:1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分数乘法
课 时:第7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 计 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解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为后面继续学习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等内容奠定基础。
3.教材分析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这一课被安排在《分数乘法》这一单元的例8,属于解决问题课,主要是会分析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学生提升分析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学习难点】
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评价任务】
1.给出具体情境,并结合画图的活动,在观察、猜想、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目标1进行评价。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以及相关的练习,对目标1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能准确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提供前备经验。
环节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 出示例8 1.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空,再组织交流。 2.说出对应量和对应分率,并能自己写出数量关系式。 活动二 1.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面积,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2.分析: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 3.学生动手折一折。 4.列综合算式解答。 5.讨论不同的解法。 活动三 1.大家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检验一下这个答案的合理性吗? 2.学生尝试检验。 3.组织全班交流。 说出已经知道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能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完成新知的探索。 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与思考过程。
环节三 巩固新知 教材第14页“做一做”。 指名学生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展开交流。 能正确,快速的解决数学问题。
环节四 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至少说出一方面的收获。
【作业设计】 课本练习三第1至3题 设计意图:第1至3题是配合例8的习题。教材选择了血液在不同血管里的流动速度、动物的寿命、花的花期等素材来作为载体,旨在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 综合算式是:480××=60(平方米) 480×(×)=60(平方米) 检验: 60÷240= 240÷480=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例题,理解题意,使学生既能学会找单位1的方法,又能学会借助画图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答的方法,最后分局已知条件及问题,结合线段图归纳出此类题的结构特征,集体思路及方法。其中单位1的转化是一个难点,因此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借助图意来理解单位1的转化的道理。检测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的解决问题,甚至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但是一旦要求学生分析,特别是第二种方法的第一步分率乘分率表示谁占谁的几分之几,学生们大多说不清楚,因此,学生不是真正的懂,只是在套格式。针对这一现象,在练习课中,有必要针对这一情况,画图帮助学生们理解题意明确每一步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