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智取生辰纲》同步试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勾(gōu)当 怨怅(chàng) 虞(yú)候 嗔(chēn)怒
B.怄(óu)气 恁(nèn)地 啰唣(zào) 舀(yǎo)酒
C.崎岖(qū) 逞(chěng)辩 气喘(chuǎn) 朴(pǔ)刀
D.聒(guō)嗓 干(gàn)系 吹嘘(xū) 窥(kuī)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辰牌 分晓 候车室 絮絮聒聒
B.劈手 畜生 添加剂 喏喏连声
C.寻思 颠倒 蒙汗药 面面撕觑
D.尴尬 歇息 朱砂记 死心踏地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宋江起义的发生、发展、成功的过程,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B.《水浒传》的叙述方式带有说书的痕迹,如“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既可以因为故事发展的需要安排许多巧合,也可以打断故事进程进行议论。
C.《智取生辰纲》围绕“智”展开,明暗两条线索一起发展,之所以能“智取”,是因为晁盖一方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且有周密的计划。
D.从写作特色上看,《水浒传》一书的人物语言、行为描写非常出色,尽管许多地方没有明确点明有关人物的姓名,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判断。
4.(2020九上·竞赛)梁山号称河北玉麒麟,天下棍棒第一的是( )
A.卢俊义 B.林冲 C.武松 D.关胜
5.下列对文中人物语言或行为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杨志的话交代了黄泥冈的危险之处,体现了他的谨慎和见多识广。)
B.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便道:“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卖酒汉子因杨志之前说酒中有蒙汗药,再加上本来打算去村里卖,没打算在冈上卖酒,故说“不卖了”。)
C.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写出了杨志行事粗暴蛮横,同时“无可奈何”说明杨志已对众军汉失去领导力,这就给吴用等人以可乘之机。)
D.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此时已逐渐消除对卖酒汉的戒备。)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面对流感疫情,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C.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无法飞上蓝天。
7.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赤日炎炎似火烧。
B.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
C.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D.你便剁做我七八段,也是去不得了!
8.下面是课文中对天气的几处描写,对其作用判断最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② 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④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A.突出杨志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
B.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文吃酒打下伏笔。
C.突出杨志的性格蛮横不近情理。
D.引出杨志与厢军、虞侯、都管等的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
9.对课文《智取生辰纲》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够成功夺取生辰纲的原因在于以晁益为首的八条好汉,是一个紧密团结、足智多谋、敢向贪官挑战的战斗集体。
B.通过复杂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是本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C.本文以杨志押运生辰纲组织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D.故事主人公杨志是一个性情暴戾、急躁而又精细、强干、机智的人。
10.《智取生辰纲》节选自 代 依据民间传说的故事编纂的第一部歌颂农民斗争的长篇小说《 》,暗写 等人的定计,明写 的精明对策;有大矛盾—— 等人之间的矛盾,又有小矛盾—— 之间的矛盾;写法变化多端,而又合理地表现了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阅读理解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类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捣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倒着买一碗吃。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
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瓶,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狐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1)文中“赤日炎炎”四句唱词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众军的这些言语说明了什么?
(3)文中画线的句子体现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点?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你这汉子”是谁?他是真的“忒认真”吗?
(5)根据选文说一说“智取生辰纲”的“智”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智深久静思动。当日晴明得好,智深穿了皂布直裰①,系了鸦青绦,换了僧鞋,大踏步走出山门来,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坐在鹅项懒凳上,寻思道:“俺往常好酒好肉每日不离口,如今教洒家做了和尚,饿得干瘪了。赵员外这几日又不使人送些东西来与洒家吃,这早晚怎地得些酒来吃也好。”正想酒哩,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山来。上面盖着桶盖,那汉子手里拿着一个镟子②,唱着上来。唱道: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鲁智深观见那汉子挑担桶上来,坐在亭子上看。这汉子也来亭子上,歇下担桶。智深道:“兀那汉子,你那桶里甚么东西?”那汉子道:“好酒。”智深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和尚,你真个也是作耍?”智深道:“洒家和你耍甚么?”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本寺长老已有法旨,但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屋去。我们见关着本寺的本钱,见住着本寺的屋宇,如何敢卖与你吃?”智深道:“真个不卖?”那汉子道:“杀了我也不卖!”智深道:“洒家也不杀你,只要问你买酒吃!”那汉子见不是头,挑了担桶便走。智深赶下亭子来,双手拿住扁担,只一脚,那汉子做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微子,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无移时,两桶酒吃了一桶。智深道:“汉子,明日来寺里讨钱。”那汉子方才疼止,又怕寺里长老得知,坏了衣饭,忍气吞声,哪里敢讨钱。把酒分做两半桶挑了,拿了镟子,飞也似下山去了。
只说鲁智深在亭子上坐了半日,酒却上来。下得亭子松树根边又坐了半歇,酒越涌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摘着两个膀子上山来。看看来到山门下,两个门子远远地望见,拿着竹篦③,来到山门下,拦住鲁智深,便喝道:“你是佛家弟子,如何噇④得烂醉了上山来!你须不瞎,也见库局里贴着晓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决打四十竹笔,赶出寺去。如门子纵容醉的僧人入寺,也吃十下。’你快下山去,饶你几下竹篦!”
