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原子的结构
核心·易错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
(2)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
(3)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没有带电的微粒( )
(4)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
(5)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
(6)核外电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
(7)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 )
[核心知识] (1)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
1.[2020·鞍山] 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电子
2.下列关于原子的结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任何原子内部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C.原子中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3.高铁上装有的烟雾传感器主体是放有镅(Am)的电离室,这种镅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5个质子和146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95 B.146 C.241 D.51
4.[2020·济南改编] 模型认知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完成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下列各项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中的质子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中
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核带正电荷
D.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中运动
5.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6.[2020·广州] 如图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7.[2020·盘锦] 如图图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
8.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则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9.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1)x= 。
(2)该原子的名称是 。
(3)该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0.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2)显电中性的粒子有 。
(3)带正电的粒子有 。
(4)带负电的粒子有 。
(5)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有 。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 。
11.如图图所示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x= 。
(2)C原子属于 (填“金属原子”或“非金属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3)以上四种原子示意图所表示的原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
(4)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m= ,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12.[2020·金华] 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 。
(2)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
1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质量相等,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B.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
C.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
D.由1个质子和1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14.原子的电子层最多可达到7层,以n代表电子层数,每层的电子排布是有一定原则的:①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②最外层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③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依据此规律,画出的硒原子Se)和碘原子I)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图所示。
(1)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 。
(2)碘原子的化学性质与下列 (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
[核心·易错]
(1)√ (2)× (3)× (4)× (5)√ (6)× (7)√
[应考能力提升练]
1.B
2.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例如图图普通氢原子不含有中子。
3.A 根据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可推测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5。
4.A 原子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体积很小。
5.C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b是原子核,c是核外电子。
6.D
7.D 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为2)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8.D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所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在画原子结构示意图时,中子数不表示出来,所以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9.(1)2 (2)镁原子
(3)3 失去
10.(1)分子、原子
(2)分子、原子、中子
(3)质子、原子核
(4)电子
(5)分子
(6)质子和电子
11.(1)10
(2)金属原子 13
(3)AB
(4)7 得
12.(1)原子核 (2)C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2)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C,因为粒子都带正电荷,轨迹应该是和D相似。
[初高衔接拓展练]
13.A 氢原子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反氢原子内部的粒子只是电性相反,则反氢原子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反粒子和正常粒子相比,质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只要明确正常粒子的构成,其反粒子只要电性相反即可。
14.(1)18 (2)B
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总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