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
(
教材分析
)
在学习了占领生物圈大多数的“多细胞生物”之后,我们开始进行对自然界可爱而奇异的单细胞生物进行研究。引领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进一步知道在生物圈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本节可以让学生认识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藻、甲藻等,更能让学生在显微镜下看到草履虫的结构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殖分裂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对前文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也是一个很好的复习。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
熟悉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保护环境,热爱生命的情感,增强好奇心和同理心。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
课前准备
)
1、采集和培养草履虫,供课堂观察使用。
2、草履虫的结构模型、衣藻模型。
3、视频:(1)草履虫的结构特征 ;
(2)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4、实验准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干净的纱布、草履虫培养液、食盐、糖等。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引言:许多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生物体本身只有一个细胞,它们是单细胞生物。
教师出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藻、甲藻。
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教师: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虽然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它们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学生:饶有兴趣地观看这些单细胞生物。并能区别出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
教师:(提问)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为什么?我们今天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教师播放视频:草履虫的结构特征。
学生:认真观看,了解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
教师:(讲述)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掉4.3万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草履虫体长大约不到一粒芝麻的1/10,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了纤毛。
教师出示草履虫的结构模型,请一位同学讲解模型。
学生:一位同学边指模型边进行讲解,带领全班同学再次熟悉草履虫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总结):生命活动:
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纤毛——运动(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食物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伸缩泡——排泄废物的功能。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教师:草履虫和多细胞动物一样,也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
学生: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教师(提问):草履虫对各种刺激(如光、化学物质等)可能产生什么反应?
学生:(做出假设)(1)草履虫逃避食盐这种刺激。(2)草履虫趋向糖这种刺激。(3)草履虫逃避光这种刺激。
教师:将全班分成三个部分,每四个实验小组完成一个探究。
[探究实验1]: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另一端滴上一滴清水,并使培养液和清水连接。在放盐粒的一侧先放少许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面再放食盐粒。3分钟后观察现象。
[探究实验2]:同上,把盐换成糖。
[探究实验3]:在洁净的载玻片两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并使两端相连接。在一侧用手电筒照射,观察现象。
学生:每个实验小组选择一种假设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观察3分钟后得出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适应环境。
教师:(播放FLASH]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得出结论]:单细胞生物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
教学反思
)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