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三单元 · 第五章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学习目标】
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海尔蒙特实验
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
解释:
1.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少量无机盐
2.柳树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他忽略了什么作用?
光合作用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1.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能使空气变得污浊
2.植物能够更新变污浊的空气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想一想,议一议
空气变得污浊指的是:
什么气体少了?
什么气体多了?
更新以后呢?
少的二氧化碳到哪里去了呢?
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科学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如何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
两个玻璃皿、两个广口瓶、两个烧杯、两枝带叶子的枝条、氢氧化钠溶液、清水
1、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
2、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
3、如何设计对照组?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小组讨论:
清水
方案一:
接下来该怎样进行实验?
甲
乙
安装装置
暗处理
光照
脱色
加碘液
观察
预测结果
氢氧化钠溶液
漂洗
方案二:
清水
氢氧化钠
A
B
科学实验证明: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阅读课本P123演示实验
注意,氧气助燃
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2.实质:
(储存着能量)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定义:
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于有机物中。
3.表达式:
光合作用
有机物+氧气
比较三种种植方法,其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从利用光合作用角度分析)。
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气肥:大棚吊挂式二氧化碳气肥
小结:
光合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水
条件:光
产物: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场所:叶绿体
2.实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定义:
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于有机物中。
3.表达式:
4.应用:
合理密植
练习
1、判断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
(2)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3)光合作用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
(4)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子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 )
2、请用恰当的形式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和产物。
√
×
×
√
3.课本P126图示为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理又是什么?
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原理: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