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

文档属性

名称 鱼我所欲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19 09:00:2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鱼我所欲也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B.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C.妇抚儿乳,儿含乳(喂奶)啼,妇拍而呜之。(林嗣环《口技》)
D.乡(通“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答案】C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考查的词语多为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等特殊词。平时,学习古文要注重对此类词语的积累。C项中有两个“乳”,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后一个(也就是划线的“乳”)作名词,“奶头”的意思。
【点评】考查一般文言实词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宫室之美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
【答案】C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项中“为”,①是介词,为了;②是动词,做。B项中“得”,①是取得;②通“德”,感激。D项中“与”,①通“欤”,语气词;②是“给”的意思。只有C项中划线词意义相同,都为“这种”的意思。
故答案C
【点评】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3.下列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避也。患:祸患、灾难; 避:逃避
B.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用脚践踏; 不屑:看不上眼
C.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明天; 孰:通“熟”,仔细
D.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推:推诱; 勉:勉励
【答案】A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B句中的“不屑”是不愿接受;C句中的“明日”应为第二天;D句中的“推”是推广。
故答案A
【点评】考查一般文言实词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4.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所说的是(  )
A.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D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故答案D
【点评】考查学生对名人名言的积累。不仅是课内的名言警句,课外的名言警句也要适当的了解和掌握。
5.下列句子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B.虽杀臣,不能绝也。翻译:虽然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C.乡为身死而不受。翻译: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污辱性的)施舍。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翻译: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欢乐。
【答案】B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B项应翻译为“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故答案B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6.下列各组中“恶”的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深恶痛绝 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C.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D.死亦我所恶
【答案】C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C项“恶”为名词,指“恶行”读“8”;A、B、D三项“恶”是“讨厌”的意思,读“w)”。
故答案C
【点评】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7.下列句子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不能同时得到。 B.贤人能听别人的话。
C.万钟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D.这叫作失去了原来的心。
【答案】A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B项正确翻译: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C项正确翻译:万钟的礼仪对我有什么益处呢;D项正确翻译:这就叫作失去了本性。
故答案A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8.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便舍船,从口入。
C.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案】C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C项“舍”为名词,指“屋舍”;A、B、D项“舍”为动词,指“舍弃”。
故答案C
【点评】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义”是孟子常用的一个概念,是用来概括一种道德规范的,常和“仁”“礼”“智”并提。
B.“人皆有之”,强调了人性善。而有人“失其本心”,只有贤者“能勿丧”,又强调了后天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
D.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使本文论证不但严密,而且形象,有很强的说服力。
【答案】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
【解析】【分析】“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在写作上,议论严密,层层深入,运用比喻,引出主旨;运用对比,正反说理,因此D项的拟人、排比的说法不妥。
故答案D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提取、筛选信息,对文段进行概括和分析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0.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想要) B.所恶有甚于死者(甚至)
C.妻妾之奉(奉献) D.乡为身死而不受(一向)
【答案】A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B项正确解释为“严重,厉害”;C项正确解释为“侍奉”;D项正确解释为“先前”。
故答案A
【点评】考查一般文言实词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11.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答案】C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诗歌文学常识;鱼我所欲也
【解析】【分析】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说的。
【点评】积累名人名言即可作答。
12.阅读《鱼我所欲也》,下列对各句中字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同义复用假设连词,假如、假使。之:结构助词,的。
B.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欲……者:“所欲”是主语,“有”是谓语,“甚于生者”是宾语。
C.乞人不屑也承上文,“屑”后省“受”字,认为不值得,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呼尔:呼,吆喝;“尔”第二人称代词,“你”。之:泛指“与”的对象,译为“人家”。
【答案】D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的开头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其作用是引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B.在论证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说理透彻,论证有力。
C.孟子文章多为说理,本文论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批判了世俗小人追逐富贵利禄而不顾礼义的行为。
D.孟子所说的“义”是有其特定的阶级内容的。它指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所以,在今天看来,作者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精神是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的。
【答案】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14.下列划线字的字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C.呼尔而与之(代词你)
D.蹴尔而与之(践踏)
【答案】C
15.译文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译:生也是我想要的,然而想要的比这生更重要的,所以不能苟且偷生。
B.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译:一筐饭,一豆汤食,得到它就能生,不能得到它就死。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用脚践踏后给他,乞丐也不肯接受。
D.万钟于我何加焉!译:高官厚禄在我身上还需要增加一些。
【答案】D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D项,应译为: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故答案为:D。
【点评】在翻译文言文时,首先要理解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对于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识记;名篇中的文言文名句翻译,需要背下来。
16.“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A.人皆有之 B.得之则生
C.蹴尔而与之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答案】D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前三项皆为代词,而D项划线“之”字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故答案D
【点评】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17.划线字注音、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筐)蹴(cù用脚践踏)
B.苟得(gǒu如果)不屑(xiè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C.不辟(bì通“避”,躲避)勿丧(wù sàng不丢掉,不遗失)
D.羹(gēng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食品)奉(fèng侍奉,伺候)乡(xiàng通“向”,从前)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方言误读;鱼我所欲也;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B项中字义解释不正确,“苟得”的“苟”字应为“苟且”之意。
故答案B
【点评】考查一般文言实词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18.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句子
例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A.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D.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答案】A
【知识点】一词多义
19.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句子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A.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B.蝉则千转不穷
C.然则何时而乐耶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答案】C
【知识点】一词多义
2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译: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行道的人是不接受的。
B.……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译: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译:生是我所想的,所想的比生还重要,所以苟且偷生。
【答案】D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二、判断题
21.判断正误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
(2)孟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4)《鱼我所欲也》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说理性文章。
【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查。第一小题考查孟子的名、字。时代,没有错误;第二小题是对孟子思想流派的考查。孟子应该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第三小题是对《鱼我所欲也》中心论点的考查。“舍生取义”是本文的中心论点;第四小题是对本文体裁的考查,没有错误。
【点评】本题是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查。这类题目重在平时的积累,立足课内,落实好这些基础的作家作品知识,放眼课外,适当拓展,开阔眼界。 
22.判断正误
(1)《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2)孟子姓孟名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
(3)《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
(4)孟子的治国理想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查。第一小题是对《孟子》这部作品内容的考查,没有错误;第二小题考查作家 孟子的姓、名、国别。国别有误,应为山东邹城人;第三小题是对《鱼我所欲也》主题思想的考查。没有问题;第四小题是对孟子的政治理想的考查。
【点评】本题是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查。此类题目重在平时的积累,立足课内,落实好作家作品的基础知识,同时放眼课外,适当拓展,开阔眼界,加深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三、填空题
23.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将爱带进居所,你将拥有一个①   的家;把正义引入城镇,你将驻留在一方②   的社区;将敬畏带入谦卑的广厦,你将拥有③   的圣殿。
A.庄严 B.和谐 C.温暖
【答案】C;B;A
【知识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鱼我所欲也
【解析】【分析】要根据“家”“社区”“圣殿”的特点和功用来判断。
【点评】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24.按要求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
①《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②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
③向为身死而不受,   ;向为身死而不受,   ;向为身死而不受,   。
④《鱼我所欲也》一文的结论是   。
【答案】舍生而取义者也;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此之谓失其本心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补全文言文的原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②③属于直接型默写题,①④属于理解型默写题。这里应注意“弗”的书写。
故答案为:①舍生而取义者也。②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25.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将下面的一副对联填写完整。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   ,此   是   乎?
