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取、用途、碳循环(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取、用途、碳循环(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09 11: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取、用途、碳循环
核心·易错
下面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检验、验满二氧化碳的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请将错误的操作更正。
序号 更正
[核心知识]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选择“固液不加热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易错点拨] 不能混淆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二氧化碳。
1.下列各组物质中,最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
A.大理石与稀硫酸 B.石灰石与稀盐酸
C.木炭与空气 D.碳酸钠与稀盐酸
2.[2020·德阳] 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3.依次是实验室制备、收集、检验、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4.用下列四套实验装置制取CO2,由于装置错误导致可能收集不到CO2的是(  )
5.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气体,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实现双循环
B.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C.二氧化碳无毒,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6.(1)为了制取二氧化碳,三位同学分别选择了下列方案:
甲:石灰石二氧化碳;乙:大理石二氧化碳;丙:碳酸钠二氧化碳;
①以上三种方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方案,原因是              。
②另两个方案的不足之处分别是                      ;
     。
(2)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多
7.甲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松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稀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夹紧弹簧夹后,稀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内,与大理石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图乙所示装置中可以起到与图甲所示装置相同效果的是    (填字母)。
8.[2020·营口改编] 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的药品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块状大理石 B.块状碳酸钠 C.碳酸钙粉末 D.稀盐酸 E.稀硫酸
(2)实验室制取CO2时,常选用C装置收集气体,证明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 若要在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纯度较高的O2,则接口a应与接口    (填导管接口字母)相连,若此时收集到的O2仍然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9.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溶于饱和食盐水,并能与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
(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固体)+4HCl(浓)X+2H2O+Cl2↑,则X的化学式为     。
(2)实验室用如图图所示的装置可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氯气,导管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   (填字母),其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提示: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
答案
[核心·易错]
D
序号 更正
A 药品应选择大理石和稀盐酸;将长颈漏斗末端管口伸入液面以下
B 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且导气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的位置
C 应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应考能力提升练]
1.B
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虽然能生成二氧化碳,但不易收集,且得到的气体不纯净;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一般也不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D 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到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而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验满。
3.C 制取CO2时应将长颈漏斗末端管口伸入液面以下;收集CO2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应伸至集气瓶底部;验满CO2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4.C 
5.C CO2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6.(1)①甲 原料价廉易得;反应速率适中,容易控制
②乙方案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丙方案反应速率太快,难以控制
(2)B
制取气体所选试剂应价廉易得,制取操作应简单,可以得到纯净的气体,产生的气体易收集,不产生对空气有污染的物质,反应速率适中等。
7.BD
8.(1)长颈漏斗 AD CaCO3+2HClCaCl2+H2O+CO2↑
(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2KMnO4K2MnO4+MnO2+O2↑ e 没等A装置气流稳定就开始收集(或E装置未充满水,合理即可)
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的药品是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块状碳酸钠、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气体,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微溶于水,包裹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进行,因此不能用块状碳酸钠、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要在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纯度较高的O2,应选择排水法收集,所以接口a与接口e相连,若此时收集到的O2仍然不纯,可能的原因是刚加热没等气流稳定就收集气体或者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
[初高衔接拓展练]
9.(1)MnCl2
(2)d→e→c→b→g→f→h 除去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1)根据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MnCl2。(2)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氯气,应先除去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后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因此,导管接口的正确顺序是a→d→e→c→b→g→f→h;饱和食盐水与氯气不反应,但能溶解氯化氢气体,因此,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