鲁智深一者初做和尚,二来旧性未改,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门子见势头不好,一个飞也似入来报监寺,一个虚拖竹篦拦他。智深用手隔过,揸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踉踉跄跄。却待挣扎,智深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只是叫苦。鲁智深道:“洒家饶你这厮!”踉踉跄跄攧入寺里来。
监寺听得门子报说,叫起老郎、火工、直厅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从西廊下抢出来,却好迎着智深。智深望见,大吼了一声,却似嘴边起个霹雳,大踏步抢入来。众人初时不知他是军官出身,次后见他行得凶了,慌忙都退入藏殿里去,便把亮槅关上。智深抢入阶来,一拳,一脚,打开亮槅,三二十人都赶得没路。夺条棒,从藏殿里打将出来,监寺慌忙报知长老。长老听得,急引了三五个侍者,直来廊下,喝道:“智深!不得无礼!”智深虽然酒醉,却认得是长老。撇了棒,向前来打个问讯,指着廊下,对长老道:“智深吃了两碗酒,又不曾撩拨他们,他众人又引人来打洒家。”长老道:“你看我面,快去睡了,明日却说。”鲁智深道:“俺不看长老面,洒家直打死你那几个秃驴!”长老叫侍者扶智深到禅床上,扑地便倒了,齁齁地睡了。
(节选自《水浒传》,中华书局2009年版,有删改)
【注】①直裰:僧衣。②镟子:温酒器。③竹篦:一种刑具。④噇:吃,喝。多带贬义。
(1)在横线上依序填写一个动词,概括文中鲁智深与酒的几件事。
想酒→ 酒→ 酒→ 酒
(2)文中汉子的唱词有哪些作用?
(3)结合《水浒传》,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鲁智深为何被称作“花和尚”?
②与林冲或李逵相比,鲁智深的性格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举例具体分析。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迁偷甲
[明]施耐庵
(为赚金枪班教师徐宁上梁山,宋江、吴用派鼓上蚤时迁去东京徐宁家盗取徐家祖传的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时迁溜进徐宁家院,看见盛甲的大皮匣拴在卧房梁上。)
①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直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娘子听了,便吩咐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时迁自忖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子,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趁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将起来,明日出不得城,却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了,两个丫鬟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那五个人都睡着了。两个丫鬟一日服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
②看着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觉来,便唤丫鬟起来烧汤。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有灯,叫道:“阿呀,今夜却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时迁听得,却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听得丫鬟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梅香讨了灯火入来看时,又去关门,却来灶前烧火。两个使女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叫烫些热酒上来。丫鬟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直的吃。时迁听得徐宁下来,叫伴当吃了饭,背了包袱,拿了金枪出门。两个丫鬟点着灯,送徐宁出去。时迁却从厨桌下出来,便上楼去,从隔子边直踅到梁上,却把身躯伏了。两个丫鬟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上楼来,脱了衣裳,倒头便睡。
③时迁听那两个丫鬟睡着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么响?”时迁做老鼠叫。丫鬟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因厮打,这般响。”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溜将下来,悄悄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门。来到班门口,已自有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
(1)下面句子里划线的词语对表现时迁的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
②(时迁)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
(2)选文三次写到时迁的“溜”。这三次“溜”,分别由哪里溜到哪里?
(3)选文两次写到时迁用芦管吹灭碗灯,每次的目的是什么?
(4)选文体现了时迁哪两个特点?请用简略的语言分条概述。
三、语言表达
14.下列图片描绘的都是《水浒传》中的故事,请你依照图片内容拟写标题。要求: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拟写。
15.(2018九上·江阴开学考)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回答问题。
①该书共辑入10篇文章,外加“小引”和“后记”。其中写到“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小学生糊口”这一内容是哪篇文章?