【答案】舍生以取义;义;义
【知识点】补写对联
【解析】【分析】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此题需选择合适的词语来对,不可是随便的一个词。
故答案为:舍生以取义;义;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注意: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
2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前面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对战争三要素分析的名句是“   ,   ”;他认为人生都应该历尽磨难,方能成就大业,否则将一无所有的观点是“   ,   ”。
【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文章名句的能力。这道题属于理解型默写题。根据文章内容提炼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点评】复习文章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文章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文章段落和名句的大意;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27.根据课文《鱼我所欲也》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句子“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用的是   论证;句子“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用的是   论证;句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的是   论证。
【答案】比喻;对比;举例
【知识点】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解析】【分析】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用的是比喻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义比生重要,用的是对比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举“行道之人”和“乞人”宁死也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义的重要,是举例论证。
故答案为:比喻;对比;举例。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作用的理解能力。举例论证:用事实做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道理论证:使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28.按原文填空
①   ,我所欲也,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而取   者也。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答案】鱼;熊掌;鱼;熊掌;所恶有甚于死者;人皆有之
【知识点】补全文言文的原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这道题属于直接型默写题。
故答案为:①鱼;熊掌;鱼;熊掌;所恶有甚于死者;人皆有之。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四、阅读题
29.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匆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不为苟得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万钟于我何加焉 因使唐睢使于秦
C.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生,亦我所欲也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翻译下面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第①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   。(用原文的话回答)
(4)第②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   ”比“   ”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   ”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答案】(1)D
(2)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3)所欲有甚于生死,所恶有甚于死者
(4)义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1)A.所以/原来。B.对于/到。C.代词,它/到。D.想要。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三个要求,即:准确、通顺、优美。关键词的意思要译出。句中的“乡”通“向”,是“原来”的意思;“得”通“德”,是“感激”的意思。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寻找代词的指代内容,要结合上下文,一般是承前指代,注意题干中的要求“用原文的话回答”。
(4)文章论证的重点是“义”与“生”的关系,论点为“舍生取义”,因此“义”比“生”更重要,之所以“失其本心”,就是因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0.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匆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通   ,意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断子之手足醉翁之意不在酒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或以钱币乞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D.诲女知之乎投诸渤海之尾
(3)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②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4)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   ,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的观点。
(5)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答案】(1)辟;避;躲避
(2)A
(3)①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
②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
(4)万事莫贵于义;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
(5)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通假字;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1)通假字需结合句意逐字推断,并要特别注意看似错别字的字。
(2)A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的。B项中的“之”依次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代词,指代仲永。C项中的“之”依次为:动词,到,往;助词,的。D项中的“之”依次为:代词,指代孔子教的东西;助词,的。
(3)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翻译原则:字字落实,忠于原句,表达流畅。关键字的解释一定要准确,如句①中的“是”应翻译为“这”。句②中的“子”是代词,你;“予”是“给”的意思。
(4)此题考查对论点和论据的把握能力。文章的观点即中心论点,可通过找中心句的形式来解答。填第一空,首先要读懂乙文大意,并找出全文中心句(一般在开头或结尾)——万事莫贵于义也(标志词:故曰)。填第二空和第三空,需要先从甲文中找到采用了比喻论证的语句,然后通过分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推断出“生”与“义”不能兼得,要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5)此题具有开放性。对“义”的内涵的理解要联系现实,围绕利国、利民、正义来回答。对于“正义”无论何时都应坚持,理由可从国家和人民的立意角度思考作答。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附参考译文】
【乙】圣子说:“天下万事最为宝贵的是‘义’。现在如果有人说:‘我可以给你衣服鞋子,但是我要砍下你的手足为我所用(或者束缚你的手足来为我办事),你能答应吗?’这肯定没有人同意的。为什么呢?衣服鞋子没有手足宝贵啊。又有人说:‘我可以给你整个天下,但条件是你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你会做吗?’你肯定不会做。为什么呢?天下没有自己的生命宝贵啊。为了一言之争而导致相互攻伐,是把‘义’看得比自身更宝贵。所以说:天下万事没有比‘义’更宝贵的了。”
31.阅读《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
齐(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8i)辑屦(j))(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答案】(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上文讲的是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据此可以到课文选段中筛选出相关语句。
(2)要结合题中对“拔苗助长”的释义形式,先简要概括故事情节(注意不能全文翻译),再注明出处,最后写出它的今义。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点评】信息筛选的题目,常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句子或词语分析作答。
3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①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辄拾以啖之   
盘外无余肴   
亦缘其性真素   
勿以我受任方州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哪能攀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1)吃;菜;他;因为
(2)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上水灾荒年。
(3)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结合这些词常见的用法,放在句子或全文中去理解。
(2)结合文后注解,还要准确把握“为、值”的含义。“为”是做的意思,“值”是正赶上的意思。
(3)要抓住要点“不能因地位的改变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去回答,意思对即可。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附参考译文】
殷仲堪刚做(任)荆州刺史,正赶上水灾荒年。每餐吃五碗菜,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就要捡起来吃掉。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却也由于他生性率真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大州刺史,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居于高位不改变以前的操守。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你们要谨记这个道理。”
3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村槐
①故乡的村头,有一棵树冠巨大苍虬蓊郁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细。就是在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还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一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②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笑的,寻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儿;然后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圈,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看,嫩嫩的叶片泛着春阳。我只觉得自己长着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了绿色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飞的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他两只手总微微前伸,想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抱里吗?
③尔后在熏风细雨里,嫩绿的叶片即深浓的呈青绿色了。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花,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那浓烈的有点清苦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④自从我背上干粮到十里外的镇上念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换得课本和铅笔,我不得不星期天到山野去采药。听说槐树的荚果、种子,还有槐花,也都是药材,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踢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尽管用它做药材卖是极廉价的,却也给了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古槐开的花虽然很香,可结的果实却十分苦涩。祖父说,槐虽然味苦,却不但可以入药,还能够酿酒呢!
⑤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是七年之后了。我伫立于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心中有一种沉重感。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股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我记着祖父的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酒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岁月?听祖父讲过,是先人捡的野槐栽的,很是远久,可惜不能向祖父仔细问及树的年龄了。一阵芬芳从清风中扑来,直沁肺腑,依旧是儿时记忆里那股浓烈、美丽。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虬劲的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正是它对山塬的挚情,才可以有一个年年度度把花和果如此奉献给人间的壮举!由此,我想到了祖父的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著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⑥我如此地思恋着故乡的村槐。曾伴我长大的村槐,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在这又一度春深的季节。
(1)本文叙述线索是   ,叙述的顺序是   。
(2)朗读第⑥段时,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此 B.长大 C.一定 D.季节
(3)本文第②~④段一次记叙了三件往事:槐树上荡秋千、   、   。
(4)结合语境,解释第②③段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绿的云团:   。
②香山:   。
(5)扎根山塬,挚情奉献,这是村槐和祖父的共同特征。品读第⑤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写在下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C.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根山乡、倾情奉献的志向。
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而且深化了主题。
(7)假如你要把文章推荐给你的同学小强,请把你的推荐理由写在下面。
【答案】(1)村槐;时间(倒叙)
(2)D
(3)槐树下嬉戏;采集槐花槐果换书费
(4)嫩绿繁茂的槐树树冠;香气四滋的槐花花堆
(5)①它那虬劲的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②我想到了祖父的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著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6)C
(7)①小强离家很久了,很想家乡,我把《村槐》推荐给他,缓解他的思乡之苦。②小强嫌他的家乡贫穷落后,不想回家乡,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他,让他扎根家乡,奉献家乡。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线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对文章记叙线索和顺序的理解把握。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村槐”,而且处处描写离不开村槐,通过村槐表达感情,叙事线索是很清楚的;文章开头用了倒叙,然后从小时候写起,一直写到多年后回到故乡,在村槐下浮想联翩。答“时间”或答“倒叙”都可。
(2)此题考查朗读中对重音的处理。重音的恰当运用建立在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正确把握上,一般起强调作用。像A、B、C三项中的词,在句中做状语和定语,都有强调作用,必须重读才能正确表达作者的感情,而D项的“季节”,处理成重音,听起来就极不协调,雷要舒缓的语气轻读才好。
(3)此题考查对段落大意的概括。文章的叙事线索是“村槐”,记叙的三件事之一是“槐树上荡秋千”,那么概括后两件事时也要紧密联系槐树。
(4)此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绿的云团”是比喻,并不是指天上的云团是绿色,要结合作者当时的年龄和处境,年龄小,正在高高地荡秋千,而时令正当清明,槐树上满是嫩叶,自然像云团;香山往往会误认为北京的香山,而文章写的槐花花堆大,槐花香气浓,这样的香山绝不同于北京的香山。
(5)此题考查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找出描写村槐和祖父的句子,辨别哪些句子的内容具有“扎根山塬,挚情奉献”的特点。
(6)C项的说法不对,因为作者没有表达“扎根山乡、倾情奉献的志向”,不属于托物言志的文章。
(7)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只要能够围绕内容、语言、写法等某一方面回答即可。回答内容要与文章相符,推荐的理由要有说服力。
【点评】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贤者能勿丧耳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简答。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④“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6)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答案】(1)C
(2)用脚踢;古代的一种量器;丢掉、遗失;天性、天良
(3)B
(4)①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这样做就连)过路的人都不会接受。
②如果是高官厚禄,就不讲礼义而接受它,这高官厚禄对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5)①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③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
④“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6)孟子所说的“义”有其特定的阶级标准,但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道德范畴经过人们的充实与阐发,已经超过儒家的思想范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通假字;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通假字的辨识。A项中“与”同“欤”,B项中“辟”同“避”,D项中“乡”通“向”。
(2)本题考查一般实词的用法。
(3)本题考查文言虚词“而”的用法。ACD三项中的而是表示并列关系,B项中的是表示转折关系。
(4)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5)本题为综合性题目,回答问题时要紧密结合原文,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原文的主题,要注意组织语言。
(6)本题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回答要结合作者的主旨,明确义的含义,也可以联系现实作答。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宇宙锋》(选段)
秦二世:果然疯癫,倒叫寡人好笑哇,哈哈哈哈!
赵女:我也好笑哇,哈哈哈哈!
秦二世:嗯!寡人笑你疯癫,你笑寡人何来?
赵女:你笑得我疯癫,我就笑得你这荒淫无道!
秦二世:怎见得寡人无道?
众朝臣:吾主乃有道明君。
赵女:列位大人,老哥,你等听了!想先皇当年,东封泰岱,西建咸阳,南收五岭,北造万里长城;指望江山万代,永保平安,不想你这昏王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我想这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你一人之天下,似你这样任用奸佞,沉迷酒色;这江山,你家未必坐得长久哟!
(唱“散板”)这昏王失仁义民心大变,听谗言贬忠良败坏了江山。
秦二世:真乃疯话,哪里容得。——武士们,刀门驾起!
