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自然的语言[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8-01 22:27:00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大自然的语言
江源中学
---竺可桢
夏天
冬天
秋天
春天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卓越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他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他的《物候学》、《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论文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为我国物候学增添了光彩。
作者简介:
辨别字形,读准字音
衰草连天
蓑衣
销声匿迹
悄然无声
连翘
翘尾巴
候鸟
诸侯
纬度
忌讳
难测
侧面
播种
耕种
风雪载途
记载
(shuāi)
(suō)
(xiāo)
(qi o)
(qiáo)
(qiào)
(hòu)
(hóu)
(w i)
(huì)
(cè)
(cè)
(zh ng)
(zhòng)
(zài)
(z i)
词语解释
原指不公开的说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遍地是衰草
风雪满路
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一、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四、研究物候有什么意义?
板书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讨论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顺序?
(l) 纬度的差异
(2)经度的差异
(3)高下的差异
(4)古今的差异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北京
南京
大连
济南
烟台
海南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现代三月的长城
古代三月的长城
大自然的语言
现象
本质
逻辑顺序
描述物
候现象
作出科
学解释
追究因
果关系
阐述研
究意义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一、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思考:
第一自然段描绘了哪些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安排?
文章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哪些物候现象?它们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四、研究物候有什么意义?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
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
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2.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________,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 
3.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
词语行不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