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抽搐 触摸 牲畜 相形见绌 高高矗立
B、诅咒 狙击 趑趄 含英咀华 笑容可掬
C、洗濯 着落 斟酌 卓尔不群 文笔拙劣
D、邂逅 亵渎 解送 不屑一顾 歌台舞榭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 (3分)
A、坐落 起讫 山青水秀 要言不繁 久旱逢干霖
B、欠收 题纲 留恋忘返 针贬时弊 磨刀不误砍柴功
C、鱼船 厮杀 食不果腹 仗义直言 一言既出,四马难追
D、凋蔽 端倪 渊远流长 谈笑风生 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在反腐败的斗争中,公众的监督一旦缺失,往往导致腐败势力不可收拾,使反腐败的成本变得异常巨大。
B、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布什说:“意见不合不影响保持朋友关系。”
C、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大道上人流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D、老张每次出差时,细心的妻子总会在他的提包里放上一包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走进九寨沟,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D、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5.将下面打乱了语序的六个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⑤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⑥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⑤② B.⑥④③⑤②①
C.⑥③②④①⑤ D.⑥②④①③⑤
6.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再别康桥》——穆旦——现代
B.《烛之武退秦师》——李白——宋代
C.《谏逐客书》——李斯——秦朝‘
D.《祝福》——舒婷——当代
二、文言阅读(14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5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7.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因之以师旅 因:因为
C.以俟君子 俟:等待
D.鼓瑟希 鼓:弹奏
8.“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3分)
A.他
B.你
C.自己
D.其中
9.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句是( )(3分)
例句:方六七十
有朋自远方来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0.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一)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10分,每空1分)
11.(1)臣闻地广者粟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斯《谏逐客书》)
(2)因人之力而敝之, ;_____________,不知;_____________,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3)一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4)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论》)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的晚年。
12.阅读上面这首诗完成下面两小题:(共6分,每空2分)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成尘”作喻,形成 , 再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 的 感情。
五、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汉子精神 李国文
有一次,画家韩美林告诉我,他正要做一件大作品,计划为项羽塑一尊顶天立地的雕像。我为他这壮举的构思,不由得击节赞赏。他说地点定在这位英雄愧对故里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自刎处。
就这处江边,项羽“令骑者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忽然,项王见重重包围着的汉军中,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便指而问:“若非吾故人乎?”汉骑司马吕马童一惊,马上也认出了对方,赶紧告诉身边的另一汉军将领王翳:“此项王也!”项羽对这两个人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于是,自刎死。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胜利者总是有理。所以,历朝历代的失败者,总是会被胜利者缚在耻辱柱上。但韩美林说:我就是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
中国最有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就为这位失败者写过一首流传千古的强者之歌,题曰《绝句》,只二十个字,给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好汉,作出了最高的褒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国最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是最早为项羽唱赞歌者。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将项羽的传记,放在前为秦始皇,后为汉高祖的帝王本纪里,在那个动辄得咎的封建社会里,这种有胆有识的勇气,也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良知。要知道他在写作《史记》时,已经是身陷缧绁的罪人,看来项羽的挺直腰杆的汉子精神,也是使他能够秉笔直书的力量。
李清照也是一位失败者,爱情,婚姻,家庭,事业,无不使这位具有高超才华的女子抱憾终生;司马迁也是一位失败者,受诬,冤狱,蚕室,幽闭,连做人的资格都丧失殆尽,唯有埋首在竹简中著书立说,苦度残年。所以,这两位文学大师来写项羽这位历史上的大失败者,是再合适不过了。
美林对西楚霸王投注进去这么大的感情,也许和他本人也是一个经常失败的汉子有关。几十年来,他饱尝或被席卷,或被高压,或被责难,或被修理的种种滋味,所以,他刀砍斧凿下雕刻出来的项王形象,不光是情态上的维妙维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贴合,心灵上的呼应。
试想一下,这位头戴盔甲,身披战袍,横刀马上,面江而立的西楚霸王,有数百米高,几乎等于一座山,兀立于滔滔长江之滨,那英雄末路的悲壮感,那虎死不倒架、虽败而不失尊严的英武感,这该是怎样一种磅礴的气势啊!
我觉得,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须张扬。也许,近年来,读多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媚,而较少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刚健,所以,每当看到美林的雕塑绘画等大作品,马上就会涌上来此人真不愧为一条“汉子”的感喟,而且,他作品中所充满的那种“汉子精神”,也使我受到启发,得到鼓舞,因之激动不已。
翻开中国史,凡盛世,总是政治上产生大作为的时代,也是文化上产生大作品的时代。乐山大佛,始建于盛唐的开元元年,而洛阳龙门石刻,也是到了盛唐,达到巅峰状态。因此,我在想,当我们跨入21世纪,国家一天天富强起来,这尊西楚霸王的巨大雕像,在长江之滨矗立起来,这对走过百年耻辱之路的中国人来说,是很有一点象征意味的。
13.文中的“汉子精神”指的是怎样一种精神?作者为什么认为“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须张扬”?(4分)
14.韩美林为什么偏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请说出两点理由。(4分)
15.文中提到李清照和司马迁,有什么作用?请作分析。(4分)
六、(40分)作文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接受阴影,才会有阳光的明媚与灿烂;拒绝阴影,只会是阴天,不会有阳光。”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想要阳光,拒绝见阴影,这显然是难以办到的。那么该怎么办呢?请以“阳光与阴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6. 要求:1.话题作文 ; 2.不少于800字 ; 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
A
B
D
D
D
C
B
C
B
10.(一)我去处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可以使得人人都有勇气,而且得为人的道理。
(二)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装,与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坛上迎风乘凉,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去
11. 略
12. 答案:对比 同流合污 悲壮
13.文中的“汉子精神”指的是怎样一种精神?作者为什么认为“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须张扬”?(4分)
(1)是一种站得稳、立得直、不屈不挠、无惧无畏的精神,是一种虎死不倒架、虽败而不失尊严的男子汉大丈夫气概。
(2)①作者认为,当今中国多了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媚,少了些“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刚健。②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当今中国要是没有这种汉子精神,怎么能在21世纪雪洗上一个百年里所蒙受的耻辱,重振中华雄风?
14.韩美林为什么偏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请说出两点理由。(4分)
(1)韩美林本身是一个经常失败的汉子,为失败的英雄立像,是精神上的贴合,心灵上的呼应。
(2)韩美林通过为失败英雄项羽立像,用项羽的精神和气概鼓舞和启发走过百年耻辱之路的中国人。
15.文中提到李清照和司马迁,有什么作用?请作分析。(4分)
衬托的作用。用李清照和司马迁两位文学大师受项羽精神的感召,败而不气馁,败而有骨气,从而留下千古绝唱,来衬托项羽挺直腰干、顶天立地、败而不倒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