赵女:唗!你们这些狐假虎威的强盗,狗仗人势的奴才!我乃丞相之女,指挥老爷之妻,岂容你们这等放肆,大胆!记打,哎呀,要记……记责啦! (唱“散板”)怒冲冲我把这云鬟扯乱,气得我咬牙关火上眉尖,我手中有兵刃定决一死战,将这些众狂徒就斩首在马前。
秦二世:再若疯癫,斩头来见。
赵女:哦哟哟,我也不知道这皇帝老官有多大的脸面,动不动就要斩头来见。你要晓得,一个人的头斩了下来,是还能长得上哟。
赵高:一个人的头斩了下来,是长不上了。
……
赵女:(唱“散板”)此一番在金殿装疯弄险。
秦二世:赶下殿去。
(摘自《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1)给划线的字注音。
           
奸佞 谗言 荒淫无道
(2)简要概括选文内容。
(3)赵女借装疯怎样指责秦二世的?
(4)选文中描写了赵女的疯癫,哪些地方是真言,哪些地方是疯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1)nìng;chán;yín
(2)赵女装疯见驾。
(3)荒淫无道,沉迷酒色,任用奸佞,听信谗言贬忠良,败坏江山
(4)真言:指责荒淫无道的秦二世、孤假虎威的强盗与狗仗人势的人。疯话:一个头斩了下来,是还能长得上哟。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汉字字音的考查。汉字字音数量大,所以要从平时的积累做起,分散记忆,反复记忆,避免打突击,那样效果不会好的。特别要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
(2)本题是对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能力的考查。这是一段戏剧人物的对白和唱词。结合剧情进行归纳概括,人物是”赵女“,事件是“装疯见驾”。
(3)本题考查提取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结合剧中的人物的对白和唱词,筛选出如下信息:荒淫无道,沉迷酒色,任用奸佞,听信谗言贬忠良,败坏江山。
(4)本题是考查提取归纳重要信息的能力。赵女装疯,心中是明白的。目的是指责秦王,指责秦王的话都是真话,而说”人头斩下来还能长得上”,显然是戏谑的“疯话。
【点评】本题是对戏剧选段的综合考查。考查重点在于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要解决这些问题前提是要熟悉戏剧的人物对白和人物唱词。
36.诗词鉴赏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新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这里是要求找出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例子,并说明其好处。结合诗歌内容在诗文中找到相对比的内容有“新”与“旧”;“去”与“来”。无论是“新”与“旧”的对比,还是“去”与“来”的对比,都突出表现了时光流逝,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伤感。对比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惆怅、惋惜之情。
【点评】诗歌类题一般会考查以下内容:(1)理解诗词内容;(2)考查诗歌的遣词;(3)考查诗歌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4)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及意境。本题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
37.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之。”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仓鹰击于殿上   
②长跪而谢之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答案】(1)“仓”同“苍”,青色;道歉
(2)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①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①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②晏子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③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要注意对”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的理解,同时要注意词语所处的语境,不能脱离语境来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比如本题中的”仓“就是通假字,通”苍“,”谢“是古今异义字,这里是”道歉“的意思。
(2)本题是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文句要注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特别是对”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的理解。同时还要注意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尽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中的关键字有“逾、而、以、徙”等字。
(3)本题是对人物语言潜台词的分析。人物语言的潜台词要结合人物所处的情境中来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用了一个反问句,言下之意是说,天子一旦发怒,那后果不堪设想,威胁赵女不要乱说话。“与臣而将四矣”前面列举了三个刺杀昏君的例子,自己要做第四个,就是提醒秦王,自己要和他同归于尽。
(4)本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熟读全文可以把唐瞧的举动分成三步,第一步是与秦王针锋相对;第二步是举例反驳;第三步是挺剑而起“形象地刻画出了唐瞧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列举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的事例。本题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历史上的这些名人的事件要有所了解,然后再组织语言进行回答。比如:①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②晏子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③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答案不求一致,举例真实,表述简明即可。
【点评】本题是对文言语段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要立足于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些基础上能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进而归纳概括文章中心,分析人物形象,发表个人的观点等。
3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并说出用法及意义。
避:    则:    皆: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3)“故患有所不避”中“患”指什么?
(4)“非独贤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
(5)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赞扬了   的人;批评了   的人。
【答案】(1)躲避,动词;那么,连词;都,副词
(2)①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②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饿人也不会接受。
(3)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5)舍生取义;见利忘义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 【分析】(1)本题是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考查。要注意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等文言现象的理解。同时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来理解词义和用法。要为词语大都有基本义,也会有语境义,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和用法会有所不同,所以不能脱离语境来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本题中的“避”是躲避;“则”是连词,那么;“皆”是副词,都。
(2)本题是对文言语句翻译能力的考查。翻译文句首先要注意句中关键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注意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等文言现象的理解。同时还要注意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尽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中的关键字有“得兼、而、者也、与”。
(3)本题是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的含义要结合这个词语所处的语境,本题中的“患”所指的内容,可依据具体的语境,所恶有甚于死者“可知,这里的”患“是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本题是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的含义要结合这个词语所处的语境,本题中的”是心“结合上文中的内容“生”与“义”之间的抉择,可以推断。“是心”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5)本题是对文章中心观点的归纳概括,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并顺势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对于这个观点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赞美舍生取义,鞭挞见利忘义的立场是共同的。只是表述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所以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不救济答案一致。
【点评】本题是对文言语段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要立足于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理解字面意思,然后才能归纳中心,发表观点等。
3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乐羊子妻
范晔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①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②问其故。羊于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求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注 ①金:银子。②跪:跪坐,跪于坐席之上,臀部挨在脚跟之上。③亡:通“无”,这里指不知道的东西。
(1)第二段中“羊子大惭”的原因是什么?
(2)第三段中“羊子”为什么归家?又为什么离家?
(3)乐羊子妻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她的言行中我们受到哪些启发?
【答案】(1)为自己私心太重,贪图便宜而惭愧。
(2)出门时间长,想念家里。听从妻子的劝告。
(3)人格高尚,明白事理。启示:①洁身自好。②做事要有始有终。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鱼我所欲也
【解析】【分析】(1)本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重要文句的含义要结合这个文句上下文的语境,不能脱离语境孤立地理解文句的含义。本题中的“羊子大惭”根据下文中羊子的举动“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可以得出原因,“为自己私心太重,贪图便宜而惭愧。”
(2)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理解情况的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要结合文章的情节来进行。根据原文内容“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可知此为归家的原因,又据下文中的“羊子感其言,”可知,此为离开的原因。
(3)本题考查了概括人物形象和根据内容表达观点的能力。结合本文中羊子妻所做的两件事可以概括她的人物形象。还金,说明她品德高尚,断杼表现她明整理;通过这个故事,通过这个人物,每个人都会有所启示,可以从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何有恒心地做事来谈。答案不求一致,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是对文言语段的综合性阅读,学生要立足于字词句等基本文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进而概括人物形象,归纳中心要点,分析写作手法,发表个人见解等。 
40.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伯牙与子期
伯牙善鼓琴①,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⑤。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注 ①鼓琴:弹琴。②峨峨:山高大的样子。③洋洋:水浩大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趣:志趣。
(1)用“/”给画横线的句子无标点处断句。
(2)解释划线词。
援    辄   
(3)人们根据这则故事,把知心朋友称为“   ”。并用“   ”来形容美妙的音乐或比喻深切的友谊。
(4)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1)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2)操;就
(3)知音;高山流水
(4)世间知音难觅,要珍惜,善待友情。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鱼我所欲也;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断句知识的考查。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本句可这样断开: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2)本题是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的考查。要注意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的用法。另外要结合语境来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本题中的“援”是动词“操”;“辄”是连词“就”。
(3)本题是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结合故事内容,结合学生能课外知识的涉猎,不难归纳出“高山流水觅知音”这样的内容。(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命题。针对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根据文章的内容,所谈到的内容只要是与“知音”有关的就可以。可以是如何觅知音,也可以是如何对等知音等。只要能言之有理,言之成文皆可。
【点评】本题是对文言语段的综合考查。学生要立足于字词句这些文言的基本知识,在理解文章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归纳中心要点,分析艺术手法,发表个人见解等。
41.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仲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
【答案】(1)益处;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既然)这样,那么;非,(如果)没有
(2)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3)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比
(4)略
【知识点】见解表述;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文言字词的解释。理解文言文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因为词语大都有基本义,也有语境义。所以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来理解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还要注意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的理解。比如”然则“这里就是两个音节词,分别解释为”这样“和”那么“。
(2)本题中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字词的理解,比如“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还要对文言特殊句式引起重视。本题中的”向、识、穷乏、得“等字是要重点理解的字词。”得“这里就是通假字。
(3)本题是对归纳中心要点,分析论证方法的考查。结合文章的内容可以推知,这里的”本心“是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而乙文中的”古仁人之心“结合文章的内容,结合作者的政治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4)本题是要在理解二人的思想追求的基础上列举出其他的事例。所兴事例要能体现为正义的事业舍生取义的精神,或者为了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的思想。所列事例不求一致,符合中心就行。比如”李时珍尝遍百草写《本草》,方志敏誓死不屈为理想……
【点评】本题是对文言语段的综合考查。学生要立足于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论点,分析论证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4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错过就会永远失去
①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的音乐磁带,十分地悠远苍凉。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问了一下价,卖15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后悔了,可是再进去还得花15元买门票,便作罢。心想或许别处还能买到。然而,别处竟然没有。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②一次,街上来了个卖水仙花根块的,我正骑着车去上班,懒得停下来,心想等一会儿下班时再买也不迟。可是,下班后再找时,那人早已不知去向。我本来非常喜欢水仙花的翠叶,哪怕就是不开花,只为那一丛亭亭昂首的青葱也值得。然而,又一次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个冬的居处就没有了一簇蓬勃的春意在案头挺立,心中也就怎么也生不出厚重的诗情画意来。
③……
