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1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8 13: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1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和像的特点,得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难点: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具准备
光具座、凸透镜(焦距已知)、蜡烛、光屏、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情景一:玩小水珠。把透明胶片放到课本上面,用手指在透明胶片上滴一个水珠,观察小水珠下面的字。揭秘“小水珠”并进行设问:
问题:你玩过凸透镜吗?能介绍一下你以前是怎么玩的吗?还有别的玩法吗?
情景二:演示:用投影仪把细小的灯丝投影在天花板(墙壁)上。让学生观察灯丝的像与灯丝相比怎样?
演示:灯丝开口向下,在像上开口怎样?
演示:灯丝开口向上,在像上开口又怎样?成什么样的像?
问题:如何区别像的正立、倒立?什么情况像明亮、清晰?
问题:怎样区别实像和虚像?像与原物相比有什么特点?
问题:像的放大、缩小是什么意思?
点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无法用光屏承接。
像的正立、倒立是指像的上下位置,与物体的上下位置比较是否颠倒。
“放大”“缩小”指像与物比较的结果。
“变大”“变小”指像本身的变化情况。
问题:什么是物距、像距?
点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问题引导:使用凸透镜产生这么多的现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点?成像的条件是什么呢?能猜想一下吗?
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及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 凸透镜成像及其规律
器材: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凸透镜
说明:摆放顺序可以从左到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也可从右到左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
使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观察实验。
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光屏进行观察实验。
问题: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点?
启发学生明确要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实)……
强调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
a.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b.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距离尽量远的位置,点燃蜡烛;
c.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
d.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
e.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f.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探究一:在光屏上找到物体完整清晰的实像。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启发、点拨或发提示卡片并提示学生。
请学生代表讲解找到清晰完整像的方法。
①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②光屏上的像最亮最清晰时,光屏所在位置就是像所在位置。
学生总结:光屏上可以找到倒立、缩小实像和倒立、放大实像。
探究二: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和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
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1.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
2.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此点为成实像大小的分界点。
3.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
4. 当u=f时,不成像。此点为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5.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说明:教师应准备小组实验活动建议卡片,谁遇到疑难问题或不能继续进行时可向教师要卡片,按提示继续实验。
实验表格
物距 成像性质 像距 应用
u>2f
u=2f
2f>u>f
u=f
u<f
分析论证:
根据成像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分类
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实像,焦点以内成虚像。即一倍焦距内分虚实。
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像。二倍焦距内分大小。
3.实像必异侧倒立,虚像必同侧正立。
4.u>v,像是缩小的,u<v,像是放大的。
5.成实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距离透镜越远,像越大;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距离透镜越近,像越小。即成实像时,物近像远且大,物远像近且小;成虚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越小,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越大。即成虚像时,物近像小,物远像大。物体越靠近焦点像越大。
6.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实像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放大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三、板书设计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1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 成像性质 像距 应用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投影仪、幻灯机
u=f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与物同侧 放大镜
2.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3.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四、教学反思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向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常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往往先在教室里演示一遍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再来验证一遍.虽然学生在实验时都能在光屏上找到像,但只是照样画葫芦,结果对于物距,像距,焦距。有些学生还是弄不清楚,对于规律也是记不牢,且容易忘.。根据新教材注重探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我安排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几个过程,并在得到初步结论时,及时用作图法帮助理解记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