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湖北省地理中考试题汇编(2020-2022)地球与地图
一、单选题
(2022·湖北省十堰市·历年真题)我国疆域辽阔,地理差异显著。下列有关中国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降水量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
②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山、高原和盆地为主
③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④耕地和水资源在分布上都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⑤农业生产呈现出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⑥外流河都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流河都分布在西北非季风区
A. ①②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⑤⑥
(2022·湖北省荆州市·历年真题)我国涉及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③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⑤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上述①②③④⑤描述的内容分别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划是( )
A. 甘肃、云南、西藏、内蒙古、贵州 B. 甘肃、河北、四川、新疆、贵州
C. 海南、湖北、新疆、内蒙古、四川 D. 新疆、广东、甘肃、河南、四川
(2022·湖北省随州市·历年真题)梯田耕作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适应山地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农业生产类型,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示意梯田景观。据此完成问题。
早期,山区中的人们将未利用的坡地开垦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耕地面积 B. 缓解水土流失 C. 改变土壤肥力 D. 提高土壤水分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梯田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
A. 宁夏回族自治区 B. 吉林省 C. 上海市 D. 云南省
(2022·湖北省宜昌市·历年真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七次人口普查。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
A. 1953年~1964年 B. 1964年~1982年
C. 1982年~1990年 D. 1990年~2000年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直以来,我国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
B. 经历过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后,我国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 面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实行全面放开的生育政策
D.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022·湖北省随州市·历年真题)湖北省教育厅根据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决定从2014年起开展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下列关于就读中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上岗高工资
②就业好前景
③读书有资助
④不能参加高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22·湖北省随州市·历年真题)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球运动,随州某校学生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运动。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②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③同时要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旋转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30°N—30°S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22·湖北省荆州市·历年真题)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河北张家口举行。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中国形象,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请结合下表中四个冬奥会举办城市的位置信息,完成问题。
冬奥会举办城市 纬度 经度
2022年中国北京 39.9°N 116.3°E
2018年韩国平昌 37.4°N 128.4°E
2014年俄罗斯索契 43.6°N 39.7°E
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 49.2°N 123.1°W
第24届冬奥会举办期间,荆州市( )
A. 昼夜等长 B. 昼长夜短 C. 昼短夜长 D. 无法确定
四个冬奥会举办城市,位于西半球的是( )
A. 北京 B. 平昌 C. 索契 D. 温哥华
关于四个冬奥会举办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都临印度洋 B. 都位于中纬度 C. 分属四大洲 D. 都是所在国首都
(2022·湖北省十堰市·历年真题)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有关图中地理信息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A、B所示地形部位分别是陡崖和鞍部
B. 图示区域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正南方向
C. 若图中①处气温为20℃,仅考虑地形因素影响,甲山峰的气温约为14.9℃
D. MON为规划中的一段高铁线路,需要架设桥梁的是ON段
(2022·湖北省荆州市·历年真题)在湿润气候区,地表水沿坡面向山谷汇集,形成溪流。如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只有3条溪流,有一处绘制错误,它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22·湖北省随州市·历年真题)丹霞梧桐主要分布在南岭地区,属于落叶小乔木,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科考小组对南岭某区域的丹霞梧桐展开调查,如图是该区域丹霞梧桐分布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问题。
