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甲乙两车同时同向从某地出发,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10s后,甲乙相距 米.
2.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
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
信息二: ;
信息三: ;
信息四:
3.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甲乙两位同学全程平均速度较大的是
4.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地球跟太阳的距离约为1.5×1011m,那么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需要 s。
5.如图所示,是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的“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1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①位置运动到④位置的距离是 cm(保留3位有效数字);木块从①位置到③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c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6.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 m/s(保留1位小数).(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二、选择题
7.如图是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tABvBC D.vAB8.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
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B.两同学在t = 15min时相遇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3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9.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每50m为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赛段 一 二 三 四
时间/s 24.2 27.11 27.25 26.60
A.一 B.二 C.三 D.四
10.下列最接近1厘米长度的是( )
A.脚底的长度 B.肩膀的宽度 C.指甲的宽度 D.拇指的长度
1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上向下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球运动的时间比甲球短
B.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
C.乙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12.一辆汽车的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速度为15m/s,当通过途中一座长为90m的小桥时,所需的时间为( )
A.大于6s B.小于6s C.等于6s D.都有可能
13.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年轻的跨栏名将刘翔,在110m栏决赛中,以12.91s的成绩打破奥运会记录,勇夺冠军,他在上述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是( )
A.7.7m/s B.8.5m/s C.10m/s D.11m/s
14.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汽车,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三、实验探究题
15.阅读了课本“STS“的“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后,创新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
他们利用一个小钢球、长度不同的两根无弹性细线、一个铁架台、一个停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摆线长L/m 摆角θ/° 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1 30 2
2 1.4 30 2.4
3 1 40 2
(1)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太短,不便于测量,请你说出一种利用停表较为准确测量摆动一次时间的方法。 。
(2)由1、2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结论是: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摆角 (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因此我们发现家中的摆钟变慢时,可以采取 ( 选填“增加摆线的长短”或“减小摆线的长短”)的方法,使它走时准确。
16.某组同学在研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
(1)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长S1=90cm,又用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达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6s。
(2)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t2=4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测量可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 ,小车做 运动。
四、计算题
17.某型号载重卡车的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当它匀速行驶所受的阻力是其总重的0.2倍,g取10N/kg,则:
卡车型号 ZJ525JGJB2
自重 2×104kg
轮胎个数 12
最大载货量 4×104kg
每只轮胎行驶时与 地面的接触面积 0.05m2
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90km/h
(1)该卡车空载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少?
(2)若隧道的路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9×105Pa,该卡车满载时通过隧道是否会对路面造成损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答案
1.运动;20
2.两人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骑车者的速度要大于跑者步的速度;骑车者的速度为13.33m/s
3.18;7.5;乙
4.同一种均匀;3×105;500
5.匀速;5.40;1.8
6.14.2
7.D8.D9.A10.C11.C12.D13.B14.B
15.(1)测出钢球摆动n次的时间t,则摆一次的时间为
(2)一;在摆球质量和摆角相等时,摆线越长,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长;无关
(3)减小摆线的长短
16.(1)秒表(停表) (2)0.11;0.23 (3)快;加速(变速)
17.(1)卡车空载时受到的阻力
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所受的牵引力是
答:该卡车空载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所受的牵引力是 ;
(2)卡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满载时的总重力
路面受到的压力
受力面积
路面受到的压强
由于卡车满载时,路面受到的压强大于路面能够承受的最大的压强,故卡车满载时通过隧道会对路面造成损坏。
答:该卡车满载时通过隧道是会对路面造成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