②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不超过20字)
(2)下面一段话摘自《格列佛游记》一书的《宫廷游戏》一文,请问小人国的官员表演完这种技艺后,能获得怎样的赏赐。
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员一个个依次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在横杆下面来回爬几遍,这完全要看横杆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形而定。有时候皇帝和首相各拿着木棍的一头。有时候也由首相一个人拿着木棍。
(3)《智取生辰纲》出自我国古代名著《水浒》,这则故事中因丢失生辰纲后来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 。
16.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小题。
目录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
(1)目录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野猪林 B.瓦罐寺五台山桃花村野猪林
C.桃花村五台山野猪林瓦罐寺 D.五台山野猪林桃花村瓦罐寺
(2)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请结合第三回至第八回的内容,简要评述鲁达与其他梁山好汉的不同之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勾”应读“gòu”;
B项,正确;
C项,“朴”应读“pō”;
D项,“干”应读“gān”。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
2.【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候车室——候车室;
B项,正确;
C项,面面撕觑——面面厮觑;
D项,死心踏地——死心塌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3.【答案】A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A项,《水浒传》艺术地概括了宋江起义的发生、发展、失败的全过程。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基本常识的理解能力。考生要在平时注意文学常识的把握,对选项要逐项分析,判断正误。
4.【答案】A
【知识点】水浒;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卢俊义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因为相貌丰伟、武艺高超而得到“玉麒麟”的雅号。
故答案为:A
【点评】《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的由来要熟悉。
5.【答案】B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B项,卖酒汉子说“不卖了”是欲擒故纵,激起众军汉买酒喝的欲望,同时也让杨志为之前说酒中有蒙汗药的话而感到羞愧。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名著人物语言或行动的理解能力。考查的篇目都是在考纲的范围之内,涉及到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精彩片段等。要求考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多读、反复阅读,读原著。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判断。
6.【答案】A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A项缺宾语,在句尾加上“的日子”。
【点评】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中“成分残缺”这一考点。
7.【答案】A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比喻;夸张
【解析】【分析】A项是比喻;B 、C、 D项是夸张。
【点评】 考查学生对比喻、夸张的辨析。
8.【答案】B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分析】课文中对天气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在这样的天气里赶路,挑夫如何不怨 军健又怎么会不怨怒呢?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要买酒吃做铺垫。
【点评】考查描写的作用。
9.【答案】C
【知识点】分析、评价人物形象;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从文段内容去概括。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能力。
10.【答案】明;施耐庵;水浒传;晁盖、吴用;杨志;杨志和吴用;杨志、老都管、虞侯、众军汉
【知识点】一般型默写;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点评】 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11.【答案】(1)在内容上,突出了天气的炎热,农夫和王孙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暗喻当时众军汉身负重担,极为辛苦,却受杨志打骂;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吃酒等情节埋下伏笔。
(2)说明众军对杨志的极度不满,也从侧面写出了杨志行事的简单粗暴导致其已彻底失去威信。
(3)体现了杨志见多识广、精明机警、谨慎小心的性格特点。
(4)“你这汉子”是白胜。他是做戏,演给杨志一行人看,以打消他们的疑虑。
(5)①智用天时:天气炎热,杨志一行人赶路口渴难耐。②智用地利:选择山冈和松林作为劫取地点,可以以歇凉为借口,同时使杨志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③智用矛盾:行至黄泥冈,杨志已经失去威信和领导力,众人开始自作主张,给吴用等可乘之机。④智用计谋:巧扮枣贩和卖酒的,用酒设计,又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骗杨志等喝下药酒。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从内容上来看唱词的作用,不仅要结合唱词本身的含义,还要看其隐含义;从结构上来看,要考虑其与上下文的关系,看其是否具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领起下文等作用。
(2)这些言语是众军对杨志打骂的回应,“干你甚事”突出了众军对杨志干涉他们行为的简单粗暴的方式的不满。
(3)画线的句子是对杨志的语言描写,通过“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等可以看出杨志谨慎、机警的性格特点。
(4)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你这汉子”即卖酒的,是白胜。他并非“式认真”,而是为了将戏演得逼真,打消杨志一行人的疑虑。
(5)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智”的体现。吴用等人的“智”不仅体现在骗杨志等失去戒备、喝药酒的计谋上,还包括对天时、地利等的运用。
故答案为:⑴ 在内容上,突出了天气的炎热,农夫和王孙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暗喻当时众军汉身负重担,极为辛苦,却受杨志打骂;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吃酒等情节埋下伏笔。
⑵ 说明众军对杨志的极度不满,也从侧面写出了杨志行事的简单粗暴导致其已彻底失去威信。
⑶ 体现了杨志见多识广、精明机警、谨慎小心的性格特点。
⑷ “你这汉子”是白胜。他是做戏,演给杨志一行人看,以打消他们的疑虑。
⑸ ①智用天时:天气炎热,杨志一行人赶路口渴难耐。②智用地利:选择山冈和松林作为劫取地点,可以以歇凉为借口,同时使杨志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③智用矛盾:行至黄泥冈,杨志已经失去威信和领导力,众人开始自作主张,给吴用等可乘之机。④智用计谋:巧扮枣贩和卖酒的,用酒设计,又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骗杨志等喝下药酒。