④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失去了,竟然就从此永远无法找寻,无处可觅了。
⑤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⑥一次失足,将导致一生走不出创伤的阴影;一次堕落,将写下黄河水洗不清的履历;一次抉择的不当,即能造成终生懊悔的遗憾;一次关键时刻的错判,将形成永远不能弥补的过失。
⑦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⑧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
⑨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1)全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在第①段中找出与第④段“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一句相照应的语句。
(3)请在文中第③段省略号处补上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50字左右)
(4)品析文章第⑥段,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谈谈本段语言特点及作用。
②用一句名言或俗语概括本段内容。
【答案】(1)错过就是永远失去
(2)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恨,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3)略
(4)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论据充分,说服力增强。②示例: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中心论点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文章中心论点的归纳概括。本文从自身的几次经历谈起,在第五节推出了中心论点,显得水到渠成。中心论点是: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2)本题是考查提取文章要点的能力。要在第①段中找出与第④段“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一句相照应的语句。结合第一节的内容,是在讲自己的一次与埙这种音乐擦肩而过的遗憾,可以找出照应的内容就是这件事。
(3)本题是考查续写文章的能力。这里的续写要在内容上与上文相衔接,要讲的这次经历也是自己与某人或者某事遗憾地错过了。所讲之事各有不同,中心意思是相同的。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命题,答案不求一致。只要能言之有理,言之成文就行。
(4)本题是对本段语言风格的品味。同时也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能力。第六节用到了排比的修辞,使说理更透彻,更有说服力。用名言或俗语概括本文的内容可以是不同的选择,但大致意思应该是一致的,都要能表达出”错过就会永远失去“这样的意思。
【点评】本文是对议论文段的综合考查。议论文的考查要以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这三要素为重点,知道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据有哪些,用到了什么 论证方法。
4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荚,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何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何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避也   
②蹴尔而与之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心”的意思是   。《岳阳楼记》中对“心”的解释与之不同的例句是   。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6)孟子的文章语言犀利,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入手。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之引出下面的论述。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翻译这一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答案】(1)生死不可兼得,要舍生取义。
(2)躲避;用脚践踏
(3)①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②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4)本性;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5)略
(6)手指(弯曲)不如别人,便知道讨厌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明事理。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本题是归纳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可以找到相关的文字“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成,在生和义面临选择的时候,要舍生取义。读懂原文是关键。
(2)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活用字等文言字词的理解。本题中的“辟”是通假字,通“避”躲避的意思。“躙”是用脚踩。
(3)本题中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字词的理解,比如“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还要对文言特殊句式引起重视。本题中的”若使、所欲、于、箪、豆“是要重点理解的词语。
(4)本题是对文句中重要词语褒义的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不能脱离它所处的语言环境,因为词语大都有基本义,也有语境义,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也是不同的。所以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否则会望文生义,或是断章取义。本题中的”是心“结合下文中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可以得出正确的解释。
(5)本题是一道开放式命题,对文中的观点谈自己的看法,观点的内容只要能能围绕”义“来谈就行,要能表现积极的、正能量的思想倾向。面对各种诱惑,要站在正义、道义的一边。能言之有理。言之成文即可。
(6)本题是对翻译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孟子论辩艺术的深入理解。这里是既设喻,又举例,论辩透彻有力。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字词的理解,比如“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还要对文言特殊句式引起重视。本题中的重要字有”若、恶、类“等。
【点评】本题是对文言语段的综合考查。学生要立足于文言字词句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理解文章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提取归纳文章中心,分析文章艺术特色。 
4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与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选自《孟子·离娄下》
(1)将此则寓言译为现代汉语。
(2)此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1)译文
齐国有个人和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丈夫每次外出,都(说)是吃饱喝足才回家。妻子问跟他一起吃饭的都是些什么人,(他就说)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妻子对妾说:“丈夫(每次)出去,都是酒醉饭饱才回家,问是谁跟他在一起吃喝,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可是,从来也不曾见有显贵体面的人到家里来。我要暗中看看他到底去什么地方。”
(第二天)清早起来,(妻子)便拐弯抹角地跟踪丈夫。(走遍)整个都城,没有谁停下来与他打招呼交谈。最后(他)走到东门城外的坟墓中间,向那些扫墓的人乞讨残羹剩饭。不够,又四下里看看,到别的扫墓人那里。这就是他天天酒醉饭饱的方法。
妻子回去,(把看到的一切)告诉了妾,说:“丈夫,是我们指望依靠过一辈子的人。现在却是这个样子。”于是两人一起在院子里大骂,哭成一团。丈夫却一点也不知道,还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妻妾面前大耍威风。
(2)谎言终被揭破。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 【分析】(1)本题是对文言语句翻译能力的考查。本题是对文句翻译能力的考查。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比如“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引起重视。要注意以下字词的理解:
处室:居家度日。
良人:古时妻子称丈夫。
餍(yàn):饱食。反:通“返”,回家。
显者:显要的人,达官贵人。
瞷(Jiàn):窥视,偷看。
蚤:同“早”。
施(yì):斜。这里指斜行,斜从 跟随,以免被丈夫发现。
国中:都城中。国:城。
卒:最后
之:来到
东郭:东边的城墙。
墦间:坟墓间。墦:坟墓
祭者:祭扫坟墓的人.
讪:讥讽,嘲骂。
中庭:庭院里。
施施(yí):喜悦的样子.
希:通“稀”。
(2)本题是对寓言寓意的概括。男主角“齐人”,分明是当时社会上一个为追求“富贵利达”而不择手段的厚颜无耻的典型人物的缩影。他自欺欺人,做着连自己妻妾也被欺骗隐瞒的见不得人的勾当,却装出一副骄傲自满的神气。虽只寥寥几笔,但他的丑恶嘴脸已暴露无遗了。围绕”虚荣心“和”自欺欺人“来概括寓意都是可以的。
【点评】本题是对文言语段的综合考查。理解字面意思是概括寓意的基础,所以学生要从字词句的含义做起,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查行归纳概括。
4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箪食,一主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中划线“之”字与“得之则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颓然就醉,不知日之人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上文运用了   论证和   论证的方法,证明了   这一中心论点。
(4)你是否赞同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A
(2)①位高禄厚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②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3)举例;对比;舍生取义
(4)略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例句中的“之”是代词。A项中的“之”也一样是代词、B项中的“之”是到词。C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D项中的“之”是助词。
(2)本题是对文句翻译能力的考查。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比如“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引起重视。比如本题中的”万种、加、焉、穷乏、得“字的理解。
(3)本题是对文章论证方法和论点归纳概括。”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食嗟来之食“是举例论证;”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作对比,是对比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命题。发表对”行道之人“和”乞人“做法的看法。答案不求一致,只要能围绕”气节“道义”“人格”等方面来谈都是可以的。
【点评】本题是对文言语段的综合考查。学生要从字词句这些基础做起,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归纳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46.阅读下面的文言,回答问题。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 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其进步未可量也
②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2)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少年中国   的景象;对中国少年寄予了   的殷切希望。
【答案】(1)①少年中国的进步是不可估量的。
②头顶着青色的长天,足踏着黄色的大地。
(2)光明美好(壮丽);自强自立,振兴祖国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学生翻译文句能力的考查。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字词的理解,特别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活用字等现象的理解,还有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要尽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要注意”量、戴、履“等字的理解。
(2)本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归纳概括要点要建立在充分阅读并能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的。对于《少年中国说》的内容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理解起来不会有多大的难度。结合文中激昂的诗句,可以归纳概括出正确的要点。一方面是赞美少年中国,另一方面是寄情于中国少年。
【点评】本题是对文言语段的综合考查。要以文言字词句的理解为基础,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归根概括中心要点,分析艺术手法。
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至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几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蹴尔而与之   
(3)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非独贤者有是心”中“心” 的意思是   ,《岳阳楼记》中对“心”的解释与之不同的例句是   。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6)孟子文章语言犀利,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人手。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之引出下面的论述。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翻译这一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答案】(1)生、死如不可兼得,要舍生取义。
(2)通“避”,躲避;用脚踢
(3)①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②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4)本性(思想、心思、想法);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5)略
(6)手指(弯曲)不如别人,便知道讨厌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明事理。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本题是归纳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可以找到相关的文字“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成,在生和义面临选择的时候,要舍生取义。读懂原文是关键。
(2)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活用字等文言字词的理解。本题中的“辟”是通假字,通“避”躲避的意思。“躙”是用脚踩。
(3)本哽,中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字词的理解,比如“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还要对文言特殊句式引起重视。本题中的”若使、所欲、于、箪、豆“是要重点理解的词语。
(4)本题是对文句中重要词语褒义的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不能脱离它所处的语言环境,因为词语大都有基本义,也有语境义,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也是不同的。所以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否则会望文生义,或是断章取义。本题中的”是心“结合下文中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可以得出正确的解释。
(5)本题是一道开放式命题,对文中的观点谈自己的看法,观点的内容只要能能围绕”义“来谈就行,要能表现积极的、正能量的思想倾向。面对各种诱惑,要站在正义、道义的一边。能言之有理。言之成文即可。
(6)本题是对翻译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孟子论辩艺术的深入理解。这里是既设喻,又举例,论辩透彻有力。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字词的理解,比如“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还要对文言特殊句式引起重视。本题中的重要字有”若、恶、类“等。 
【点评】本题是对文言语段的综合考查。学生要立足于文言字词句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理解文章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提取归纳文章中心,分析文章艺术特色。
48.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划线的词:
①一箪食   ②一豆羹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鱼我所欲也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B.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C.妇抚儿乳,儿含乳(喂奶)啼,妇拍而呜之。(林嗣环《口技》)
D.乡(通“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宫室之美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
3.下列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避也。患:祸患、灾难; 避:逃避
B.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用脚践踏; 不屑:看不上眼
