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编制人 xxx 审核人 xxx
班级 姓名
【要求】
课前预览教材,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
查阅如下概念:欧洲中世纪、分封制、宗教改革、民族国家、英法百年战争、国际法;
重点思考问题:①在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王权扮演了什么角色。②国际法的问世与民族国家的关系。③国际法演变呈现的特点。
通过材料分析,完成课堂探究部分。
如在课上学习时存有疑问,可留痕于课后总结一栏。
【知识梳理】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背景:
(1)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帝国主义矛盾加剧,形成四对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表现
英德矛盾 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法德矛盾 阿尔萨斯- 等领土争端;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
德俄矛盾 贸易摩擦,关系不断恶化
奥匈帝国与 俄国矛盾 争夺巴尔干半岛,使其成为欧洲“ ”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①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②概况: 英、法、俄组成协约国; 德、意、奥组成 。
③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4) 事件——导火索。
①时间:1914年6月28日。
②影响:两大军事集团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2.爆发:
(1)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 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欧洲的三条战线:即西线、东线和南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线。
西线:英法军队、
东线:德奥联军、俄军
南线:奥军、俄军及 军队
2.进程:
阶段 主要事件
1914—1915年 (1)德军进攻法国 (2)马恩河战役标志德国“ ”破产 (3)日本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 ”要求
1915— 1916年 (1)凡尔登战役和 战役使双方伤亡惨重 (2)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海上封锁
1917—1918年 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在 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战争
3.结果: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 的失败而结束。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与 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 》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
(2)主要内容:
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 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②承认波兰 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 等国家独立;
③限制美国、英国、 等国海军军备;
④中国收回 主权,但日本保留诸多特权;
⑤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 ”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2.国际联盟:
(1)性质:国联是第一个由 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2)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 。
(3)评价:
①国联“ ”的原则,使其失去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
② 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③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 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 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 的运动日益高涨。
【课堂探究】
材料一 下表是英法德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材料二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899年德国外长皮洛夫的议会演说
材料三 第二条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理由如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要担负同样的义务。
第三条 如果缔约国一方或两方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进攻,致与两个或两个以上非本条约签订国的大国发生战争,对所有缔约国而言,应立即同时产生履行盟约的理由。
——1882年三国“同盟条约”
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一个邻国”和“另一个邻国”分别指的是谁?德国为什么会与这两个国家产生矛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同盟的性质,简析三国同盟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战后提出要建立一支最终能“与世界上任何国家所维持的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海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则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1920年,日本不顾经费缺乏的巨大压力,将海军预算提高到国家支出的1/3,开始实施建立“八八舰队”的计划。
思考:(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其本质。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选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九国公约》的影响。
【课后总结】
我的收获:
2.我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