该区域丹霞梧桐主要分布在( )
A. 山谷 B. 鞍部 C. 山脊 D. 山峰
(2022·湖北省咸宁市·历年真题)山区地段的普通铁路常采用如图所示的“灯泡”形迂回线路,随着科技发展和提速的需要,有些“灯泡”形线路被隧道和桥梁代替,实现了“裁弯取直”。据此完成问题。
图中铁路采用“灯泡”形迂回线路的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植被
随着科技发展和提速的需要,“灯泡”形线路被“裁弯取直”有利于( )
①缩短里程
②增加灵活性
③提高速度
④延长通行时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21·湖北省襄阳市·历年真题)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从太空观察,确认它是一个( )
A. 球体 B. 圆形 C. 椎体 D. 柱体
(2021·湖北省荆州市·历年真题)2021年3月23日,台湾运输船“长赐”号在驶入苏伊士运河后船体偏离航道触底搁浅,船身(30.01°N,32.52°E)卡在河堤之间,导致双向航道堵塞。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苏伊士运河是( )
A.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B.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C.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D. 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长赐”号搁浅点最有可能位于(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21·湖北省鄂州市·历年真题)今天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读“甲夏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及“乙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关于甲图中各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点所在纬线为南北半球分界线 B. B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
C. C点处在热带 D. D点可观赏午夜的太阳
有关夏至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到乙图中A位置
B. 鄂州学校操场旗杆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C. 鄂州昼长夜短
D. 是去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
(2021·湖北省宜昌市·历年真题)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一条经线的形状是一个圆 B. 不同纬度数的纬线长度不同
C. 在地球仪上,0°经线是赤道 D.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图中四地中,既无极昼、极夜现象,又无阳光直射的是( )
A. 甲和乙 B. 丙和丁 C. 甲和丙 D. 乙和丁
(2020·湖北省荆门市·历年真题)如图为某局部区域图,读后回答下列题目。
依据地球半球划分习惯,图示区域全部属于(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有关区域内半岛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有极昼、极夜现象 B. 地形以高原为主
C. 甲河位于火山顶的东南方向 D. 夏至日,白昼时间为一年中最长
(2020·湖北省宜昌市·历年真题)如图为某学生利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模型的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铁丝弯成的角①的度数应为( )
A. 22.5° B. 23.5° C. 45° D. 66.5°
关于乒乓球上画的线条②,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本初子午线 B. 表示最长的纬线 C. 是一条直线 D. 指示南北方向
(2020·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年真题)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读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题目。
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与经过罗斯海新站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 )
A. 164°E B. 164°W C. 16°E D. 16°W
阅读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甲点位于西半球和中纬度 B. 此时北极圈内极昼范围达到最大
C. 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 D. 长城站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南寒带
二、综合题
(2022·湖北省咸宁市·历年真题)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如图为湖北省某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平面图以及当地气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2022年“六一”前后,某中学组织学生前往该基地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此时,当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学生到达该基地后发现宿舍区位于图书馆的 ______方向。
(2)据气候资料图,描述当地气候特征:______。
(3)请列举一例你在生活学习中使用过的地图并说明该地图帮你解决的问题。
示例:湖北省交通线路图,可以帮助设计省内旅游路线。
(2022·湖北省宜昌市·历年真题)读“宜昌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湖北省宜昌市某县有一个名叫“雨水荒”的小村落。如同它的名字,“饮水难”成为当地百姓的一块心病。2018年初,宜昌市水利部门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启动引水工程。年底,一股清泉水“爬到”了“雨水荒”。
(1)写出图中虚线①、②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2)引水工程拟在A、B、C三处中,选取一处配套修建供给全村生产生活用水的蓄水池,你认为选在何处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______。
(3)从M到N的直线距离只有约 ______千米,而当地“村村通”公路修建得弯弯曲曲,公路里程远大于MN间的直线距离,请说明这样修建的理由。 ______。
(4)“雨水荒”村及周边自然环境优美,有村民想在D处修建旅游民宿,满足人们夏季避暑的需求,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______。
