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反
对
党
八
股
写作背景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重要报告,揭开了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的序幕。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演。毛泽东同志的这篇讲演和《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是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是党思想建设的重要文献。
1942年2月开始的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内容是“整顿三风”,即: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毛泽东同志作了三个动员报告:
整顿学风——《改造我们的学习》
整顿党风——《整顿党的作风》
整顿文风——《反对党八股》
《反对党八股》这篇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改进“文风”的问题,本文节选的是《反对党八股》中9─18 节。
题解:八股文
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八股文的最大特点——八股文的体制,是要“代圣贤立言”,全文一定要效仿哪位圣贤的口气来说,并要符合朝庭的意旨,且以朱熹所注《四书》为准绳。这就是前面所说“明清统治者用它来做为约束士子思想的工具”的意思,更不准发挥自己思想,所以有人称八股只是“敲门砖”(指只是求官的途径)。
党八股是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在写文章、发表演说或者做其他宣传工作的时候,对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和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同上述的八股文一样。
活动一:速读文本,梳理脉络
任务一:5—8分钟快速浏览全文,梳理文章基本结构
任务二:全文共分为几部分?并简单归纳写各部分的内容?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 。
引论部分(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2-9):列举党八股八大罪状,论证其危害和纠正的方法 。
本论部分(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10):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结论部分(中心论点)
活动二:析读本文,合作探究
全班分六个小组,合作探究党八股的罪状、具体表现、危害性以及改正方法
具体罪状 具体表现 危害性 改正方法
具体罪状 具体表现 危害性 改正方法
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主观主义、 宗教主义的毒物 任其发展、传播,害党害国 抛弃党八股,采取生活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
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具体罪状 具体表现 危害性 改正方法
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长且空,群众不肯看、不敢看 散布坏习惯, 造成坏影响 停止空话连篇、符合战时需要,简短精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科学依据、乱用名词 错误对待自己的同志,导致思想错误 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崇尚科学真理、实事求是
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乱写标语、不看宣传对象、讥笑自己“对牛弹琴” 写文章、做演说脱离人民群众 要注重宣传对象,调查、研究、分析宣传对象
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文章干瘪、语文不丰富、缺少文采 没什么愿意听、愿意看 第一,向人民群众学语言;第二,吸收外国语言养分;第三,学古人语言。
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满篇符号 形式主义、低级、幼稚、庸俗 要大略调查和研究问题、要提出、分析、综合问题,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幼稚、责任心不足、马马虎虎发表 轻重倒置、到处害人 加强责任心,及时改正坏习惯
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主观主义、 宗教主义的毒物 任其发展、传播,害党害国 抛弃党八股,采取生活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
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互动探究
任务三:理清各罪状的具体内容指向及关系
我们知道一篇宣传文章或讲演的发表,主要由思想内容、宣传形式组成,文中的八大罪状都是指向这两个方面吗?如果不是,那指向的是?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内容空洞
动机不纯
目的不明
缺少文采
形式主义
责任心不足
危害后果
思想内容
文章形式
根源
危害
表
现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人们认识
事物的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课文论述党八股第六条罪状的内容与前后文有什么联系?