【点评】⑴本题考查句子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从内容和结构方面进行理解。⑵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结合上下文,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人物相关的情节、人物描写的内容进行理解概括。
⑷本题考查句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以及对名著的阅读进行回答。
⑸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考生要仔细阅读名著,结合选段进行分析。
12.【答案】(1)买;抢;闹
(2)汉子的唱词进一步触发了曾为军官的鲁智深的豪情和他对当时处境的不满,更刺激了他的酒瘾。
(3)①因为他出家为僧,且脊背上有花绣,也因为他喝酒吃肉打人,不守戒律。②与林冲相比,鲁智深办事更加果断干脆。例如,林冲在被奸人高你陷害后一再隐忍退让,而鲁智深为解救金氏父女,直接痛打了恶人郑屠。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阅读文章内容,先找出文中鲁智深与酒的几件事,然后从中分别提取一个动词,按顺序填写即可。
(2)可根据唱词所写的内容、鲁智深以前的“军宫”身份、各智深的现状“和尚”以及关键信息“这早晚怎地得些酒来吃也好”等分析即可。
(3)①结合小说和选文内容即可分析。“和尚”跟他出家人的身份有关。“花”跟他身上的花绣和他作为出家人却不守清规戒律的行为有关。②选取比较对象,结合小说中的具体事例对比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⑴买;抢;闹
⑵汉子的唱词进一步触发了曾为军官的鲁智深的豪情和他对当时处境的不满,更刺激了他的酒瘾。
⑶①因为他出家为僧,且脊背上有花绣,也因为他喝酒吃肉打人,不守戒律。②与林冲相比,鲁智深办事更加果断干脆。例如,林冲在被奸人高你陷害后一再隐忍退让,而鲁智深为解救金氏父女,直接痛打了恶人郑屠。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文段,围绕中心词,归纳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内容,从内容上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人物的理解能力。考生要多读名著,读原著,对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都要仔细阅读。
13.【答案】(1)①符合小偷的行动特征,显示时迁娴熟的技艺和高度的机警,文笔传神贴切;②表明事情已成功在望,但时迁仍很小心,同时也有几分得意。
(2)①第一次:由楼檐到楼窗;②第二次:由楼窗到地面;③第三次:由梁上到楼上。
(3)第一次:使丫鬟打开厨房后门,出去讨灯火,趁机溜进厨房并潜伏下来。第二次:便于黑暗中解下盛甲的皮匣,即使有些微响,也便于潜伏。
(4)①技艺超群的职业小偷;②胆略过人,头脑冷静,擅长应变的英雄。
【知识点】小说;分析、评价人物形象;智取生辰纲;动作描写
【解析】【分析】(1)本题是考查动作描写的作用。这里的两个动作描写符合时迁这个人物的特征。前者形象地写出了他作为小偷技艺的娴熟,后者则写他得手后仍小心谨慎,谨慎中又有得意的神态,很是传神。
(2)本题是对小说情节的把握。几个”溜“所到地点不一,一次次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3)本题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一次吹灯是为了混进厨房,另一次吹灯是为了便于在黑暗中下手偷甲。
(4)本题是对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概括。对人物形象的归纳要结合人物自身的”言行举止、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外貌描写“等方面来进行。不能脱离人物自身的”表演“主观地下结论。
【点评】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14.【答案】A.鲁智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B.李逵负荆请罪(李逵负荆);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借助图片的形式,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和语言概括的能力。作答本题时,要注意采用“人物+事件”的格式。
故答案为:A.鲁智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B.李逵负荆请罪(李逵负荆);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点评】考生要熟读名著,对名著的内容、人物形象都应该理解把握。对图片要仔细观察、审视,从画面理想相关的故事情节。
15.【答案】(1)①《范爱农》;②先想“医学救国”,后决定“弃医从文”。
(2)第一名赏蓝丝线,第二名赏红丝线,第三名赏绿丝线。
(3)杨志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
(1)①根据“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小学生糊口”可知说的是范爱农,当年他在日本留学半途而废回到故乡。②根据“庸医害人”鲁迅想做医生救人,根据“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鲁迅想挽救中国人的灵魂,那就是弃医从文。
(2)阅读《格列佛游记》一书的《宫廷游戏》一文可知,分别赏的是蓝、红、绿丝线。
(3)阅读《智取生辰纲》一文可知,押送“生辰纲”的官差是杨志。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作品指定的细节。
(1)本题要求对范爱农的个人简历有足够的了解。
(2)本题要求对指定故事情节有足够的了解。
(3)本题要求对故事的主要人物有足够的了解。
16.【答案】(1)A
(2)鲁达几番与人争斗,皆因打抱不平。为救金氏父女,打死镇关西因而上五台山出家;为救刘太公女儿,痛打“小霸王”周通;为保护林冲,一路暗中相随,于野猪林出手相救。他虽然性急,但心思缜密;虽然粗鲁,但心地善良;他疾恶如仇,是一个义薄云天的真汉子。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第三回故事情节主要发生在五台山,鲁达离开五台山后在桃花村醉打小霸王周通,后被邀请上山,遇到李忠,鲁达不愿落草,离开桃花山,在史进的帮助下在瓦罐寺杀死 和尚生铁佛崔道成、道士飞天夜叉邱小乙,后与林冲结交,在野猪林救下林冲。所以顺序应该是 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野猪林。
(2)第三回,第五回与人争斗都是打抱不平,心地善良,嫉恶如仇,相救林冲,体现他义薄云天。从经历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其心思缜密 。
故答案为:⑴A
⑵ 鲁达几番与人争斗,皆因打抱不平。为救金氏父女,打死镇关西因而上五台山出家;为救刘太公女儿,痛打“小霸王”周通;为保护林冲,一路暗中相随,于野猪林出手相救。他虽然性急,但心思缜密;虽然粗鲁,但心地善良;他疾恶如仇,是一个义薄云天的真汉子。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考生要熟读名著,了解名著内容,对涉及名著人物的知识要注意归纳总结。
⑵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对名著内容理解,要结合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概括。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智取生辰纲》同步试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勾(gōu)当 怨怅(chàng) 虞(yú)候 嗔(chēn)怒
B.怄(óu)气 恁(nèn)地 啰唣(zào) 舀(yǎo)酒
C.崎岖(qū) 逞(chěng)辩 气喘(chuǎn) 朴(pǔ)刀
D.聒(guō)嗓 干(gàn)系 吹嘘(xū) 窥(kuī)望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勾”应读“gòu”;
B项,正确;
C项,“朴”应读“pō”;
D项,“干”应读“gān”。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辰牌 分晓 候车室 絮絮聒聒
B.劈手 畜生 添加剂 喏喏连声
C.寻思 颠倒 蒙汗药 面面撕觑
D.尴尬 歇息 朱砂记 死心踏地
【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候车室——候车室;
B项,正确;
C项,面面撕觑——面面厮觑;
