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综合提升卷(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综合提升卷(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09 11:3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综合提升卷
[范围:大家都来学化学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45分)
1.化学是21世纪最富有创造性的中心科学。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开发新能源
B.开发计算机软件
C.防治环境污染
D.合成新材料、新物质
2.“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与此有关的下列活动跟化学无关的是(  )
A.研制药物,治疗“新冠肺炎”
B.生产酒精,消毒杀菌
C.利用大数据统计感染病毒人数
D.佩戴纳米薄膜口罩,防止病毒入侵人体
3.[2020·陕西] 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
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4.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  )
A.观察与问题 B.假设与预测
C.实验与事实 D.解释与结论
5.在蜡烛燃烧的一些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
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
C.将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壁有水雾,迅速将烧杯倒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越烧越短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铁水铸成锅
B.天然气作燃料
C.液氮用作冷冻剂
D.铜用于制作导线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试管底部放在实验台上塞紧橡皮塞
B.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用50 mL量筒量取45 mL液体
D.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后,将滴管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污染原溶液
8.[2020·宜昌] 量取液体并加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9.在实验室里取25 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选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
①带铁夹和铁圈的铁架台 ②试管夹 ③50 mL试管 ④100 mL烧杯 ⑤10 mL量筒 ⑥50 mL量筒 ⑦胶头滴管 ⑧酒精灯 ⑨石棉网
A.②③⑤⑦⑧
B.②⑤⑥⑦⑧
C.①④⑥⑧⑨
D.①④⑥⑦⑧⑨
10.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以防物质撒落
B.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 mL
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持,以防液体流出
D.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1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性质的是(  )
A.食盐溶于水 火药爆炸
B.镁带燃烧 浓盐酸易挥发
C.食物腐败 电灯通电发光
D.汽油挥发 酒精燃烧
12.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的标签。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其中不合理的是(  )
A.修正液是无色透明的
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
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
D.修正液易挥发、易燃烧
13.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如图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高低。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14.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收集气体并观察
B.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C.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验
D.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15.有关加热操作:①加热试管前擦净试管外壁的水;②给烧杯加热要垫上石棉网;③使用试管给物质加热前进行预热;④试管加热时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其共同目的是(  )
A.充分利用热能
B.防止容器破裂
C.有利于反应进行
D.加热时温度高
二、填空题(共27分)
16.(4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填字母,下同)。
(2)用于量取液体药品但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玻璃仪器是    。
(3)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玻璃仪器是    。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
17.(5分)请将下列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炸裂 C.减小实验误差 D.1~2 mL E.盖满试管底部
(1)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的目的是    (填字母,下同)。
(2)滴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的目的是    。
(3)量取8 mL的液体时,选用10 mL的量筒而不选用100 mL的量筒的原因是    。
(4)实验室取用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    ,固体只需    。
18.(6分)科学家证明了“一氧化氮气体分子是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的信号分子”。通常状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难溶于水,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二氧化氮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是           (回答一点即可),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的理由是   。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19.(5分)仔细分析以下叙述:①酒精挥发变成酒精蒸气;②木炭用于取暖;③醋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④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⑤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⑥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5)属于用途的是      。
20.(7分)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根据所示实验回答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胆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1)从研钵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③中出现的现象是  。
(2)①和②加入固体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对比①和②,       中固体比     中溶解速率要快。
(3)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1.(8分)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     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     法。
(2)“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    法;“碳酸钡属于碳酸盐,因此碳酸钡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     法。
22.(8分)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图图下探究。
(1)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2)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图图下表。
火焰层 平均温度/℃
乙 丙
焰心 432 598
内焰 520 667
外焰 666 783
由上表得出结论: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3)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     ,
②       。
23.(12分)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对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产生了兴趣,他们想利用实验来探究。
[提出问题] 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此方法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作出假设]
A.白烟是二氧化碳;B.白烟是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
    (填字母)。
(2)验证假设B的实验操作步骤为:吹灭蜡烛,  。该实验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依据是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假设     。
[得出结论]   。
答案
1.B 2.C 
3.C 柏油路面曝晒变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放冰箱结成冰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铜器锈蚀颜色变绿,铜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电流过大灯丝熔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B 5.C 6.B 7.C 
8.A 用试剂瓶向量筒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量筒要倾斜,试剂瓶口与量筒口紧挨着。图中瓶塞没有倒放。
9.D 在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选择量筒的量程要略大于所量液体的体积,故选用50 mL量筒;为准确量取需要使用胶头滴管;加热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故选用100 mL烧杯;给烧杯加热时,要在烧杯下垫上石棉网;固定仪器用铁架台。
10.B 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持,以防胶帽被腐蚀;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用洗涤。
11.B 12.A 13.D
14.A 气体种类有多种,仅通过观察无法确定其成分。
15.B 
16.(1)A (2)C (3)F (4)H 
17.(1)B (2)A (3)C (4)D E
18.(1)无色(或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一氧化氮有毒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能形成酸雨
(2)二氧化氮+水硝酸+一氧化氮
(1)物理性质一般指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状态、导电性等,从题目的文字叙述中即可找到。因为一氧化氮有毒且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故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2)在题目中可找到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直接写出文字表达式即可。
19.(1)⑥ (2)③ (3)① (4)④⑤ (5)②
20.(1)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产生蓝色沉淀
(2)振荡 ② ①
(3)胆矾的研碎和溶解 氢氧化钠溶液与胆矾溶液反应
21.(1)观察 推理 (2)归纳 演绎
22.(1)外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合理即可)
(2)外焰
(3)①酒精浓度不同 
②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不同(合理即可)
23.[设计实验] (1)A 
(2)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 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
(3)C A和B 
[得出结论]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