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09 17:4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核心·易错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这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 (  )
(2)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
(3)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  )
(4)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  )
(5)将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产品,该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 (  )
(6)在汽油中混入乙醇形成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  )
(7)烧烤用的木炭内部中空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
[核心知识] 1.化学反应会伴随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是不可再生能源。
[易错点拨] 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不是化工产品;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应考能力·提升练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2.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  )
A.C+O2CO2
B.Mg+2HClMgCl2+H2↑
C.CaO+H2OCa(OH)2
D.CO2+C2CO
3.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乙醇
4.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 (  )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5.(2020岳阳)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  )
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6.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 D.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7.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是一种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有:①2C+O22CO; ②C+H2O(气)CO+H2;③CO+H2OH2+CO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反应②和反应③的相同点是    (填字母)。
A.反应物都是氧化物 B.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 D.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8.(2020福建改编)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
9.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请回答:
(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为探究甲烷的组成,小明同学设计了实验并进行相关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            甲烷中含有   元素
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甲烷中含有   元素
10.某化学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显著放热进行了如图下实验探究:将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插入带支管的试管中,支管接①或②,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 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说明反应放热。
初高衔接·拓展练
11.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有很多,如图:
a.6CO2+6H2OC6H12O6+6O2
b.CO2+3H2CH3OH+H2O
c.CO2+CH4CH3COOH
d.2CO2+6H2C2H4+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12.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CH4·nH2O)。
(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CH3OH),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由甲烷制成合成气有两种方法:
①CH4+H2OCO+3H2
②2CH4+O22CO+4H2
从原料配比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更适合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    (填序号)。
答案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核心·易错]
(1)× (2)× (3)× (4)× (5)√ (6)× (7)√
[应考能力提升练]
1.C 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在化学反应中,燃烧会放出热量,其他类型的反应有的也会放出热量,如图金属和酸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等;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例如图人类利用的水能、风能、潮汐能等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2.D CO2+C2CO,在高温下反应,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
3.D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乙醇可由高粱、薯类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
4.B 湖泊池沼中可以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
5.A 将木柴架空的目的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B 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气体燃烧生成了水;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即该气体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也可能有两种或三种气体。
常见气体的鉴别:
7.(1)不可再生 
(2)化合 BD
(1)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反应②与反应③两个反应中,水都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反应物C、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0、+2,生成物CO、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4,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8.(1)CH4 
(2)缓解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2)“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缓解温室效应等。
9.(1)不可再生 
(2)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
10.有气泡冒出 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带支管试管中温度升高,气压增大。
[初高衔接拓展练]
11.a c 
a项中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葡萄糖中,而其他各反应均需加热,故a项最节能;c项反应物中的所有原子都进入目标产物中,原子利用率最高。
12.(1)CH4+2O2CO2+2H2O
(2)②
(2)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需要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对比两个方案,方案②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