D项,死心踏地——死心塌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宋江起义的发生、发展、成功的过程,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B.《水浒传》的叙述方式带有说书的痕迹,如“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既可以因为故事发展的需要安排许多巧合,也可以打断故事进程进行议论。
C.《智取生辰纲》围绕“智”展开,明暗两条线索一起发展,之所以能“智取”,是因为晁盖一方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且有周密的计划。
D.从写作特色上看,《水浒传》一书的人物语言、行为描写非常出色,尽管许多地方没有明确点明有关人物的姓名,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判断。
【答案】A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A项,《水浒传》艺术地概括了宋江起义的发生、发展、失败的全过程。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基本常识的理解能力。考生要在平时注意文学常识的把握,对选项要逐项分析,判断正误。
4.(2020九上·竞赛)梁山号称河北玉麒麟,天下棍棒第一的是( )
A.卢俊义 B.林冲 C.武松 D.关胜
【答案】A
【知识点】水浒;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卢俊义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因为相貌丰伟、武艺高超而得到“玉麒麟”的雅号。
故答案为:A
【点评】《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的由来要熟悉。
5.下列对文中人物语言或行为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杨志的话交代了黄泥冈的危险之处,体现了他的谨慎和见多识广。)
B.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便道:“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卖酒汉子因杨志之前说酒中有蒙汗药,再加上本来打算去村里卖,没打算在冈上卖酒,故说“不卖了”。)
C.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写出了杨志行事粗暴蛮横,同时“无可奈何”说明杨志已对众军汉失去领导力,这就给吴用等人以可乘之机。)
D.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此时已逐渐消除对卖酒汉的戒备。)
【答案】B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B项,卖酒汉子说“不卖了”是欲擒故纵,激起众军汉买酒喝的欲望,同时也让杨志为之前说酒中有蒙汗药的话而感到羞愧。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名著人物语言或行动的理解能力。考查的篇目都是在考纲的范围之内,涉及到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精彩片段等。要求考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多读、反复阅读,读原著。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判断。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面对流感疫情,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C.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无法飞上蓝天。
【答案】A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A项缺宾语,在句尾加上“的日子”。
【点评】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中“成分残缺”这一考点。
7.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赤日炎炎似火烧。
B.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
C.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D.你便剁做我七八段,也是去不得了!
【答案】A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比喻;夸张
【解析】【分析】A项是比喻;B 、C、 D项是夸张。
【点评】 考查学生对比喻、夸张的辨析。
8.下面是课文中对天气的几处描写,对其作用判断最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② 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④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A.突出杨志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
B.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文吃酒打下伏笔。
C.突出杨志的性格蛮横不近情理。
D.引出杨志与厢军、虞侯、都管等的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
【答案】B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分析】课文中对天气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在这样的天气里赶路,挑夫如何不怨 军健又怎么会不怨怒呢?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要买酒吃做铺垫。
【点评】考查描写的作用。
9.对课文《智取生辰纲》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够成功夺取生辰纲的原因在于以晁益为首的八条好汉,是一个紧密团结、足智多谋、敢向贪官挑战的战斗集体。
B.通过复杂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是本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C.本文以杨志押运生辰纲组织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D.故事主人公杨志是一个性情暴戾、急躁而又精细、强干、机智的人。
【答案】C
【知识点】分析、评价人物形象;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从文段内容去概括。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能力。
10.《智取生辰纲》节选自 代 依据民间传说的故事编纂的第一部歌颂农民斗争的长篇小说《 》,暗写 等人的定计,明写 的精明对策;有大矛盾—— 等人之间的矛盾,又有小矛盾—— 之间的矛盾;写法变化多端,而又合理地表现了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明;施耐庵;水浒传;晁盖、吴用;杨志;杨志和吴用;杨志、老都管、虞侯、众军汉
【知识点】一般型默写;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点评】 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二、阅读理解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类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捣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倒着买一碗吃。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
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瓶,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狐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1)文中“赤日炎炎”四句唱词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众军的这些言语说明了什么?
(3)文中画线的句子体现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点?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你这汉子”是谁?他是真的“忒认真”吗?
