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宝应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6-29 22:0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宝应县12-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Ba 137
选择题(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 每小题2 分, 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诺贝尔奖委员会将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氨的合成与催化剂表面积大小
关系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能增大氮气的转化率
B.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能同时、同程度增大合成氨的正、逆反应速率
C.工业合成氨采用高压,且压强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D.当断裂3mol H-H键的同时断裂2mol N-H键时,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2.银锌钮扣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由氧化银与少量石墨组成的活性材料和锌汞合金构成,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总反应为:Ag2O+Zn=2Ag+Zn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阳极,Ag2O为阴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
3.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
A.NaOH    B.HC1    C.NaCl    D.CuSO4
4.在一个体积为2L的容器中,充入4mol CO和4mol H2O, 一段时间后反应CO(g) + H2O(g)CO2(g) + H2(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后[CO2]= 1.8mol·L-1,则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A.27 B.36 C.54 D.81
5.250℃和1.01×105Pa时,反应 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钢铁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C.镀锌铁皮的镀层损坏后,铁更容易腐蚀
D.镀锡铁皮的镀层损坏后,铁更容易腐蚀
7.下列措施有利于反应:N2 (g) + 3H2 (g) 2NH3 (g) △H = -92kJ·mol-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减小压强⑤增大NH3浓度⑥减小NH3浓度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8.右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D口逸出的气体是H2
B.从B口加入稀NaOH(增强导电性)的水溶液
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 Cl2,同时产生2 mol NaOH
D.从A口加入精制的浓食盐水
9.可逆反应 CO(g) + H2O(g) CO2(g) + H2(g),温度为749K时,K = 1;CO的起始浓度为2 mol·L-1,H2O的起始浓度为6mol·L-1时,在密闭容器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
A.80% B.75% C.50% D.25%
10.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 分。
11.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制取Cu2O的电解池
示意如右图,总反应: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OH-从铜电极向石墨电极迁移
D.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05 mol Cu2O生成
12.TiO2在光照下可使水分解:2H2O2H2↑+O2↑,该过程类似植物光合作用。右图是光照下TiO2分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同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铂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该装置工作时,电流由TiO2电极流向铂电极
D.该装置工作时,Ti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1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为 A.9.1%         B.10.0%       C.28.6%       D.71.5%
14.工业上可用CO2生产甲醇,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将6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
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
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
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mol·L-1·min-1
B.若曲线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高温度,则该反
应 △H>0
C.曲线I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D.保持温度不变,若将平衡后的容器体积缩小至1L,
重新达平衡时则2 mol·L-115. 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已知该反应在25℃、 80℃时的平衡常数分別为5×104、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的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 (正)< v (逆)
C.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
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Ni(CO)4(g),达新平衡时,CO的浓度将增大
非选择题(60分, 每空2分)
16.(14分)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 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 热反应,且m+n ▲ p(填“>”“=”“<”)。
(2)若B为有色物质,而A、C均无色;则恒容加C前后两平衡态之混合物颜色相比是 ▲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后同);而恒压充入氖气前后两平衡态之混合物颜色相比是 ▲ 。
(3)若恒容加入B,则A的转化率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 c(B)/c(C)将 ▲ 。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 ▲ 。
17.(16分) 电解法在污染处理上有广泛应用, 下面是两例具体应用。
(1)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其中一种处理方法为电解法: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方程式解释) ▲ 。产生的阳极产物在处理废水中的铬元素中所起的作用是 ▲ 。
(2) 用Na2SO3溶液吸收SO2 ,再经惰性电极电解NaHSO3
转化为H2SO4是处理SO2尾气的方法之-, 装置如右图;
a为 ▲ 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阳极的主要电
极反应式为 ▲ ,作为副产物阳极区放出气体的成分
为 ▲ (填化学式),从a向b迁移的阴离子除OH-外还有 ▲ (填离子符号)。
18.(6分)某温度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
反应时间/min
n(CO)/mol
H2O/ mol
0
1.20
0.60
20
0.80
40
0.2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温度时, 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 ▲ mol
(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上表中的平衡体系再通0.60molH2O,新平衡时H2O的体积分数为 ▲
19.(4分)反应C(s)+CO2(g) 2CO(g)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
已知C(s) + 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为K1;H2(g)+CO2(g) CO(g)+H2O(g)的平衡常数为K2 ,则K与K1、K2二者的关系为 ▲ 。
20.(10分)目前有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水煤气(CO+H2)合成甲醇:
甲醇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合成甲醇反应的△H ▲ 0。(填“>”、“<”或“=”)
②其它条件不变,将E点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正反应速
率加快,逆反应速率 ▲ 。(填“加快”、“减慢”、“不变”),
重新平衡时c(CH3OH)/c(CO)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230℃时,平衡常数K=1。若其它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到450℃
时,达到平衡时,K ▲ 1。(填“>、<或=”)
④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设计如右图所示的装置:
写出b极的电极反应式 ▲ 。
21.(10分)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
(1)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0.0216 mol/L。
①在30 ℃、pH=4.0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过程的平均分解速率为 ▲ mol/(L·min)。
②据表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 ▲ (填字母代号)。
a.40 ℃、pH=3.0 b.10 ℃、pH=4.0 c.30 ℃、pH=7.0
(2)O3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下图)电解稀硫酸制得。
①图中阴极为 ▲ (填“A”或“B”)。
②若C处通入O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③若C处不通入O2,D、E处分别收集到x L和y L气体
(标准状况),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
为 ▲ 。(忽略O3的分解)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40 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 每小题2 分, 共计20 分。
1-5BCADD 6-10DDBBD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 小题,每小题4 分, 共计20 分。
11-15AD、C 、全给分、 AD 、BD
非选择题(共60 分)
16.(14分)(1)放 > (2) 变深 变浅 (3)增大(4) 减小(5)不变
17.(16分) Fe-2e-=Fe2+ 2H++2e-=H2↑ 还原剂
阴 2HSO3-+2e-=H2↑+2SO32- SO32-+H2O-2e-=SO42-+2H+ O2和SO2(要答出两种) SO32- HSO3-(至少要答出SO32-)
18.(6分) 1 0.4 0.25
19.(4分) c(CO)2/c(CO2) K = K1×K2。
20.(10分)①21.(10分)(1)①1.00×10-4②b、a、c (2)①A②O2+4H++4e-===2H2O ③(x-2y)/y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