(2021·湖北省·历年真题)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经度为 ______ ,它位于五带中的 ______ 。
(2)甲、乙、丙三地中,最符合“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 ______ 地,它位于丙地的 ______ 方向。
(2022·湖北宜昌)读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2)图中①②两处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______处。
(3)该地区规划中有一条高铁线路经过MON,MO段可能采用______(架桥或隧道)方式建设,长度大约是______千米,高铁线路MON段的走向是______。
(4)该地区计划在甲、乙、丙三处选一处修建滑雪场,在实地考察的当天上午9点D地的气温为1℃,M点气温约为______℃;甲、乙、丙三地气温最低的是______。你认为滑雪场应建在______处,理由是______。
1.【答案】A
【解析】 解:我国降水量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我国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山、高原和盆地为主;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我国农业生产呈现出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处于非季风区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故①②③⑤正确,④⑥错误。
故选: A 。
我国地形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东部多平原和丘陵,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答案】A
【解析】 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甘肃省的景观特点;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描述的是云南省的景观,该省区位于云贵高原上,昆明 有“春城”之称;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观,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景观;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描述的是贵州省的景观,该省区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形崎岖。
故选: A 。
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不同省区的景观特点不同。
3~4.【答案】A、D
【解析】
3. 【分析】
题干中描述:梯田耕作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适应山地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农业生产类型,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据题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解: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早期,山区中的人们将未利用的坡地开垦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耕地面积,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适应山地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农业生产类型。
故选: A 。
4. 【分析】
梯田主要分布在坡度较缓的地区,主要位于丘陵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梯田的分布,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解:题干中四个省区中云南省的梯田面积最大,该省区位于云贵高原上,该地形区上有梯田。
故选: D 。
5~6.【答案】B、D
【解析】
5. 【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如②特别是 60 代 --70 年代,人口增长最快, 70 年代后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读图分析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
解:读图可知,人口折线图上,一般斜率越大,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快;对照本图可以看出 1964 年~ 1982 年这段,斜率最大,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故选: B 。
6.
解:一直以来我国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故 A 错误;
我国人口增长一直呈增长趋势,故 B 错误;
面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实行“三孩政策”,故 C 错误;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故 D 正确。
故选: D 。
7.【答案】A
【解析】 题干的核心是职业学校的优势,就读中职学校可以: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可以学到技术本领,上岗有高工资,就业有好前景,读书有资助,还能参加高考,有利于我们就业、创业。
8.【答案】B
【解析】 解: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同时要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旋转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 8. — 9. 。
故选: B 。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 3 月 21 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 9 月 23 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牢记即可。
9~11.【答案】C、D、B
【解析】
9. 【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 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 3 月 21 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 9 月 23 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和季节的关系,结合题干的时间确定太阳直射的半球解答即可。
【解答】
解: 2022 年 2 月 4 日~ 20 日,第 24 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荆州市昼短夜长。
故选: C 。
