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知道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2.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3.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准备
书本
活动手册
文具
盆、保鲜膜、盐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郭
外耳道
活动一:观察耳朵的结构
耳的结构
活动一:观察耳朵的结构
序号 组成部分 1 耳郭
外耳道
2
3
耳郭
外耳道
活动一:观察耳朵的结构
耳的结构
序号 组成部分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活动一:观察耳朵的结构
内耳
中耳
外耳
1
3
2
活动二:了解耳郭的作用
活动二:了解耳郭的作用
用纸卷成“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活动二:了解耳郭的作用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活动三:模拟鼓膜的振动
纸筒
气球
棉签
活动三:模拟鼓膜的振动
活动三:模拟鼓膜的振动
活动三:模拟鼓膜的振动
“鼓膜”振动幅度大
“鼓膜”振动幅度小
“鼓膜”振动幅度小
“鼓膜”振动幅度大
活动四:听觉的产生
用耳卫生
总结
人耳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外耳有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有耳蜗和听觉神经。
声音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了。
请你仔细观察听诊器的结构,并解释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
拓展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疑环节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
问题1: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人如果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更容易疲劳,造成听力下降,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我们戴耳机一天不超过三次,一次不超过60分钟,音量不超过60%。
远离噪音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损伤鼓膜。耳屎有润滑保湿、保护耳膜、抗细菌、防噪音和自洁防尘等作用。有时候咳嗽、咀嚼等动作会帮助排出耳内杂质,所以不要动手掏耳朵。
问题1: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不掏耳朵
不要服用一些对耳朵有伤害的抗生素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还会损害听力。
问题1: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谨慎用药
按摩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具体按摩的穴位和方法可以专业人士请教。
问题1: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经常按摩
问题2: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
声音
听诊器是一种医学仪器,用来聆听身体内的声音。听诊头上有一块塑料膜与身体皮肤接触,把它放在胸部,体内的心跳声就会使塑料膜振动,声波通过听诊器管道里的空气传播,医生佩戴听筒就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把听诊器放在背后,还能听到肺部的声音。
问题2: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
听诊器除了医生给病人看病用,它还可以反过来用,当遇到一些有耳背听力下降的老人,难以和她交流,医生就会把听筒放在病人的耳朵,然后对着听诊头说话,声音通过听诊器管道里的空气传播,到达老人的耳朵,老人就能听清楚医生的话。
问题2: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