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综合提升卷
[范围: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共45分)
1.[2020·阜新] 下列有关氧气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极易溶于水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
C.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氧气由2个氧原子构成
D.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都要用到氧气
2.下列活动中,没有运用氧气的相关性质的是( )
A.作高能燃料 B.富氧炼钢
C.急救输氧 D.动植物呼吸
3.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4.使用含磷洗涤剂(含Na5P3O10)会引起水域含磷量升高,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 B.+2 C.+3 D.+5
5.[2020·岳阳] 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 )
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6.依据氯元素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为①NaCl、②Cl2、③HClO、④R、⑤Cl2O7,则R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KClO3 B.Ca(ClO)2
C.HClO4 D.KCl
7.[2020·西藏]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H:2个氢元素
B.Mg2+:镁的化合价为+2
C.NO2:1个氧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
D.2NH3:2个氨分子
8.[2020·昆明] 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9.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N2 C.Cu D.CO2
10.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将煤制成蜂窝状,能增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室内物品着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D.家用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11.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润湿一端,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橡皮塞内
B.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C.制取氧气完毕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D.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1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制取氧气时,始终收集不到氧气——收集氧气的集气瓶没有盖严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氢气不纯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红磷过量
13.下列微粒的符号或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有( )
①氮气N2 ②氧化锌ZnO ③硫酸铁FeSO4 ④氯化钠NaCl ⑤铜离子Cu+
⑥碳酸氢钠Na2HCO3 ⑦锰酸钾KMnO4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
C.③④⑤ D.③⑤⑥⑦
14.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2019年12月爆发的“新冠肺炎”,可以通过打喷嚏、咳嗽以及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方式引发感染,专家提示:乙醚、75%的乙醇溶液、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其中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是氧化物
B.过氧乙酸由三个元素组成
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15.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一定量的Mg在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一定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
C.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
D.a表示加热10 g KClO3和1 g MnO2混合物制取O2,b表示加热10 g KClO3制取O2
二、填空题(共28分)
16.(6分)[2020·云南]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汞元素 ; ②2个甲烷分子 ;
③铵根离子 ; ④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
(2)写出符号“3SO2”中数字的含义
①“3”表示 ;②“2”表示 。
17.(6分)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2OH- 。
(2)2NH3 。
(3)CO2 。
(4)O 。
(5)Mg2+ 。
(6)2Fe 。
18.(6分)[2020·山西改编] 小红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中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1)图甲:仪器a的名称是 ,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 ,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图乙:当用此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端进 端出。
(3)图丙: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 时,插入集气瓶中。
19.(4分)某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如图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 ℃时,打开活塞,发现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锥形瓶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 ℃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
20.(6分)A~H是初中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有如图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是无色无味气体,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提示: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可生成氧气和氢气)。
(1)写出物质F的名称: 。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①B→F 。
②B→G 。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
21.(8分)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中的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 ,b是 。
(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皮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4)①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 。
②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用来 。
22.(10分)小芳发现,氧化铜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进行如图图下探究:
[提出猜想] 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 按下表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氯酸钾 580
②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为1∶1) 350
③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为1∶1) 370
④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为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 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反思]
(3)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4)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
(5)同种催化剂,影响催化效果的因素可能还有 。
四、计算题(共9分)
23.(3分)经科学家多年研究,某些小包装零食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毒、 有害物质,如图图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其化学式为C3H5ON。 请计算:
(1)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丙烯酰胺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24.(6分)[2020·西藏] 水杨酸的化学式为C7H6O3,常用于制备阿司匹林。请根据其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水杨酸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2)13.8 g水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1.D
2.A 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而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高能燃料。
3.B B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
4.D
5.A 将木柴架空一些后能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6.A 先根据化学式将所列物质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标出来:①Na、②、③HO、⑤O7,物质是按照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的,R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该介于+1~+7之间。所给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KO3、Ca(O)2、HO4、K,因此R可以是KClO3。
7.D 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故N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
8.C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料的燃烧。所以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9.C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10.B
11.C 制取氧气完毕时,为了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炸裂,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12.B 制取氧气时,始终收集不到氧气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氢气不纯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集气瓶底部没有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会导致铁丝不能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可能是红磷不足或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集气瓶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等。
13.D 硫酸铁中的铁元素为+3价,其化学式为Fe2(SO4)3;铜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为Cu2+;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O3;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2MnO4。
14.C 过氧乙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过氧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元素是宏观意义的表述,不讲个数;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应为(12×2)∶(1×4)∶(16×3)=6∶1∶12,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5.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达到一定温度后,开始产生氧气,当高锰酸钾反应完,氧气不再生成;等质量的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加入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比不加催化剂的快。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一开始不为零。
16.(1)①Hg ②2CH4 ③N ④O
(2)①3个二氧化硫分子
②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17.(1)2个氢氧根离子
(2)2个氨分子
(3)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4)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5)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6)2个铁原子
18.(1)铁架台 使酒精灯的火焰在试管底部下方来回移动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b c (3)火柴快燃尽
(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使酒精灯的火焰在试管底部下方来回移动。装置A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采用的是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所以气体从b端进c端出。(3)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集气瓶中。
19.(1)过氧化氢水+氧气 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可以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
20.(1)二氧化碳
(2)①碳+氧气二氧化碳
②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利用突破口归纳信息: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是二氧化碳,E在纯净的B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E是铁,B是氧气,C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C是水,H是氢气,A和二氧化锰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氧气和D会生成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所以D是碳。
21.(1)酒精灯 锥形瓶 (2)用水润湿 (3)A F
(4)①过氧化氢水+氧气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2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① (2)二氧化锰
[反思] (3)化学性质和质量
(4)将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与氯酸钾按等质量比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
(5)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合理即可)
根据猜想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那么就要比较加与不加氧化铁的情况下,氯酸钾分解的温度;根据“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及表格数据可知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催化剂必须满足“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两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特点;要证明同种催化剂的颗粒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可将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与氯酸钾按等质量比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也是影响同种催化剂催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23.(1)71 (2)36∶5∶16∶14 (3)50.7%
24.(1)1∶8
(2)解:13.8 g水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3.8 g×=4.8 g。
答:13.8 g水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是4.8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