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和科技 一轮复习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高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和科技 一轮复习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10 07:3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和科技
第八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P42
第二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P8
第十四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P77
《选必三》
《纲要上》
第十四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P80
《选必二》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
知识回顾
1.宗教
佛教日渐兴盛,逐渐同儒道融合,渐趋本土化
江 南 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周武帝宇文邕
唐武宗李炎
后周世宗柴荣
南北朝末期曾出现过大规模的灭佛现象,如北周灭北齐后,周武帝尽灭齐境佛教,结果“五众释门减三百万,皆复还归编户(非编户不纳粮交税),僧寺所占民田,悉数归还, 三宝福财,簿录入官,民役稍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重新确立
B.封建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根本解决
C.不同力量对劳动力争夺趋向激烈
D.南北朝时期的人身依附有所松动
2.思想:魏晋玄学
“竹林七贤”
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追求逍遥洒脱的避世心
儒道互补
(淝水之战捷报传来)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晋书· 谢安传》
汉魏建安文学
魏晋风骨,慷慨气度
东晋田园诗
田园隐逸,恬淡疏朴
南朝骈文
南北朝民歌
艳(爱情)曲兴于南朝,
胡(豪放)音生于北俗。
唐 诗
诗仙 李 白
诗圣 杜 甫
诗魔 白居易
诗骨 陈子昂
诗杰 王 勃
诗狂 贺知章
诗鬼 李 贺
诗囚 孟 郊
诗奴 贾 岛
诗豪 刘禹锡
诗佛 王 维
小李 李商隐
小杜 杜 牧
遗诗万千,绝唱百十,
仙圣巅峰,后无来者。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
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3.文学
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法字体均已完备
“书圣”王羲之
4.书法 5.绘画 6.雕塑(石窟)
南方:六朝秀美
北方:魏碑雄健
莫高窟北朝图像
画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怀素《自叙帖》
唐朝
二、科技
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
《禹贡九州山川实证揔图》
1.地理
2.医疗:东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给出π的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约率”用他的名字命名为 “祖率”。
祖冲之精确计算
4.数学:
南朝圆周率
3.农学:北朝《齐民要术》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本农书
提出“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方邪(倾斜)、迂直(曲直)。
裴秀绘制
西晋《禹贡地域图》
给出π的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约率”用他的名字命名为 “祖率”。
祖冲之精确计算
南朝圆周率
规模空前,早于阿拉伯90年。
僧一行主持
开始使用于战争,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史籍记载
唐末火箭
200年
300年
400年
500年
600年
700年
800年
900年
前者系统总结唐以前的医学成就;后者是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孙思邈《千金方》
唐官修《唐本草》
初唐医书
世界现存最早、有确切题款纪年的雕版印刷品,出自敦煌藏经洞,现存英国国家图书馆。它见证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的辉煌。
留存《金刚经》
唐朝雕版印刷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中国农学体系建立。
贾思勰著述
北朝《齐民要术》
又名安济桥,世界现存最古老、跨度最大的石拱桥。
李春设计
隋朝赵州桥
盛唐子午线
中唐火药
道教记录
纲要上第8课
领域 成就 领域 成就
文学 数学
书法 农学
绘画 医药
雕塑 地理
舞蹈 天文
建筑 印刷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成就
风格迥异的体裁
书体完备、名家辈出
国画兴起、题材广泛
佛门三大石窟
壮阔欢腾的胡旋舞
李春——赵州桥
祖冲之——圆周率
贾思勰《齐民要术》
《千金方》与《唐本草》
裴秀《禹贡地域图》
测算子午线长度
雕版印刷术
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私学
b.
官学
a.
汉朝设立太学
中央
地方
汉朝设立郡国学
中央官学:太学
“讲经图”(汉代画像砖)








产生
发展
春秋时期,儒家 孔子
唐朝,学塾、村学、蒙学
宋代,书院
孔子讲学图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三、文化载体
西晋设立国子监
宋宝庆年间,杨简已故,他的子孙和弟子,在谈妙书屋旧址创立了慈湖书院。
三国时东吴名相阚泽创办德润书室
大中二年(848),慈溪县令李楚臣在德润书室原址复设德润书院。
宋嘉泰元年(1201),杨简在慈湖北岸原德润书院西面创办了谈妙书屋。
到了明代,慈湖书院逐渐蒙上了官方的色彩,既是慈城杨氏家庙,又由官方任命山长(慈湖书院院长)
慈湖书院图
太学教育为适应封建社会治国者的需要,对太学课程的设置做了严格的规范。西汉时期太学的主要教材是经史,以儒家经典“五经”和“三传”作为基本教材。……“三传”即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周丽霞《传统太学私塾》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高明《琵琶记》
探究:学校教育对古代社会的作用有哪些?
有利于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
有利于科举制的推行
(2022·山东省菏泽市二模·2)下图是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时期新兴的政治文化的比较。这反映出(  )
A.南朝政治文化的成熟 B.南北实力的此消彼长
C.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D.北朝政治文化的优势
(2022·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北齐画家所绘的《北齐校书图》中,名士们身着南朝衣冠饮酒高歌,挥毫泼墨,重塑了对六朝诗文高会的想象。据学者考证,这种“裸身之饮”(敞开衣襟聚会饮酒)其实与诗文高会毫无关系。该作品从侧面反映了(  )
A.中华民族统一大势逐渐形成
B.黄河流域已经完成民族融合
C.北方统一后经济文化的繁荣
D.北朝文人对南朝文化的误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间定位
0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
①施政:形成新的中央行政中枢三省,门阀士族政治兴盛
②选官:形成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对官吏的管理流于形式,形成新的监察机构御史台
③法教:律令儒家化,重视家训
④交往: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孝文帝改革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中外通过丝绸之路继续在商品、技术、宗教、思想等方面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⑤赋税:开始推行并推广租调制
⑥社会:户籍制度在遭受破坏后重新得到了恢复,乡里制度遭到破坏而形成了新的基层治理制度三长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战火连绵,政局动荡。
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经济
①农业:出现农业庄园式劳作方式,农业工具得到了改进,出现了新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北民南迁使得南方农业得到显著发展
②手工业:传统技术臻于成熟,并出现了新的技术创新(如灌钢法等),南方在手工业各行业都有明显的进步
③商业:出现当铺
④交通:海上丝绸之路出现了通道延伸汉志商道
◆思想文化
①文化: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道教广泛传播,儒学有新的发展,出现并盛行玄学,文艺取得更大成就
②科技:在数学、地理学、农学领域取得新的成果
③文化传承:西晋开始出现新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