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专题训练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的组成(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专题训练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的组成(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09 12:0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训练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的组成
方法点拨
根据物质的化学符号可直接看出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是氧化物。
题型一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氢(HCl)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氯化氢是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
D.1个氯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元素和1个氯元素组成的
2.[2020·哈尔滨改编] 实验室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分子的结构模型如图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
C.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
D.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方法点拨
物质从宏观上看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金属、碳、硅等由原子构成,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一般由离子构成,其余物质由分子构成。
题型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3.[2020·重庆B] 下列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中子
4.[2020·鞍山]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水 B.汞 C.氢气 D.氯化钠
5.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题型三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
方法点拨
物质的热胀冷缩或三态变化,是微粒之间的间隔改变,而不是微粒的体积改变。
6.[2020·吉林]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汽油挥发——分子可分
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C.冰雪融化——分子很小
D.氧气液化——分子体积变小
7.[2020·天津]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题型四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类别、物质的变化
8.[2020·株洲] 下列微观示意图中,黑球代表氢原子,白球代表氯原子,其中代表混合物的是
(  )
9.如图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方法点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图图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元素组成,但它们混合后不是单质。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构成纯净物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为单质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为化合物分子。若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则该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
10.[2020·湘潭改编]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图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B.该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该变化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甲和丙中都含有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
题型五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11.小明从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表示阴离子
B.核电荷数为12
C.有2个电子层
D.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12.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结合判断,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g
C.表示核内有3个电子
D.离子符号是Li+
13.[2020·甘孜改编] 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Mg2+
C.镁原子属于稳定结构
D.镁原子的中子数是24.31
14.[2020·天津节选]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D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钠属于    元素。
(3)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填字母)。
(4)C的符号为    。
答案
1.B
2.C 根据过氧化氢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每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3.D 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与离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微粒,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4.D
5.C 分子、原子是显中性的粒子,离子带正电或负电。
6.B 汽油挥发、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冰雪融化,由固态变成液态,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氧气液化,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
7.B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分子的种类不改变。
8.D
9.C A、D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是混合物;C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10.D 甲是CO2,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丙是CH2O2,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11.A 
12.D 该元素的名称是锂,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金属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表示电子数;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离子符号是Li+。
13.B 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Mg2+。
14.(1)4 (2)金属 (3)E (4)S2-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中有4种核电荷数,代表4种元素;A和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