(5)根据选文说一说“智取生辰纲”的“智”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案】(1)在内容上,突出了天气的炎热,农夫和王孙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暗喻当时众军汉身负重担,极为辛苦,却受杨志打骂;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吃酒等情节埋下伏笔。
(2)说明众军对杨志的极度不满,也从侧面写出了杨志行事的简单粗暴导致其已彻底失去威信。
(3)体现了杨志见多识广、精明机警、谨慎小心的性格特点。
(4)“你这汉子”是白胜。他是做戏,演给杨志一行人看,以打消他们的疑虑。
(5)①智用天时:天气炎热,杨志一行人赶路口渴难耐。②智用地利:选择山冈和松林作为劫取地点,可以以歇凉为借口,同时使杨志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③智用矛盾:行至黄泥冈,杨志已经失去威信和领导力,众人开始自作主张,给吴用等可乘之机。④智用计谋:巧扮枣贩和卖酒的,用酒设计,又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骗杨志等喝下药酒。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从内容上来看唱词的作用,不仅要结合唱词本身的含义,还要看其隐含义;从结构上来看,要考虑其与上下文的关系,看其是否具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领起下文等作用。
(2)这些言语是众军对杨志打骂的回应,“干你甚事”突出了众军对杨志干涉他们行为的简单粗暴的方式的不满。
(3)画线的句子是对杨志的语言描写,通过“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等可以看出杨志谨慎、机警的性格特点。
(4)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你这汉子”即卖酒的,是白胜。他并非“式认真”,而是为了将戏演得逼真,打消杨志一行人的疑虑。
(5)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智”的体现。吴用等人的“智”不仅体现在骗杨志等失去戒备、喝药酒的计谋上,还包括对天时、地利等的运用。
故答案为:⑴ 在内容上,突出了天气的炎热,农夫和王孙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暗喻当时众军汉身负重担,极为辛苦,却受杨志打骂;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吃酒等情节埋下伏笔。
⑵ 说明众军对杨志的极度不满,也从侧面写出了杨志行事的简单粗暴导致其已彻底失去威信。
⑶ 体现了杨志见多识广、精明机警、谨慎小心的性格特点。
⑷ “你这汉子”是白胜。他是做戏,演给杨志一行人看,以打消他们的疑虑。
⑸ ①智用天时:天气炎热,杨志一行人赶路口渴难耐。②智用地利:选择山冈和松林作为劫取地点,可以以歇凉为借口,同时使杨志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③智用矛盾:行至黄泥冈,杨志已经失去威信和领导力,众人开始自作主张,给吴用等可乘之机。④智用计谋:巧扮枣贩和卖酒的,用酒设计,又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骗杨志等喝下药酒。
【点评】⑴本题考查句子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从内容和结构方面进行理解。⑵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结合上下文,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人物相关的情节、人物描写的内容进行理解概括。
⑷本题考查句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以及对名著的阅读进行回答。
⑸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考生要仔细阅读名著,结合选段进行分析。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智深久静思动。当日晴明得好,智深穿了皂布直裰①,系了鸦青绦,换了僧鞋,大踏步走出山门来,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坐在鹅项懒凳上,寻思道:“俺往常好酒好肉每日不离口,如今教洒家做了和尚,饿得干瘪了。赵员外这几日又不使人送些东西来与洒家吃,这早晚怎地得些酒来吃也好。”正想酒哩,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山来。上面盖着桶盖,那汉子手里拿着一个镟子②,唱着上来。唱道: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鲁智深观见那汉子挑担桶上来,坐在亭子上看。这汉子也来亭子上,歇下担桶。智深道:“兀那汉子,你那桶里甚么东西?”那汉子道:“好酒。”智深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和尚,你真个也是作耍?”智深道:“洒家和你耍甚么?”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本寺长老已有法旨,但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屋去。我们见关着本寺的本钱,见住着本寺的屋宇,如何敢卖与你吃?”智深道:“真个不卖?”那汉子道:“杀了我也不卖!”智深道:“洒家也不杀你,只要问你买酒吃!”那汉子见不是头,挑了担桶便走。智深赶下亭子来,双手拿住扁担,只一脚,那汉子做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微子,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无移时,两桶酒吃了一桶。智深道:“汉子,明日来寺里讨钱。”那汉子方才疼止,又怕寺里长老得知,坏了衣饭,忍气吞声,哪里敢讨钱。把酒分做两半桶挑了,拿了镟子,飞也似下山去了。
只说鲁智深在亭子上坐了半日,酒却上来。下得亭子松树根边又坐了半歇,酒越涌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摘着两个膀子上山来。看看来到山门下,两个门子远远地望见,拿着竹篦③,来到山门下,拦住鲁智深,便喝道:“你是佛家弟子,如何噇④得烂醉了上山来!你须不瞎,也见库局里贴着晓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决打四十竹笔,赶出寺去。如门子纵容醉的僧人入寺,也吃十下。’你快下山去,饶你几下竹篦!”
