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那树》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6-30 16:5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那树
课 型:比较.探究
课 时:2课时
一棵树,一段史
——《那树》教学设计(2课时)
课前预习:浏览课文3-5遍:
1、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那棵树
2、尝试:把文中的那树换成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读后会有什么感受
相关课程标准: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那树形象。
2.探究作者写作主旨。
3.初步体会作者的构思之妙。
评价任务:
1、能够把握那树形象,明确作者写作主旨。
2、能够借鉴作者构思之巧妙。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二十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在加快,科技在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侵吞着大自然。温室效应,南极冰川的融化,原始森林的锐减,沙漠的肆虐,流感,雾霾,……大自然在向人类发出严正警告。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王鼎钧他没有漠然视之,而是拿起笔,抒写他内心的忧思:人,人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自主学习、检查预习
各找2、3位同学回答预习要求
1、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那棵树
2、尝试:把文中的那树换成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读后会有什么感受
评价 只要有一点点扣题即予肯定
仔细研读文本,整体把握那树的形象
1、有“那树”时,我们享受着怎样的福荫?
为人类抵抗自然灾害;炎热夏日为人纳凉;孩子在树下唱歌;情侣在树下止步;在树旁按插站牌为行人提供方便;在树下摆摊卖水果……
2、无“那树”时,人们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路灯变得更加明亮了,道路畅通无阻了,道路周道如砥了。可同时,没有了鸟鸣,没有了绿荫,没有了孩子的欢笑声。
3、作者想通过那棵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应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4、作者为何以《那树》作为标题?
引导:那,是远指。表面上指那棵树已经远离我们而去;深层含义是我们已经远离那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光。
5、纵观全文,概括一下,文中所写是怎样的一棵树。
提示可从外观、经历、最后的命运等方面提炼要素。
如:外观容貌:远看,老态,佝偻,坚固稳定,繁密茂盛;近看,霉黑潮湿的皮层,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铸就……
大树的经历:远离现代文明时就静静地、默默地庇护着人类;目睹人类城市化建设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忍辱负重继续无私奉献;即使面临被误判,被砍伐,被肢解,被刨根,也能从容完成自己绿着生,绿着死的历史使命。
教师小结:
那树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它绿化大地,荫庇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表现了豁达宽容的胸怀;它在自己面临杀戮时自己也要保护自己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一种爱心。
四、再读美文,理解作者构思之妙
1、作者要反映城市化进程对大自然的破坏,为什么要选择一棵树来写?
提示:那棵树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窗口;
这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通过一棵树来反映这一主题,角度更独特,更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同时以点代面,更富有感染力。
2、作者对那棵树已经描写的很细腻,却没有告诉我们那树的树种、树龄、树的位置等元素,这是为什么?
提示: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使那树的形象更具有普遍性,它只是众多被砍伐的树中的一棵——也许就是你家门前的那一棵!
拓展延伸,进一步理解作者构思之妙:
假如作者要借那树的被伐传达出自然、社会、人生、历史多角度多层次的意蕴,作者为何不写成一篇杂文或评论性文字?如果要报道那树被砍伐这一新闻事件,作者又为何不写成新闻?如果让你就这一新闻写一段新闻报道,你该怎么写作呢?该怎样处理语言文字中的感彩?
当堂口述,课后形成文字
提示:评论性文字多是作者就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由于含有过多个人观点和态度,不一定为人所信服,所以写为评论性文字不合适。而新闻重在报道事件,大多是客观性叙述,不含个人主观思想,也达不到抒发作者情感,警示世人的作用。所以作者将其写成一篇散文,以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表情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使文章意味深长,可见其用笔之妙。
可从树的外形、经历、最后的命运以及新闻警示意义方面展开。
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他作品
2、将拓展延伸内容写成文字材料,就本文事件写一则新闻报道,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中心事件及结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赏析文中含蓄、深沉、凝重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以写带读,
评价任务:
1、能够从文中提炼重点词语和语句,增强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2、能够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3、进一步学习写作手法,以写带读。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大家都很认真的阅读了课文,深刻的理解了那树的形象,那树是大自然的强者,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然而,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其他所有生物都要为人类让步。于是在高楼林立,车流汹涌的现代都市里,那树成为交通的障碍,它的存在使路灯不明,道路不畅,致使一个酒驾者撞树死亡。于是交通专家向它发出了死亡判决书。继续品读课文重要语句,看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忧思转化为具体形象的?