C.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明天; 孰:通“熟”,仔细
D.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推:推诱; 勉:勉励
4.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所说的是(  )
A.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下列句子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B.虽杀臣,不能绝也。翻译:虽然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C.乡为身死而不受。翻译: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污辱性的)施舍。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翻译: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欢乐。
6.下列各组中“恶”的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深恶痛绝 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C.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D.死亦我所恶
7.下列句子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不能同时得到。 B.贤人能听别人的话。
C.万钟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D.这叫作失去了原来的心。
8.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便舍船,从口入。
C.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舍生而取义者也。
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义”是孟子常用的一个概念,是用来概括一种道德规范的,常和“仁”“礼”“智”并提。
B.“人皆有之”,强调了人性善。而有人“失其本心”,只有贤者“能勿丧”,又强调了后天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
D.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使本文论证不但严密,而且形象,有很强的说服力。
10.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想要) B.所恶有甚于死者(甚至)
C.妻妾之奉(奉献) D.乡为身死而不受(一向)
11.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12.阅读《鱼我所欲也》,下列对各句中字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同义复用假设连词,假如、假使。之:结构助词,的。
B.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欲……者:“所欲”是主语,“有”是谓语,“甚于生者”是宾语。
C.乞人不屑也承上文,“屑”后省“受”字,认为不值得,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呼尔:呼,吆喝;“尔”第二人称代词,“你”。之:泛指“与”的对象,译为“人家”。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的开头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其作用是引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B.在论证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说理透彻,论证有力。
C.孟子文章多为说理,本文论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批判了世俗小人追逐富贵利禄而不顾礼义的行为。
D.孟子所说的“义”是有其特定的阶级内容的。它指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所以,在今天看来,作者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精神是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的。
14.下列划线字的字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C.呼尔而与之(代词你)
D.蹴尔而与之(践踏)
15.译文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译:生也是我想要的,然而想要的比这生更重要的,所以不能苟且偷生。
B.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译:一筐饭,一豆汤食,得到它就能生,不能得到它就死。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用脚践踏后给他,乞丐也不肯接受。
D.万钟于我何加焉!译:高官厚禄在我身上还需要增加一些。
16.“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A.人皆有之 B.得之则生
C.蹴尔而与之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17.划线字注音、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筐)蹴(cù用脚践踏)
B.苟得(gǒu如果)不屑(xiè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C.不辟(bì通“避”,躲避)勿丧(wù sàng不丢掉,不遗失)
D.羹(gēng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食品)奉(fèng侍奉,伺候)乡(xiàng通“向”,从前)
18.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句子
例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A.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D.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19.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句子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A.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B.蝉则千转不穷
C.然则何时而乐耶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译: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行道的人是不接受的。
B.……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译: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译:生是我所想的,所想的比生还重要,所以苟且偷生。
二、判断题
21.判断正误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
(2)孟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4)《鱼我所欲也》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说理性文章。
22.判断正误
(1)《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2)孟子姓孟名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
(3)《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
(4)孟子的治国理想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填空题
23.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将爱带进居所,你将拥有一个①   的家;把正义引入城镇,你将驻留在一方②   的社区;将敬畏带入谦卑的广厦,你将拥有③   的圣殿。
A.庄严 B.和谐 C.温暖
24.按要求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
①《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②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
③向为身死而不受,   ;向为身死而不受,   ;向为身死而不受,   。
④《鱼我所欲也》一文的结论是   。
25.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将下面的一副对联填写完整。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   ,此   是   乎?
2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前面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对战争三要素分析的名句是“   ,   ”;他认为人生都应该历尽磨难,方能成就大业,否则将一无所有的观点是“   ,   ”。
27.根据课文《鱼我所欲也》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句子“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用的是   论证;句子“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用的是   论证;句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的是   论证。
28.按原文填空
①   ,我所欲也,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而取   者也。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四、阅读题
29.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匆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不为苟得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万钟于我何加焉 因使唐睢使于秦
C.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生,亦我所欲也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翻译下面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第①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   。(用原文的话回答)
(4)第②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   ”比“   ”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   ”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30.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匆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通   ,意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断子之手足醉翁之意不在酒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或以钱币乞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D.诲女知之乎投诸渤海之尾
(3)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②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4)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   ,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的观点。
(5)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31.阅读《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
齐(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8i)辑屦(j))(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3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①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辄拾以啖之   
盘外无余肴   
亦缘其性真素   
勿以我受任方州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哪能攀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3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村槐
①故乡的村头,有一棵树冠巨大苍虬蓊郁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细。就是在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还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一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②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笑的,寻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儿;然后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圈,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看,嫩嫩的叶片泛着春阳。我只觉得自己长着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了绿色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飞的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他两只手总微微前伸,想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抱里吗?
③尔后在熏风细雨里,嫩绿的叶片即深浓的呈青绿色了。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花,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那浓烈的有点清苦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④自从我背上干粮到十里外的镇上念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换得课本和铅笔,我不得不星期天到山野去采药。听说槐树的荚果、种子,还有槐花,也都是药材,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踢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尽管用它做药材卖是极廉价的,却也给了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古槐开的花虽然很香,可结的果实却十分苦涩。祖父说,槐虽然味苦,却不但可以入药,还能够酿酒呢!
⑤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是七年之后了。我伫立于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心中有一种沉重感。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股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我记着祖父的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酒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岁月?听祖父讲过,是先人捡的野槐栽的,很是远久,可惜不能向祖父仔细问及树的年龄了。一阵芬芳从清风中扑来,直沁肺腑,依旧是儿时记忆里那股浓烈、美丽。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虬劲的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正是它对山塬的挚情,才可以有一个年年度度把花和果如此奉献给人间的壮举!由此,我想到了祖父的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著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⑥我如此地思恋着故乡的村槐。曾伴我长大的村槐,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在这又一度春深的季节。
(1)本文叙述线索是   ,叙述的顺序是   。
(2)朗读第⑥段时,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此 B.长大 C.一定 D.季节
(3)本文第②~④段一次记叙了三件往事:槐树上荡秋千、   、   。
(4)结合语境,解释第②③段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绿的云团:   。
②香山:   。
(5)扎根山塬,挚情奉献,这是村槐和祖父的共同特征。品读第⑤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写在下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C.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根山乡、倾情奉献的志向。
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而且深化了主题。
(7)假如你要把文章推荐给你的同学小强,请把你的推荐理由写在下面。
3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贤者能勿丧耳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简答。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④“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6)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3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宇宙锋》(选段)
秦二世:果然疯癫,倒叫寡人好笑哇,哈哈哈哈!
赵女:我也好笑哇,哈哈哈哈!
秦二世:嗯!寡人笑你疯癫,你笑寡人何来?
赵女:你笑得我疯癫,我就笑得你这荒淫无道!
秦二世:怎见得寡人无道?
众朝臣:吾主乃有道明君。
赵女:列位大人,老哥,你等听了!想先皇当年,东封泰岱,西建咸阳,南收五岭,北造万里长城;指望江山万代,永保平安,不想你这昏王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我想这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你一人之天下,似你这样任用奸佞,沉迷酒色;这江山,你家未必坐得长久哟!
(唱“散板”)这昏王失仁义民心大变,听谗言贬忠良败坏了江山。
秦二世:真乃疯话,哪里容得。——武士们,刀门驾起!