鲁智深一者初做和尚,二来旧性未改,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门子见势头不好,一个飞也似入来报监寺,一个虚拖竹篦拦他。智深用手隔过,揸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踉踉跄跄。却待挣扎,智深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只是叫苦。鲁智深道:“洒家饶你这厮!”踉踉跄跄攧入寺里来。
监寺听得门子报说,叫起老郎、火工、直厅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从西廊下抢出来,却好迎着智深。智深望见,大吼了一声,却似嘴边起个霹雳,大踏步抢入来。众人初时不知他是军官出身,次后见他行得凶了,慌忙都退入藏殿里去,便把亮槅关上。智深抢入阶来,一拳,一脚,打开亮槅,三二十人都赶得没路。夺条棒,从藏殿里打将出来,监寺慌忙报知长老。长老听得,急引了三五个侍者,直来廊下,喝道:“智深!不得无礼!”智深虽然酒醉,却认得是长老。撇了棒,向前来打个问讯,指着廊下,对长老道:“智深吃了两碗酒,又不曾撩拨他们,他众人又引人来打洒家。”长老道:“你看我面,快去睡了,明日却说。”鲁智深道:“俺不看长老面,洒家直打死你那几个秃驴!”长老叫侍者扶智深到禅床上,扑地便倒了,齁齁地睡了。
(节选自《水浒传》,中华书局2009年版,有删改)
【注】①直裰:僧衣。②镟子:温酒器。③竹篦:一种刑具。④噇:吃,喝。多带贬义。
(1)在横线上依序填写一个动词,概括文中鲁智深与酒的几件事。
想酒→ 酒→ 酒→ 酒
(2)文中汉子的唱词有哪些作用?
(3)结合《水浒传》,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鲁智深为何被称作“花和尚”?
②与林冲或李逵相比,鲁智深的性格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1)买;抢;闹
(2)汉子的唱词进一步触发了曾为军官的鲁智深的豪情和他对当时处境的不满,更刺激了他的酒瘾。
(3)①因为他出家为僧,且脊背上有花绣,也因为他喝酒吃肉打人,不守戒律。②与林冲相比,鲁智深办事更加果断干脆。例如,林冲在被奸人高你陷害后一再隐忍退让,而鲁智深为解救金氏父女,直接痛打了恶人郑屠。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阅读文章内容,先找出文中鲁智深与酒的几件事,然后从中分别提取一个动词,按顺序填写即可。
(2)可根据唱词所写的内容、鲁智深以前的“军宫”身份、各智深的现状“和尚”以及关键信息“这早晚怎地得些酒来吃也好”等分析即可。
(3)①结合小说和选文内容即可分析。“和尚”跟他出家人的身份有关。“花”跟他身上的花绣和他作为出家人却不守清规戒律的行为有关。②选取比较对象,结合小说中的具体事例对比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⑴买;抢;闹
⑵汉子的唱词进一步触发了曾为军官的鲁智深的豪情和他对当时处境的不满,更刺激了他的酒瘾。
⑶①因为他出家为僧,且脊背上有花绣,也因为他喝酒吃肉打人,不守戒律。②与林冲相比,鲁智深办事更加果断干脆。例如,林冲在被奸人高你陷害后一再隐忍退让,而鲁智深为解救金氏父女,直接痛打了恶人郑屠。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文段,围绕中心词,归纳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内容,从内容上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人物的理解能力。考生要多读名著,读原著,对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都要仔细阅读。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迁偷甲
[明]施耐庵
(为赚金枪班教师徐宁上梁山,宋江、吴用派鼓上蚤时迁去东京徐宁家盗取徐家祖传的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时迁溜进徐宁家院,看见盛甲的大皮匣拴在卧房梁上。)
①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直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娘子听了,便吩咐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时迁自忖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子,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趁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将起来,明日出不得城,却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了,两个丫鬟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那五个人都睡着了。两个丫鬟一日服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
②看着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觉来,便唤丫鬟起来烧汤。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有灯,叫道:“阿呀,今夜却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时迁听得,却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听得丫鬟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梅香讨了灯火入来看时,又去关门,却来灶前烧火。两个使女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叫烫些热酒上来。丫鬟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直的吃。时迁听得徐宁下来,叫伴当吃了饭,背了包袱,拿了金枪出门。两个丫鬟点着灯,送徐宁出去。时迁却从厨桌下出来,便上楼去,从隔子边直踅到梁上,却把身躯伏了。两个丫鬟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上楼来,脱了衣裳,倒头便睡。
③时迁听那两个丫鬟睡着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么响?”时迁做老鼠叫。丫鬟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因厮打,这般响。”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溜将下来,悄悄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门。来到班门口,已自有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
(1)下面句子里划线的词语对表现时迁的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
②(时迁)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
(2)选文三次写到时迁的“溜”。这三次“溜”,分别由哪里溜到哪里?
(3)选文两次写到时迁用芦管吹灭碗灯,每次的目的是什么?
