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台阶》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台阶》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9 11:54:1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2张PPT)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罗中立1980年《父亲》
台阶
李森祥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
1.结合小说知识,以“台阶”为主线,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通过品味、赏读关键词句,正确把握父亲形象。
3.理解“台阶”在文本中的特殊意义,实现对小说主旨的文化思考。
学习目标
预习检查
凹凼( ) 门槛 ( ) 镶嵌( )
涎水( ) 唿嗒( ) 揩一把( )
黏性( ) 蹿( ) 尴尬( )
撬( ) 硌( ) 庄稼茬( )
晌午( ) 胯骨( )
āo dàng
kǎn
qiàn
xián
hū da
kāi
nián
cuān
gān gà
qiào

chá
shǎng
kuà
预习检查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形容人多的公共场合。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预习检查
初读课文
李森祥,生于1956年,浙江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军衔少校。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小学老师》《抒情年代》《情世诗文》 等,小说集《台阶》后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本。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走近作家
定义
三要素
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核心)
形象特征
描写方法
情节
环境
结构
线索
自然
社会
外在特征(外貌特征、职业角色、生活习惯)和内在特征(人物性格、精神品质、道德修养)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和侧面描写
主要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组成
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发展变化、事件发展变化、物体
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事物及民风民俗等,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综合
何为小说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父亲觉得自家台阶低,看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心中十分羡慕,决心要自己造一栋台阶高的新房。为了这个愿望,父亲辛勤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九级台阶的新房。
初读课文
按照小说情节的分类,划分文章层次
开端(1-9):父亲觉得自家台阶比别人家的低,一直想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房。
发展(10-16):记叙了父亲经过多年的新老准备,终于开始造屋了。
高潮(17-25):详细描写了父亲建造台阶的过程。
结局(26-32):建成新台阶和房子,父亲也变老,身体差了,没有了精神追求。
赏读父亲
一、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可见,当地地势低洼,造高台阶能够改善居住环境。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赏读父亲形象
那么,文中的父亲原本地位不高吗
父亲未能获得太多的尊重。
标题文本预设
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台阶低。
捡砖
塞角票
砍柴
编草鞋
踏黄泥
抬石板
捡卵石
台阶低 地位低
父亲:年轻力壮
台阶高:受人尊重
父亲:人老体衰
二、速读:父亲为造新屋做了哪些准备?
父亲一辈子的追求
捡瓦
种田
赏读父亲形象
三、同学们,在你们看来,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阅读文章的5-19段,边读边圈画,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赏析、批注,从而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哪些词语用得精准、巧妙?
词语运用
动作、神态、外貌、语言、心理……
描写方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修辞手法
赏读父亲形象
(13)“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摇不散”本身是指某物体十分坚固,无法被摇晃至分散的状态。在文中形象传神地传达了父亲对“高台阶”的羡慕、渴望和向往,对心中目标的执着追求和坚定决心。
词语运用
(16)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运用比喻修辞,把门口空地上父亲平时捡来的鹅卵石比作“小山”,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造屋材料累积之多,父亲准备时间之漫长,表现了父亲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修辞手法
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搬”“担”“筹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忙碌的样子和紧凑的劳动节奏,体现出了父亲的能干、勤劳。
(17)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
描写方法
(19)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这句话运用了非常细致的外貌描写,通过父亲头发上的水珠的起伏和滚落,表现出父亲踏黄泥时的艰辛、专心致志和顽强的意志力。
描写方法
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要强
吃苦耐劳
老实厚道
坚韧不拔
……
思考探究
一、父亲造好台阶后,渴望提升地位、得到尊重的心愿达成了吗?
请细读24-32段,圈画出描写父亲的相关语句,梳理父亲心理变化历程。
造好的新台阶为什么会让父亲如此不自在呢?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到不自在了呢?
思考探究
(30)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他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31)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32)怎么了呢,父亲老了。(22)
父亲最终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衰老和精神的衰老。其实,他真正意识到了什么?而他无法认识到的是什么?
父亲意识到了高台阶并没有带来地位的提升。也就是说,他一生的辛劳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带有悲剧意味的结局,并没有带来地位的提升,并没有赢得他梦寐以求的尊重。所以他常常“若有所失”,他疑惑“这人怎么了”。
他无法认识到,高台阶并没有带来地位的提升的根源,还是他的初衷——将地位的提升寄托在修造高台阶之上。
思考探究
二、文中反复提及,“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那么于父亲而言,台阶意味着什么呢?
思考探究
【补充材料一】中国传统的建筑物的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所以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再如“紫禁城”的建筑物有9999幢,标志着最高皇权的象征。再如云南大学的台阶有97个,这表明是云南省的最高学府。
【补充材料二】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有五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思考探究
二、文中反复提及,“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那么于父亲而言,台阶意味着什么呢?
思考探究
含义:象征着父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父亲的理想追求,寄托了父亲的尊严。
人格的尊严,对于获得他人尊重的渴望
毕生追寻的梦想,一生的精神追求
三、本文是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的?请你说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台阶”为叙事线索。这样安排使得文章脉络清晰,以此为线索,将父亲热爱生活,勤劳一生,不断追求的主要事迹,串联在一起,突出了中心
思考探究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父亲造高台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老实厚道、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生活理想的农民形象。
作者通过父亲的物质理想得以实现而精神理想受挫的结局,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与精神所求错位现象的多元思考。
主题归纳
“父亲”的形象,在那个年代里,在我生活过的乡村里,几乎到处可见。他们除了有一双永远也不干净的脚以外,还应该有一双不能碰棉絮的手(他们开裂着沟纹的手一旦碰棉絮,会将好好的棉絮粘扯得一塌糊涂)。
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
——李森祥给编者的信
拓展延伸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父辈们都是如此坚韧、顽强地攀爬人生之峰,在可见或不可见之处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你的长辈们是否在生活中也展现了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呢?
1.请同学们试着模仿《台阶》,从细节处着眼,描写一幕长辈劳动的场景,展现其内在的精神品质。(200字左右)
2.结合内容,给文中的父亲写一首小诗。
小试牛刀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