10. 【分析】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 以东、 160°E 以西为东半球, 20°W 以西、 160°E 以东为西半球。据题干中的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结合所学知识点读表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解:读表可得,四个冬奥会举办城市,位于西半球的是加拿大的温哥华,该城市位于 20°W 以西、 160°E 以东。
故选: D 。
11. 【分析】
0° — 30° 为低纬度, 30° — 60° 为中纬度, 60° — 90° 为高纬度。世界不同城市的位置特点不同。据表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部分城市的位置特征,结合四城市的经纬度以及所属的国家来解答即可。
【解答】
解:从表中信息来看,表中的四个城市都不濒临印度洋,都位于中纬度地区。北京和平昌位于亚洲,索契位于欧洲,加拿大温哥华位于北美洲;表中四个城市中只有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故选: B 。
12.【答案】D
【解析】 解:图中 A 、 B 所示地形部位分别是陡崖和鞍部,陡崖是指等高线重合的部位,鞍部是指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位,故 A 叙述正确;
据图中指向标可得,图示区域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正南方向,故 B 叙述正确;
若图中①处气温为 20 ℃,仅考虑地形因素影响,甲山峰的气温约为 20- ( 950-100 ) 12. ℃,故 C 叙述正确;
MON 为规划中的一段高铁线路,需要架设桥梁的是 OM 段,该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有河流发育,故 D 叙述错误。
故选: D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可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据图中信息解答。
13.【答案】D
【解析】 解:读图可得,丁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该部位无河流发育。甲、乙、丙三处等高线都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部位,有河流发育。故丁处溪流是错误的。
故选: D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河流多分布在山谷部位。据图中信息解答。
14.【答案】C
【解析】 解:读图可得,该区域丹霞梧桐主要分布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部位即山脊部位。
故选: C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据图中信息解答。
15~16.【答案】A、B
【解析】
15. 【分析】
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在山区,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结合山区地形特点解答即可。
【解答】
解:从图中看出,图中线路设计成“灯泡”形线路,这是因为山区地形起伏较大,道路采用“灯泡”形,可尽量使铁路线坡度更平缓。综上所述,故 A 符合题意。
故选: A 。
16.【答案】B 【解答】
解:题干中描述:山区地段的普通铁路常采用如图所示的“灯泡”形迂回线路,随着科技发展和提速的需要,有些“灯泡”形线路被隧道和桥梁代替,实现了“裁弯取直”。随着科技发展和提速的需要,“灯泡”形线路被“裁弯取直”有利于缩短里程、提高速度、缩短通行时间,不能增加灵活性。
故选: B 。
17.【答案】A
【解析】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球体。
18~19.【答案】A、B
【解析】 18.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故选: A 。
19.
据题干中信息可得,“长赐”号搁浅点的经纬度是( 30.01°N , 32.52°E ),该点位于 30°N 以北, 30°E 以东,该点位于乙点。
故选: B 。
20~21.【答案】A、C
【解析】 20.
由图甲信息可知, A 点所在纬线为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A 正确。
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 B 点在 A 点的正北方向, B 错误。
图中 C 点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处在南温带, C 错误。
D 点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位于北温带,不能观赏午夜的太阳, D 错误。
故选: A 。
21.
夏至日地球公转到乙图中 B 位置;夏至日,北半球的鄂州学校操场旗杆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这一天该地太阳高度角最大;鄂州昼长夜短;此时去北极地区考察比较合适,北极地区处于暖季。
故选: C 。
22~24.【答案】B、A、B
【解析】 22.
经线是半圆形,故 A 错误;
不同纬度数的纬线长度不同,故 B 正确;
在地球仪上, 0° 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0° 纬线即赤道,故 C 错误;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 D 错误。
故选: B 。
23.
结合图示来看,甲地经纬度大致是( 12°N , 45°W ),乙地经纬度大致是( 0° , 40°E ),丙地经纬度大致是( 35°N , 100°E ),丁地经纬度是( 30°S , 90°E ),由此可见,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甲地。
故选: A 。
24.
读图可得,甲和乙位于热带,这两点有阳光直射现象;丙位于北温带,丁位于南温带,丙和丁既无极昼、极夜现象,又无阳光直射现象。
故选: B 。
25~26.【答案】C、D
【解析】 25.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经度范围大致在 155°E ~ 170°E 之间,地跨东西两半球;其纬度范围大致在 50°N ~ 63°N 之间,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
故选: C 。
26.
读图可得,该半岛位于俄罗斯,没有北极圈穿过,故无极昼极夜现象,故 A 错误;
该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其海拔高,坡度较大,故 B 错误;
甲位于火山顶的西南方向,故 C 错误;
图中纬度向北增加,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白昼时间为一年中最长,故 D 正确。
故选: D 。
27~28.【答案】D、B
【解析】 27.
在地球仪上,地轴与水平面成 66.5° 的固定倾角。由此可判定,铁丝弯成的角①的度数应为 66.5° .故 D 符合题意,选 D 。
28.
读图可知,图中线条②为赤道( 0° 纬线),是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本初子午线为 0°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故选 B 。
29~30.【答案】D、C
【解析】 29.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 180° ,东西经度相反。读图可知,图中罗斯海新站所在的经度大致为 164°E ,与 16°W 组成一个经线圈。
故选: D 。
30.