这段内容上主要讲写作态度和造成后果的问题,在整篇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不负责任”是产生上述五条罪状的根源。“到处害人”则是它的必然结果。具体内容就是第七条罪状“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和第八条罪状“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反对 提倡
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实事求是,宣传真理
有的放矢,尊重对象
语言丰富,生动活泼
善于分析,解决问题
责任心强,有益于人
影响全党,有益革命
传播出去,利国利民
边破边立
马克思主义文风
任务四:总结本文第二部分的论证思路
文章第二部分,是对党八股八大罪状的具体分析,也是全文的重点。
作者运用“分项列举,边破边立”的方法,一条一条列出党八股的罪状。对于每一条罪状的陈述,大体上是顺着“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思路展开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和论证力。(论证结构严谨)
课堂小结
活动三:赏语言特色,析论证方法
分享文章中你喜欢的三处语言,并说明理由
文章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举例说明。
语言特色
说理严谨、周密,语言生动活泼。
1.“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要由内容来决定”“要从实际出发”之类的说法更通俗、更生动 。
2.“对牛弹琴”“得胜回朝”。前者排除了原意讽刺牛的无知这一面,强调“不看对象,乱弹一气”的可笑,后者改变了赞扬替封建王朝卖命的人的原意,用以讽刺那些装腔作势而自鸣得意的人,都可以说切中肯綮而又风趣生动。
3.以“懒婆娘的裹脚”比喻“长而空”的文章之令人掩鼻,很新鲜别致令人会心。
语言特色
注重听众对象,幽默诙谐、寓庄重于生动的形式
融合了歇后语、成语、俗语、方言等,以拉家常、口语化的语言分析问题,既郑重地指出了问题,又易于被听众接受,极好地诠释了“有的放矢”。
歇后语:“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成语:“无的放矢”“对牛弹琴”。
方言:“瘪三”。
日常生活语言:“洗脸,照镜子”。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用外来词“干部”说明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的道理。
引用论证: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引用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话,批判“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错误。
对比论证:以党内某些老爷们写的“长而空”的文章,与斯大林的演说进行对比,引导读者从比较中鉴别是非,从而赞成把文章写得短些、精粹些的正确主张。
比喻论证:长而空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类比论证:比如,用“每天洗脸、照镜子”阐明写文章、做演说必须要有责任心。
写作素材积累(联系当下实际)
【运用范例】 当下八股文之流行,不只是政府发言。君不见,报上“旧新月异”的新闻一篇又一篇,同样的广告用语翻版了一条又一条,电视剧里的格格、太监换了一个又一个:千人一腔,万语一辞,第一次出现时还能给人以新鲜感受,但第二次、第三次、第一百次出现时,简直就令人无法忍受了。
这种八股文的最大炮制者是传媒,尤其是电视,“我选择,我喜欢”“我运动,我健康”“我……”这些满是垃圾的广告毁了明星,也毁了一个品牌。想一想,假如耐克鞋只会把乔丹请出来,面无表情地说一句“I love it,I choose it”,恐怕一半乔丹迷要吐血。比广告更令人惨不忍睹的是电视剧。一部《还珠格格》已经令人产生视觉疲劳了,现在打开电视机,可好,碰见古装片必称格格,清朝皇室简直堪为人口膨胀的表率。而且,不论是康熙、雍正、乾隆、唐太宗、唐玄宗,一律摆出同一副脸孔,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微服下乡和自由恋爱。这样糟践历史,我们不愧是21世纪新一代。
除了这些,流行文化中还有许多类型的八股文:空洞无物、大同小异的歌曲(从歌词到曲调);空洞无物、大同小异的散文、小说(典型的是网络文学);空洞无物、大同小异的名人传记(所谓殊途同归是也);等等。这些“八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实在为害不浅。我不妨按毛主席的方式一数: 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第二条罪状:撒娇作痴,借以媚人。
第三条罪状:大包大揽,乱抓对象。一心想迎合所有人的趣味,自己就失去了趣味,也降低了别人的趣味。
第四条罪状:语言无聊,像个文盲。语言通俗到低级,无一字需要费脑筋。文字本当是精心的创作,但现在已是同一模式的信息轰炸了。
第五条罪状:乱七八糟,如大杂烩。人物身份、语言都是如此,没有角色定位。
第六条罪状:不负责任,到处害人。害的不仅仅是观众,也是群体文化,包括历史文化。但愿我们的孩子们不要以为康乾盛世就是格格加太监。 第七条罪状:流毒民族,妨害发展——我主要指文化发展。 第八条罪状:传播出去,有辱形象——听说《还珠格格》最近在韩国热播,我听了浑身发抖。 以上便是我反对“今八股”的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