解读树的形象,理解作者思想情感
1、那树,就是大自然的一棵树,从久远之时就站在荒天野地里,并非人工种植,从哪里可以得到佐证?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这里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
这几句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交代了树周边环境的变迁:起初还是泥泞的小径,接着是只有老式平房,再接着是来了第一辆汽车,再后来是新式公寓。这些语句告诉我们这儿是先有树后有路再有人家,那树就像一位长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受生活的变迁,是世袭的土著。
2、那树又不仅仅是一棵树,作者赋予它以人的情感,它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请找出与人类有相关性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先让学生发言,后老师加以总结。列举经典语句:
A、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明确:“一里一里铺过来”“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表明城市建设速度之快;而“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表明那树伸展它的根之缓慢,两相对比,可以看出自然界各物种在人类的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这一段话意味着那树的存在将遭受威胁,其中已经渗透着作者内心的忧虑。
B、“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侯车亭。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闲地停住的地方。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的科员端详过无数次,但它依然绿着。”以及“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 ”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这些语句表明那棵树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人漠视,司机嫌那树碍事,曾经受益的乘客也不买账。“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还是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焦躁恼怒的喇叭声”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漠视大树在城市绿化中所起的净化作用,已经开始算计这棵树,嫌弃这棵树,开始打那树的主意,特别是被包工头和工务局的科员算计,说明那树已经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建设,暗示了那树悲惨命运的必然性。“但它依然绿着”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一份庆幸和欣喜。
C、“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社会可以发展,人类可以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可树是不能逃走的,人却是活的呀,人类的设计完全可以考虑到如何保护好这些树木,完全可以协调好人与树的关系。可人类没有,而是找了一个非常荒唐的理由判了那树死刑。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愤恨和悲哀。
D、“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七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啐,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人类多么荒唐可笑的表演,多么笨拙滑稽的宣判。通过惨不忍睹的描写,不仅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恻隐之心,也可从中看出作者强烈的批判态度。
E、“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居者”和“刽子手贴近它做成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字里行间都包含着对大树的敬畏和对人类的控诉。
三、拓展延伸:
大树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人们对自己的破坏性活动是否有知呢?作者最大的忧虑又是什么呢?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评议:那树,那人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终于被杀,根终于被挖。交通畅通了,破坏和屠杀却随之被忘却。“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天下太平,万事大吉。人们对自己的破坏性活动浑然不知。
最让作者忧虑的不只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棵树被砍伐,而是一道人文景观的毁灭性破坏,它象征的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啊。砍伐了这样一棵树,人类要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啊!可悲的是,人类却浑然不知,那才是让作者最大的忧虑。
四、深入剖析总结:
如果仅仅是一棵树,也许不值得我们寄予这么深重的感情,可推而广之,山川、河流,大片的绿地、森林呢?作者的切入点很富有时代性。人类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就是发展与环保。如何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新课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只能用进一步的文明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工业文明给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毁灭性的破坏,我们应该警醒。
作者借写老树有益于人类却被人类伐倒的遭遇,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含蓄隽永、意味深长。这种托物寓意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既具形象性,又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
五、作业:以写带读 ,关注身边事,写成小短文
提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还在加快。无论是新城市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会触及环境保护的问题。我们枣庄的振兴路也要面临路面拓宽的难题,原先的行道树该何去何从,一定牵动着你我的心。请你给市长写一封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枣庄的城市化建设尽一份微博而意义深远的力量。可以借鉴本文立意的方法和思路,并用上文中的几个精妙词汇,祝你成功!
教后记:
语文式阅读而非政治性阅读:这类课文,或者说很多文章,我们很容易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文以载道,没错,可我们要学习的是文——文是如何载道的,不能离开“文”去研究“道”。就本文来说,环保问题点到为止,不可大谈特谈。
三三格物的思维方法:授之以渔是教学的终极目的。一篇小文,一部鸿篇巨制,无非包含三个内容: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第一课时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写了什么内容;再领会作者是怎样写作来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二课时主要是通过提炼重要语句让学生把握作者情感,以此明确作者写作主旨。让学生学会这种思考方法,将会受益终生。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一篇课文,能带领学生解决好一个问题就是成功,面面俱到往往一面不到,有时挂一漏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