(4)选文体现了时迁哪两个特点?请用简略的语言分条概述。
【答案】(1)①符合小偷的行动特征,显示时迁娴熟的技艺和高度的机警,文笔传神贴切;②表明事情已成功在望,但时迁仍很小心,同时也有几分得意。
(2)①第一次:由楼檐到楼窗;②第二次:由楼窗到地面;③第三次:由梁上到楼上。
(3)第一次:使丫鬟打开厨房后门,出去讨灯火,趁机溜进厨房并潜伏下来。第二次:便于黑暗中解下盛甲的皮匣,即使有些微响,也便于潜伏。
(4)①技艺超群的职业小偷;②胆略过人,头脑冷静,擅长应变的英雄。
【知识点】小说;分析、评价人物形象;智取生辰纲;动作描写
【解析】【分析】(1)本题是考查动作描写的作用。这里的两个动作描写符合时迁这个人物的特征。前者形象地写出了他作为小偷技艺的娴熟,后者则写他得手后仍小心谨慎,谨慎中又有得意的神态,很是传神。
(2)本题是对小说情节的把握。几个”溜“所到地点不一,一次次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3)本题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一次吹灯是为了混进厨房,另一次吹灯是为了便于在黑暗中下手偷甲。
(4)本题是对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概括。对人物形象的归纳要结合人物自身的”言行举止、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外貌描写“等方面来进行。不能脱离人物自身的”表演“主观地下结论。
【点评】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三、语言表达
14.下列图片描绘的都是《水浒传》中的故事,请你依照图片内容拟写标题。要求: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拟写。
【答案】A.鲁智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B.李逵负荆请罪(李逵负荆);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借助图片的形式,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和语言概括的能力。作答本题时,要注意采用“人物+事件”的格式。
故答案为:A.鲁智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B.李逵负荆请罪(李逵负荆);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点评】考生要熟读名著,对名著的内容、人物形象都应该理解把握。对图片要仔细观察、审视,从画面理想相关的故事情节。
15.(2018九上·江阴开学考)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回答问题。
①该书共辑入10篇文章,外加“小引”和“后记”。其中写到“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小学生糊口”这一内容是哪篇文章?
②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不超过20字)
(2)下面一段话摘自《格列佛游记》一书的《宫廷游戏》一文,请问小人国的官员表演完这种技艺后,能获得怎样的赏赐。
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员一个个依次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在横杆下面来回爬几遍,这完全要看横杆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形而定。有时候皇帝和首相各拿着木棍的一头。有时候也由首相一个人拿着木棍。
(3)《智取生辰纲》出自我国古代名著《水浒》,这则故事中因丢失生辰纲后来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 。
【答案】(1)①《范爱农》;②先想“医学救国”,后决定“弃医从文”。
(2)第一名赏蓝丝线,第二名赏红丝线,第三名赏绿丝线。
(3)杨志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
(1)①根据“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小学生糊口”可知说的是范爱农,当年他在日本留学半途而废回到故乡。②根据“庸医害人”鲁迅想做医生救人,根据“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鲁迅想挽救中国人的灵魂,那就是弃医从文。
(2)阅读《格列佛游记》一书的《宫廷游戏》一文可知,分别赏的是蓝、红、绿丝线。
(3)阅读《智取生辰纲》一文可知,押送“生辰纲”的官差是杨志。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作品指定的细节。
(1)本题要求对范爱农的个人简历有足够的了解。
(2)本题要求对指定故事情节有足够的了解。
(3)本题要求对故事的主要人物有足够的了解。
16.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小题。
目录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
(1)目录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野猪林 B.瓦罐寺五台山桃花村野猪林
C.桃花村五台山野猪林瓦罐寺 D.五台山野猪林桃花村瓦罐寺
(2)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请结合第三回至第八回的内容,简要评述鲁达与其他梁山好汉的不同之处。
【答案】(1)A
(2)鲁达几番与人争斗,皆因打抱不平。为救金氏父女,打死镇关西因而上五台山出家;为救刘太公女儿,痛打“小霸王”周通;为保护林冲,一路暗中相随,于野猪林出手相救。他虽然性急,但心思缜密;虽然粗鲁,但心地善良;他疾恶如仇,是一个义薄云天的真汉子。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第三回故事情节主要发生在五台山,鲁达离开五台山后在桃花村醉打小霸王周通,后被邀请上山,遇到李忠,鲁达不愿落草,离开桃花山,在史进的帮助下在瓦罐寺杀死 和尚生铁佛崔道成、道士飞天夜叉邱小乙,后与林冲结交,在野猪林救下林冲。所以顺序应该是 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野猪林。
(2)第三回,第五回与人争斗都是打抱不平,心地善良,嫉恶如仇,相救林冲,体现他义薄云天。从经历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其心思缜密 。
故答案为:⑴A
⑵ 鲁达几番与人争斗,皆因打抱不平。为救金氏父女,打死镇关西因而上五台山出家;为救刘太公女儿,痛打“小霸王”周通;为保护林冲,一路暗中相随,于野猪林出手相救。他虽然性急,但心思缜密;虽然粗鲁,但心地善良;他疾恶如仇,是一个义薄云天的真汉子。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考生要熟读名著,了解名著内容,对涉及名著人物的知识要注意归纳总结。
⑵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对名著内容理解,要结合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概括。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