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观看视频 畅谈感想
“最美奋斗者” ——徐立平
徐立平:从1987年参加工作,徐立平一直从事极其危险的航天发动机固体动力燃料药面微整形工作,被称为“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给发动机药面进行微整形工序特殊,迄今为止再精密的机器都无法完全替代人工。经过多年实验,他终于研发出一套半自动整形专用刀具“立平刀”,也首次在国内实现和改进了数控机床在推进剂药面整形工序中的应用,使工作效率、操作可靠性大幅提升。
感动中国人物(2015年)颁奖辞:每一次刀落,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背景介绍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本文就是2016年4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2016年12月14日,“工匠精神”入选《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
时 评
文体知识
时评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辨析文体
论说文:直接说明事理,阐发见解,宣扬主张的文章。论说为议论、述说,中心为阐发“事理”“见解”“主张”,目的在于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类别:社论、宣言、声明、报告、演讲、评论、学术论文、科普论文等
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来确定观点的正误,以树立否定某种主张,目的在于以理服人,其行文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新闻评论(时评)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
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时评的特点
时评一般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和思想性的特点。即:
①因时而评,新闻性强;
②缘事而发,寓理于事;
③内容贴近,题材广泛;
④大众视角,公民写作。
【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臻于至善】臻:达到;至善:善的极致。指做到极致。
【离群索居】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超今冠古】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内容索引
XUE XI REN WU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任务一 阅读与鉴赏
贰
壹
XUE XI REN WU ER TAN JIU YU TUO ZHAN
学习任务二 探究与拓展
FU ZI YUAN YU JI LEI
附:资源与积累
叁
壹
XUE XI REN WU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任务一 阅读与鉴赏
任务活动一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请阅读课文,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炉火纯青的技术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工匠精神
内涵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本文开篇从我们的时代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落笔,引出工匠精神的话题;
然后寻因溯果,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从个人、企业、国家等层面,层层深入地阐明工匠精神的意义和深刻内涵;
最后总结全文,提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升华主旨。
内容图示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本质、意义
工匠精神的要素、内涵
工匠精神成就成功、强盛与不凡
工匠精神是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专心如一的热爱
超今冠古的追求
物我两忘的境界
工匠精神铺就通天大道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炉火纯青的技术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阐释工匠精神的内涵
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
贰
XUE XI REN WU ER TAN JIU YU TUO ZHAN
学习任务二 探究与拓展
任务活动二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一)把握文章观点、论证方法
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中心观点:工匠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雕琢时代品质的凭借,它关乎人生价值、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也关乎社会风尚、国家形象、时代精神,人人都要践行工匠精神。
任务活动二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一)把握文章观点、论证方法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分别是?
引用论证
文中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1.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2.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
3.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4.引用日本匠人秋山利辉(文中没有署名)的话“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论证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5.还有来源于《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来源于《庄子》里的“技进乎道”“超然达观”、来源于《礼记》里的“至善”等。
作用: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分析论述,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对比论证
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先破后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类比论证
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同类比较)
如第1段“像手工匠人一样……企业……”,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假设论证
第4段中“倘若没有……怎能有……假设论证,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二)深入品味 赏析语言
活泼又典雅的语言特色
本文是一篇时评,但文章无枯燥说教之感,而是生动形象,绚丽多彩。 如第1 段中作者用到了“高精尖、炫彩酷”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词,使人们容易接受和理解。
第2 段中用“气质雍容、活力涌流”来写企业,使企业拥有了人的特点,写出了厚植工匠精神对企业的意义。
第3、4、5 段运用排比、对偶手法,起到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作用,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更具有说服力。
此外,本文运用大量成语,言简意赅,掷地有声。活泼又典雅的语言使文章摇曳多姿,增强说服力。
(二)深入品味 赏析语言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本文善于运用排比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起到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作用。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运用大量成语,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叁
FU ZI YUAN YU JI LEI
附:资源与积累
历史上的能工巧匠
能 工 巧 匠
鲁班:史书记载鲁班曾经用竹子做成一只木鸟,能够借助风力飞向高空,三天不落地,在当
时引起很大震动。还有一种传说说是鲁班曾制成机动的木车,这辆木车由“木人”驾驶,装
有各种机关,能够在路上自动行走,一直到汉代还在流传。
历史上的能工巧匠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存世1500多年、结
构奇特、造型美观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
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当代大国工匠掠影
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0 多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
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瑕疵。
素 材 运 用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由3 000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结构精巧,工艺复杂,铸造精致,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以及多种多样的机械连接工艺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它凝聚着两千多年前金属制造工艺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和世界冶金史与金属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世界“青铜之冠”。
材料二 3 000多家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380多亿支,占世界总供应量的80%……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和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现实。为此中国企业每年需支付2亿元外汇,制造商生产一支圆珠笔的利润还不足1分钱。
素 材 运 用
问题探究:铜车马让世人惊艳赞叹,圆珠笔却让国人唏嘘遗憾,两相对比,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示例)铜车马的辉煌,来自原料的精挑细选、工艺的精巧极致和工匠的精心雕琢。可以说,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锻造出了“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而当前圆珠笔的制造,核心技术靠“山寨”,核心材料靠进口,暴露出我国圆珠笔行业核心工艺的缺失和工匠精神的缺位。造笔者看重于“多销”,满足于“薄利”,不思探索,甘为他人“打工”,更暴露出该行业甚至社会上重量不重质的心理弊病。
素 材 运 用
(1)古代的匠人们将这些工程创造出来,保留至今,当我们对着这些文物惊叹古时匠人精神的伟大时,又怎能不发出疑问:“我们现代的工匠精神在哪里呢 ”当中国变为世界工厂,当机器替代了工人的双手,当人们开始对千篇一律的电子产品热情不已时,又有几个人会想到保护我们濒临灭绝的工匠精神呢
(2)中国制造更需要的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精神”。正是急功近利缺乏对精品的坚持,才让我们的制造业面临着一个小小“笔头”的尴尬。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现 实 意 义
有些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因此,培养工匠精神,首先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其次技术上要敬业专注;同时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