赵女:唗!你们这些狐假虎威的强盗,狗仗人势的奴才!我乃丞相之女,指挥老爷之妻,岂容你们这等放肆,大胆!记打,哎呀,要记……记责啦! (唱“散板”)怒冲冲我把这云鬟扯乱,气得我咬牙关火上眉尖,我手中有兵刃定决一死战,将这些众狂徒就斩首在马前。
秦二世:再若疯癫,斩头来见。
赵女:哦哟哟,我也不知道这皇帝老官有多大的脸面,动不动就要斩头来见。你要晓得,一个人的头斩了下来,是还能长得上哟。
赵高:一个人的头斩了下来,是长不上了。
……
赵女:(唱“散板”)此一番在金殿装疯弄险。
秦二世:赶下殿去。
(摘自《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1)给划线的字注音。
           
奸佞 谗言 荒淫无道
(2)简要概括选文内容。
(3)赵女借装疯怎样指责秦二世的?
(4)选文中描写了赵女的疯癫,哪些地方是真言,哪些地方是疯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36.诗词鉴赏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37.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之。”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仓鹰击于殿上   
②长跪而谢之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3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并说出用法及意义。
避:    则:    皆: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3)“故患有所不避”中“患”指什么?
(4)“非独贤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
(5)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赞扬了   的人;批评了   的人。
3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乐羊子妻
范晔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①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②问其故。羊于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求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注 ①金:银子。②跪:跪坐,跪于坐席之上,臀部挨在脚跟之上。③亡:通“无”,这里指不知道的东西。
(1)第二段中“羊子大惭”的原因是什么?
(2)第三段中“羊子”为什么归家?又为什么离家?
(3)乐羊子妻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她的言行中我们受到哪些启发?
40.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伯牙与子期
伯牙善鼓琴①,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⑤。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注 ①鼓琴:弹琴。②峨峨:山高大的样子。③洋洋:水浩大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趣:志趣。
(1)用“/”给画横线的句子无标点处断句。
(2)解释划线词。
援    辄   
(3)人们根据这则故事,把知心朋友称为“   ”。并用“   ”来形容美妙的音乐或比喻深切的友谊。
(4)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41.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仲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
4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错过就会永远失去
①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的音乐磁带,十分地悠远苍凉。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问了一下价,卖15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后悔了,可是再进去还得花15元买门票,便作罢。心想或许别处还能买到。然而,别处竟然没有。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②一次,街上来了个卖水仙花根块的,我正骑着车去上班,懒得停下来,心想等一会儿下班时再买也不迟。可是,下班后再找时,那人早已不知去向。我本来非常喜欢水仙花的翠叶,哪怕就是不开花,只为那一丛亭亭昂首的青葱也值得。然而,又一次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个冬的居处就没有了一簇蓬勃的春意在案头挺立,心中也就怎么也生不出厚重的诗情画意来。
③……
④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失去了,竟然就从此永远无法找寻,无处可觅了。
⑤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⑥一次失足,将导致一生走不出创伤的阴影;一次堕落,将写下黄河水洗不清的履历;一次抉择的不当,即能造成终生懊悔的遗憾;一次关键时刻的错判,将形成永远不能弥补的过失。
⑦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⑧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
⑨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1)全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在第①段中找出与第④段“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一句相照应的语句。
(3)请在文中第③段省略号处补上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50字左右)
(4)品析文章第⑥段,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谈谈本段语言特点及作用。
②用一句名言或俗语概括本段内容。
4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荚,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何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何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避也   
②蹴尔而与之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心”的意思是   。《岳阳楼记》中对“心”的解释与之不同的例句是   。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6)孟子的文章语言犀利,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入手。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之引出下面的论述。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翻译这一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4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与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选自《孟子·离娄下》
(1)将此则寓言译为现代汉语。
(2)此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4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箪食,一主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中划线“之”字与“得之则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颓然就醉,不知日之人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上文运用了   论证和   论证的方法,证明了   这一中心论点。
(4)你是否赞同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46.阅读下面的文言,回答问题。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 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其进步未可量也
②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2)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少年中国   的景象;对中国少年寄予了   的殷切希望。
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至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几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蹴尔而与之   
(3)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非独贤者有是心”中“心” 的意思是   ,《岳阳楼记》中对“心”的解释与之不同的例句是   。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6)孟子文章语言犀利,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人手。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之引出下面的论述。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翻译这一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48.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划线的词:
①一箪食   ②一豆羹   
③蹴尔而与之   ④乞人不屑也   
(2)下列各句中的“已”与“是亦不可以已乎”中的“已”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B.吾既已言之王矣
C.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D.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3)文中“万钟”照应   。
(4)上述文字论证的中心是   ,采用的论证方法有   、   。
(5)用“/”把原文分成二层,并概括层意。
(6)将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4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2)作者借助这些论证方法表达了什么观点?
(3)你从这段文字受到哪些启示?
(4)请找出文中运用设问的语句,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5)概括本段大意。
50.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披鳞
《韩非子》
昔日韩非造言曰:“龙颔下有逆鳞,披之则杀人,千载而下,莫不敛手,无敢撄之者。”
李生,豪爽之士也。尝语人曰:“披逆鳞果杀身乎?吾不之信也,当以身试。”闻其言者,皆骇然远避,如见不祥。李生乃只身提剑而至东海。擒龙,以剑披其逆鳞,龙辗转反侧,吐骊珠以求免,李生执剑长啸,大笑曰:“杀人者,固如是乎!”
今人每曰:“某者,虎狼也。慎远避,勿撄其怒。”是使骄横者益无忌也。此亦披逆鳞之比矣。所欠者,李生耳。
注释①披:翻动,翻开。 ②撄之:触犯它 ③骊珠:一种珍贵的珍珠,传说出自龙的颌下。
(1)用文中的话填空回答。
①昔日众人对龙的态度是   ,因为:   
②众人对李生要“以身试”的态度是:   ,李生“以身试”的结果是:   。
(2)根据原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
①翻译“杀人者,固如是乎!”,其中的“是”指代什么?
②第3自然段的“某者,虎狼也。”指的是哪种人?今人对他们的态度造成什么恶果?
(3)“所欠者,李生耳”应怎样理解?
5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雨后慰池上芙蓉
徐贲
池上新晴偶得过;
芙蓉寂寞照寒波。
相看莫厌秋情薄;
若在春风怨更多。
(1)诗人借景抒情,通篇用了拟人的手法,   、   、   等词,既是写芙蓉的感受,也是写诗人自己的感受。
(2)这首诗与下面哪一项所表现的意境完全不同?(  )
A.菡萏骨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客光共悴憔,不堪看。
B.断无蜂蝶慕幽音,红衣脱尽芳心苦。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5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女。”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摘自《韩诗外传》)
(1)解释划线的字。
a.吾怀妊是子   
b.欲啖女   
c.割不正不食   
d.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a.东家杀豚何为?
b.今适有知而欺之。
(3)文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4)简述这段文字阐明的道理。
53.阅读下面的文言,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①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在横线上应填入的原文是:
①   
②   
(2)这段文字的论证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请用“‖”在原文上划分层次。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联系上文来看,是指   ,它跟下文中提到的   前后呼应,反映了孟子关于   的主张。
(4)这段文字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主要是采用   和   的论证方法。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这句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使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得到生命的办法有什么不能用呢?
B.如果人们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
C.如果使人喜爱的不可能超过生命,那么凡是据此得以生存的东西什么不可以用呢?
D.如果使得人们想得到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得到生命的办法,什么不能做呢?
54.阅读下面的文言,回答问题。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注】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1)为下面语句加上标点符号。
求 而 无 度 量 分 界 则 不能 不 争 争 则 乱 乱 则 穷
(2)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语段的内容。
五、简答题
55.“孔孟之道”倡导“礼”“乐”“理”“智”“信”。学完本文,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质,某中学围绕“八礼四仪”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演讲比赛。学校团委定于6月28日在报告厅举办“八礼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准备约请德高望重的语文特级教师李墨担任点评嘉宾。你以团委委员的身份前去邀请李老师,见面时怎么说?
(2)【活动二】故事擂台。学生会举办以“学礼效古贤”为主题的故事擂台赛,比赛采用临时抽题的形式进行。你抽到了这样的题签(见右图),请说出这幅图中故事的名称以及从中悟到的待人接物的道理。
(3)【活动三】专题访谈。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个别学生不孝顺父母的现象,校园电视台邀请部分学生、家长、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录制一期以“中学生的孝心怎么了”为话题的访谈节目。作为该节目的主持人,请你在学生、家长、专家这三类访谈对象中选择一类,预设三个访谈问题。
56.阅读《礼记·檀弓》中的一篇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1)下面两句中“食”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①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②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A.shí shí shí shí B.shí sì sì sì
C.shí sì shí shí D.sì shí shíi sì
(2)解释下列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饥:灾荒。 B.予:我。 C.斯:这样。 D.谢:致谢。
(3)你是否同意曾子的话?为什么?
57.结合《鱼我所欲也》及《<孟子>两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58.从《鱼我所欲也》看,你怎样理解孟子文章雄辩说理的特点?