结合图示来看,甲点的经纬度大致是 (0° , 65°S) ,处于东半球和高纬度;此时南极圈以内极昼范围达到最大;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端,南极地区沿着纬线顺时针是正东方向,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长城站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南温带。综上所述,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
31.【答案】昼长夜短 东北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解析】 解:( 1 )“六一”前后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湖北省昼长夜短。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得,宿舍区位于图书馆的东北方向。
( 2 )据气候资料图可得,当地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 3 )在生活学习中使用过的地图有中国政区图,该地图帮我解决的问题是查找湖北省在我国的位置。
故答案为:( 1 )昼长夜短;东北;( 2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 )中国政区图,可以帮助查找湖北省在我国的位置。
( 1 )“六一”前后太阳直射北半。图中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读方向。
( 2 )湖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 3 )中国政区图可以帮助我们查找我国不同省区的位置。
32.【答案】山脊 山谷 选C;C处海拔>1000米,高于各居民点的海拔,建蓄水池可实现各居民点自流,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 1 降低坡度行车更安全,道路沿等高线延伸,使里程变长;连接各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 可行;D处海拔范围在1000-1100米之间,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可满足避暑的需求;临近公路,交通便利;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适合建造民宿
【解析】 解:( 1 )读图可得,①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
( 2 )引水工程拟在 A 、 B 、 C 三处中,选取一处配套修建供给全村生产生活用水的蓄水池,在 C 处更合理,其原因是: C 处海拔> 1000 米,高于各居民点的海拔,建蓄水池可实现各居民点自流,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
( 3 )从 M 到 N 的直线距离约 2 厘米,其实地距离约 2×50000=100000 厘米 =1 千米,而当地“村村通”公路修建得弯弯曲曲,公路里程远大于 MN 间的直线距离,这样修建的理由是:降低坡度行车更安全,道路沿等高线延伸,使里程变长;连接各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
( 4 )“雨水荒”村及周边自然环境优美,有村民想在 D 处修建旅游民宿,满足人们夏季避暑的需求,我认为可行,其原因是: D 处海拔范围在 1000-1100 米之间,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可满足避暑的需求;临近公路,交通便利;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适合建造民宿。
故答案为:( 1 )山脊;山谷;( 2 )选 C ; C 处海拔> 1000 米,高于各居民点的海拔,建蓄水池可实现各居民点自流,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 3 ) 1 ;降低坡度,行车更安全;道路沿等高线延伸,使里程变长;连接各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 4 )可行; D 处海拔范围在 1000-1100 米之间,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可满足避暑的需求;临近公路,交通便利;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适合建造民宿。
33.【答案】100°W 北温带 乙 西南
【解析】 解:读图可知:
( 1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可判定,甲地经纬度为 40°N , 100°W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33. ,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34. ,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35. ,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36. ,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37. 。可判定,甲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 2 )甲、乙、丙三地中,乙位于赤道上;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千米,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因此最符合“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乙地。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乙地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
故答案为:( 1 ) 100°W ;北温带;( 2 )乙;西南。
34.【答案】(1)山顶 鞍部 陡崖
(2)①
(3)架桥 3 东西走向
(4)-0.2 丙地 甲(或乙) 坡度较缓(或坡度较陡)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解题的关键。
( 1 )依据位置,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为: A 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 B 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C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 2 )图中①②两处中,①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①处。
( 3 )由图示信息可知, MO 段位于山谷,可能采用架桥的方式建设, MO 段图上距离约为 15 厘米,则长度大约是 34. 厘米 =3 千米。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高铁线路 MON 段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 4 ) D 地海拔为 200 米, M 点海拔为 400 米,两地高差 200 米,温差 35. 摄氏度,若 D 地气温为 1 ℃,则 M 地气温约为 36. ℃,甲、乙、丙三地中,丙地海拔最高,气温最低。甲、乙、丙三地中,滑雪场应建在甲处,理由是坡度较缓;或建在乙处,理由是坡度陡,富有挑战。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