5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邴原少孤(失去父亲)
B.一则羡其不孤(羡慕)
C.二则羡其得学(代词,自己)
D.师恻然曰(悲伤或同情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61.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网络阅读究竟是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学校准备搞一次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辩手,请选择其中一方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50个左右)。
6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子 非 我,安 知 我 不 知 鱼 之 乐
6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   ,义: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通   ,义: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   ,义:      通   ,义: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   ,义:   
64.解释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
①二者不可得兼   
②故不为苟得也   
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④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⑤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⑥呼尔而与之   
⑦蹴尔而与之   
⑧万钟于我何加焉   
⑨向为身死而不受   
⑩此之谓失其本心   
65.翻译下列各句。
(1)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6.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填空。
①《鱼我所欲也》出自   ,相传为   所著。他名   ,字   ,是   时期   国人,是   家学派集大成者,人称   。他发展   的   的学说,提出了   学说。
②《鱼我所欲也》的开篇作者用   和   的关系作比,强调   ;然后用   和   对比,引出中心论点   。
67.下面是一封感谢信,读后做题。
日光中学领导:
①我的女儿在去年的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腿,使她成为残疾姑娘。②一年多来,老师和同学们无微不致关心她,给她补课,替她交作业。③尤其是班主任董老师给她送来的“身残志坚”的条幅,成了激励她奋斗座右铭。④老师和同学们关心残疾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⑤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女儿战胜了伤残,如今已能拄着拐杖走路了;她加倍努力地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矛。⑥我们全家向董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衰心的感谢,并请学校领导给予表扬。此致
敬礼
学生家长 胡花儿
(1)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   ;   改为   。
(2)改正第①句的语病。(在原句上作删改)
(3)信中第   句应放在第   句的前面,这样信的思路才顺畅。
(4)从感谢信的写作要求看,这封信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①   。②   。
68.阅读下面的例句,根据提供的材料,依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长句。
无论是六岁能文的初唐杰出诗人王勃,还是七岁就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奥地利神童莫扎特,无论是十七岁就名噪世界足坛的巴西球王贝利,还是十八岁就统率东吴千军万马的帅才周瑜,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
①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付出了一生的辛劳才完成文学巨著《人间喜剧》。
②李时珍几十年如一日地跋山涉水、遍尝百草,终于写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69.根据课文《鱼我所欲也》内容填空。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中的“是”指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中的“是”指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指:   。文中所说的比生命可贵的东西是指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
②依据“呼尔而与之”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
70.根据课文《鱼我所欲也》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第一自然段正反结合,反复论证有是   ;   、   。第二自然段列举例子从正面论证的是   ;第三自然段再举例从反面论证的是   。
71.翻译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4)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6)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72.结合课文《鱼我所欲也》,理解下列各句的含意。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3.读《鱼我所欲也》答题。
(1)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    ,    ,得之则生,    。
(3)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是:    。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4.翻译下列句子。
(1)呼尔而与之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乡为身死而不受。
75.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故不为苟得也。   
②故患有所不避也。   
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⑤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⑥是亦不可以已乎?   
76.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77.翻译句子。
(1)故患有所不避也。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78.《鱼我所欲也》中有几句话,几种版本标点各不相同,读一读,想一想是什么原因。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古文译注》)
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古代散文文选》)
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中学教材)
79.本文《鱼我所欲也》论证严谨,层层深入,请将本文分为三层,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层大意。
80.阅读《〈孟子〉二章》,思考并回答文章是怎样围绕“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讲道理,摆事实的?
81.阅读《〈孟子〉二章》,回答问题。
文中所说的“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其本心”?“失其本心”以后会怎样?“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又有什么关系?
六、写作题
82.根据下面的材料、题目及要求,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在90年代即将到来的时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冬在中国北京召开的大会上,鲜明地提出迎接未来一个世纪的口号:“学会关心。”父母、老师乃至全社会都关心爱护我们,而我们是否需要学会关心,怎样去学会关心,请你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题目:谈“学会关心”
要求:(1)思想正确,观点明确。(2)结构完整,语句通顺。
83. 梁启超说过: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生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的头上,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尽得大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责任,就得小快乐。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见解,抒写感受,内容只要与“责任”有关就行,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84.作文:
中国历史上关于“孟子成才”的小故事非常多,“孟母三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告诉我们成才与客观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请以“从孟母三迁谈起”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而有逻辑性,讲求议论文的结构,语言通顺连贯,浑然一体。
85.写作训练
请以“选择”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考查的词语多为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等特殊词。平时,学习古文要注重对此类词语的积累。C项中有两个“乳”,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后一个(也就是划线的“乳”)作名词,“奶头”的意思。
【点评】考查一般文言实词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2.【答案】C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项中“为”,①是介词,为了;②是动词,做。B项中“得”,①是取得;②通“德”,感激。D项中“与”,①通“欤”,语气词;②是“给”的意思。只有C项中划线词意义相同,都为“这种”的意思。
故答案C
【点评】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3.【答案】A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B句中的“不屑”是不愿接受;C句中的“明日”应为第二天;D句中的“推”是推广。
故答案A
【点评】考查一般文言实词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4.【答案】D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故答案D
【点评】考查学生对名人名言的积累。不仅是课内的名言警句,课外的名言警句也要适当的了解和掌握。
5.【答案】B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B项应翻译为“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故答案B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6.【答案】C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C项“恶”为名词,指“恶行”读“8”;A、B、D三项“恶”是“讨厌”的意思,读“w)”。
故答案C
【点评】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7.【答案】A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B项正确翻译: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C项正确翻译:万钟的礼仪对我有什么益处呢;D项正确翻译:这就叫作失去了本性。
故答案A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8.【答案】C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C项“舍”为名词,指“屋舍”;A、B、D项“舍”为动词,指“舍弃”。
故答案C
【点评】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9.【答案】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
【解析】【分析】“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在写作上,议论严密,层层深入,运用比喻,引出主旨;运用对比,正反说理,因此D项的拟人、排比的说法不妥。
故答案D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提取、筛选信息,对文段进行概括和分析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0.【答案】A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B项正确解释为“严重,厉害”;C项正确解释为“侍奉”;D项正确解释为“先前”。
故答案A
【点评】考查一般文言实词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11.【答案】C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诗歌文学常识;鱼我所欲也
【解析】【分析】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说的。
【点评】积累名人名言即可作答。
12.【答案】D
13.【答案】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14.【答案】C
15.【答案】D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D项,应译为: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故答案为:D。
【点评】在翻译文言文时,首先要理解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对于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识记;名篇中的文言文名句翻译,需要背下来。
16.【答案】D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前三项皆为代词,而D项划线“之”字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故答案D
【点评】考查一词多义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17.【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方言误读;鱼我所欲也;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B项中字义解释不正确,“苟得”的“苟”字应为“苟且”之意。
故答案B
【点评】考查一般文言实词的用法。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18.【答案】A
【知识点】一词多义
19.【答案】C
【知识点】一词多义
20.【答案】D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21.【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查。第一小题考查孟子的名、字。时代,没有错误;第二小题是对孟子思想流派的考查。孟子应该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第三小题是对《鱼我所欲也》中心论点的考查。“舍生取义”是本文的中心论点;第四小题是对本文体裁的考查,没有错误。
【点评】本题是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查。这类题目重在平时的积累,立足课内,落实好这些基础的作家作品知识,放眼课外,适当拓展,开阔眼界。 
22.【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查。第一小题是对《孟子》这部作品内容的考查,没有错误;第二小题考查作家 孟子的姓、名、国别。国别有误,应为山东邹城人;第三小题是对《鱼我所欲也》主题思想的考查。没有问题;第四小题是对孟子的政治理想的考查。
【点评】本题是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查。此类题目重在平时的积累,立足课内,落实好作家作品的基础知识,同时放眼课外,适当拓展,开阔眼界,加深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23.【答案】C;B;A
【知识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鱼我所欲也
【解析】【分析】要根据“家”“社区”“圣殿”的特点和功用来判断。
【点评】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24.【答案】舍生而取义者也;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此之谓失其本心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补全文言文的原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②③属于直接型默写题,①④属于理解型默写题。这里应注意“弗”的书写。
故答案为:①舍生而取义者也。②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25.【答案】舍生以取义;义;义
【知识点】补写对联
【解析】【分析】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此题需选择合适的词语来对,不可是随便的一个词。
故答案为:舍生以取义;义;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注意: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
26.【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文章名句的能力。这道题属于理解型默写题。根据文章内容提炼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点评】复习文章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文章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文章段落和名句的大意;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27.【答案】比喻;对比;举例
【知识点】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解析】【分析】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用的是比喻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义比生重要,用的是对比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举“行道之人”和“乞人”宁死也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义的重要,是举例论证。
故答案为:比喻;对比;举例。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作用的理解能力。举例论证:用事实做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道理论证:使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28.【答案】鱼;熊掌;鱼;熊掌;所恶有甚于死者;人皆有之
【知识点】补全文言文的原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这道题属于直接型默写题。
故答案为:①鱼;熊掌;鱼;熊掌;所恶有甚于死者;人皆有之。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29.【答案】(1)D
(2)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3)所欲有甚于生死,所恶有甚于死者
(4)义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1)A.所以/原来。B.对于/到。C.代词,它/到。D.想要。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三个要求,即:准确、通顺、优美。关键词的意思要译出。句中的“乡”通“向”,是“原来”的意思;“得”通“德”,是“感激”的意思。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寻找代词的指代内容,要结合上下文,一般是承前指代,注意题干中的要求“用原文的话回答”。
(4)文章论证的重点是“义”与“生”的关系,论点为“舍生取义”,因此“义”比“生”更重要,之所以“失其本心”,就是因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0.【答案】(1)辟;避;躲避
(2)A
(3)①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
②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
(4)万事莫贵于义;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
(5)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通假字;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1)通假字需结合句意逐字推断,并要特别注意看似错别字的字。
(2)A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的。B项中的“之”依次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代词,指代仲永。C项中的“之”依次为:动词,到,往;助词,的。D项中的“之”依次为:代词,指代孔子教的东西;助词,的。
(3)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翻译原则:字字落实,忠于原句,表达流畅。关键字的解释一定要准确,如句①中的“是”应翻译为“这”。句②中的“子”是代词,你;“予”是“给”的意思。
(4)此题考查对论点和论据的把握能力。文章的观点即中心论点,可通过找中心句的形式来解答。填第一空,首先要读懂乙文大意,并找出全文中心句(一般在开头或结尾)——万事莫贵于义也(标志词:故曰)。填第二空和第三空,需要先从甲文中找到采用了比喻论证的语句,然后通过分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推断出“生”与“义”不能兼得,要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5)此题具有开放性。对“义”的内涵的理解要联系现实,围绕利国、利民、正义来回答。对于“正义”无论何时都应坚持,理由可从国家和人民的立意角度思考作答。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附参考译文】
【乙】圣子说:“天下万事最为宝贵的是‘义’。现在如果有人说:‘我可以给你衣服鞋子,但是我要砍下你的手足为我所用(或者束缚你的手足来为我办事),你能答应吗?’这肯定没有人同意的。为什么呢?衣服鞋子没有手足宝贵啊。又有人说:‘我可以给你整个天下,但条件是你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你会做吗?’你肯定不会做。为什么呢?天下没有自己的生命宝贵啊。为了一言之争而导致相互攻伐,是把‘义’看得比自身更宝贵。所以说:天下万事没有比‘义’更宝贵的了。”
31.【答案】(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上文讲的是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据此可以到课文选段中筛选出相关语句。
(2)要结合题中对“拔苗助长”的释义形式,先简要概括故事情节(注意不能全文翻译),再注明出处,最后写出它的今义。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点评】信息筛选的题目,常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句子或词语分析作答。
32.【答案】(1)吃;菜;他;因为
(2)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上水灾荒年。
(3)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结合这些词常见的用法,放在句子或全文中去理解。
(2)结合文后注解,还要准确把握“为、值”的含义。“为”是做的意思,“值”是正赶上的意思。
(3)要抓住要点“不能因地位的改变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去回答,意思对即可。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附参考译文】
殷仲堪刚做(任)荆州刺史,正赶上水灾荒年。每餐吃五碗菜,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就要捡起来吃掉。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却也由于他生性率真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大州刺史,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居于高位不改变以前的操守。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你们要谨记这个道理。”
33.【答案】(1)村槐;时间(倒叙)
(2)D
(3)槐树下嬉戏;采集槐花槐果换书费
(4)嫩绿繁茂的槐树树冠;香气四滋的槐花花堆
(5)①它那虬劲的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②我想到了祖父的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著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6)C
(7)①小强离家很久了,很想家乡,我把《村槐》推荐给他,缓解他的思乡之苦。②小强嫌他的家乡贫穷落后,不想回家乡,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他,让他扎根家乡,奉献家乡。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线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对文章记叙线索和顺序的理解把握。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村槐”,而且处处描写离不开村槐,通过村槐表达感情,叙事线索是很清楚的;文章开头用了倒叙,然后从小时候写起,一直写到多年后回到故乡,在村槐下浮想联翩。答“时间”或答“倒叙”都可。
(2)此题考查朗读中对重音的处理。重音的恰当运用建立在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正确把握上,一般起强调作用。像A、B、C三项中的词,在句中做状语和定语,都有强调作用,必须重读才能正确表达作者的感情,而D项的“季节”,处理成重音,听起来就极不协调,雷要舒缓的语气轻读才好。
(3)此题考查对段落大意的概括。文章的叙事线索是“村槐”,记叙的三件事之一是“槐树上荡秋千”,那么概括后两件事时也要紧密联系槐树。
(4)此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绿的云团”是比喻,并不是指天上的云团是绿色,要结合作者当时的年龄和处境,年龄小,正在高高地荡秋千,而时令正当清明,槐树上满是嫩叶,自然像云团;香山往往会误认为北京的香山,而文章写的槐花花堆大,槐花香气浓,这样的香山绝不同于北京的香山。
(5)此题考查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找出描写村槐和祖父的句子,辨别哪些句子的内容具有“扎根山塬,挚情奉献”的特点。
(6)C项的说法不对,因为作者没有表达“扎根山乡、倾情奉献的志向”,不属于托物言志的文章。
(7)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只要能够围绕内容、语言、写法等某一方面回答即可。回答内容要与文章相符,推荐的理由要有说服力。
【点评】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4.【答案】(1)C
(2)用脚踢;古代的一种量器;丢掉、遗失;天性、天良
(3)B
(4)①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这样做就连)过路的人都不会接受。
②如果是高官厚禄,就不讲礼义而接受它,这高官厚禄对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5)①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③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
④“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6)孟子所说的“义”有其特定的阶级标准,但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道德范畴经过人们的充实与阐发,已经超过儒家的思想范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通假字;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通假字的辨识。A项中“与”同“欤”,B项中“辟”同“避”,D项中“乡”通“向”。
(2)本题考查一般实词的用法。
(3)本题考查文言虚词“而”的用法。ACD三项中的而是表示并列关系,B项中的是表示转折关系。
(4)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5)本题为综合性题目,回答问题时要紧密结合原文,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原文的主题,要注意组织语言。
(6)本题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回答要结合作者的主旨,明确义的含义,也可以联系现实作答。
【点评】考查句子翻译。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5.【答案】(1)nìng;chán;yín
(2)赵女装疯见驾。
(3)荒淫无道,沉迷酒色,任用奸佞,听信谗言贬忠良,败坏江山
(4)真言:指责荒淫无道的秦二世、孤假虎威的强盗与狗仗人势的人。疯话:一个头斩了下来,是还能长得上哟。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汉字字音的考查。汉字字音数量大,所以要从平时的积累做起,分散记忆,反复记忆,避免打突击,那样效果不会好的。特别要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
(2)本题是对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能力的考查。这是一段戏剧人物的对白和唱词。结合剧情进行归纳概括,人物是”赵女“,事件是“装疯见驾”。
(3)本题考查提取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结合剧中的人物的对白和唱词,筛选出如下信息:荒淫无道,沉迷酒色,任用奸佞,听信谗言贬忠良,败坏江山。
(4)本题是考查提取归纳重要信息的能力。赵女装疯,心中是明白的。目的是指责秦王,指责秦王的话都是真话,而说”人头斩下来还能长得上”,显然是戏谑的“疯话。
【点评】本题是对戏剧选段的综合考查。考查重点在于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要解决这些问题前提是要熟悉戏剧的人物对白和人物唱词。
36.【答案】“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新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这里是要求找出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例子,并说明其好处。结合诗歌内容在诗文中找到相对比的内容有“新”与“旧”;“去”与“来”。无论是“新”与“旧”的对比,还是“去”与“来”的对比,都突出表现了时光流逝,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伤感。对比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惆怅、惋惜之情。
【点评】诗歌类题一般会考查以下内容:(1)理解诗词内容;(2)考查诗歌的遣词;(3)考查诗歌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4)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及意境。本题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
37.【答案】(1)“仓”同“苍”,青色;道歉
(2)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①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①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②晏子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③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要注意对”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的理解,同时要注意词语所处的语境,不能脱离语境来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比如本题中的”仓“就是通假字,通”苍“,”谢“是古今异义字,这里是”道歉“的意思。
(2)本题是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文句要注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特别是对”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的理解。同时还要注意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尽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中的关键字有“逾、而、以、徙”等字。
(3)本题是对人物语言潜台词的分析。人物语言的潜台词要结合人物所处的情境中来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用了一个反问句,言下之意是说,天子一旦发怒,那后果不堪设想,威胁赵女不要乱说话。“与臣而将四矣”前面列举了三个刺杀昏君的例子,自己要做第四个,就是提醒秦王,自己要和他同归于尽。
(4)本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熟读全文可以把唐瞧的举动分成三步,第一步是与秦王针锋相对;第二步是举例反驳;第三步是挺剑而起“形象地刻画出了唐瞧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列举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的事例。本题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历史上的这些名人的事件要有所了解,然后再组织语言进行回答。比如:①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②晏子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③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答案不求一致,举例真实,表述简明即可。
【点评】本题是对文言语段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要立足于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些基础上能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进而归纳概括文章中心,分析人物形象,发表个人的观点等。
38.【答案】(1)躲避,动词;那么,连词;都,副词
(2)①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②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饿人也不会接受。
(3)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5)舍生取义;见利忘义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 【分析】(1)本题是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考查。要注意多义字、古今字、通假字、活用字等文言现象的理解。同时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来理解词义和用法。要为词语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