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透过故宫看明清 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高考透过故宫看明清 课件(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10 07:3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提到故宫,你能想到哪些知识点?
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两朝的政治中心
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特点、理念
观遗产
·
寻历史
·
品文化
透过故宫

明清
中轴布局,左右对称
王者居中,尊卑有序
皇权至上,遵循礼制
神武门
午门
西华门
东华门
内阁大堂
前朝后寝
家国一体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内阁大堂
这个院子就是内阁大堂。它偏离中轴,格局和造型显得简单朴素,但在四百多年前,……更是天下每个书生向往的地方。
跨越这座高墙,进入这个院落,……第一个住进紫禁城的皇帝明成祖,雄心勃勃,他设立内阁……一方面解除相权对君权的威胁;一方面辅佐他料理政事。
——《故宫100》
创立者
目的
丞相

防范丞相专权乱政
皇帝






实现皇帝高度集权
中书省
(丞相)
高度集权
奏章文书
决定如何处理
批答如何处理
(文字书写)
(决策权)
繁杂政务
+
殿阁大学士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批红: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亦称“批朱”。
无决策权
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问题1:据材料可知内阁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明成祖特命翰林院大学士到大内入值赞襄(辅佐),并在午门内开辟一“值舍”作为他们帮助处理奏章的固定场所,称之为文渊阁,内阁之名由此开始。
——楼宇烈、刘永强:《中华文明史》
票拟:一切内外奏章送到内阁,由阁臣先看,并提出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与章奏一道呈给皇帝。票拟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权。
永乐间内阁对六部没有指挥力。明宣宗为控制六部,让阁臣兼任六部尚书,让内阁一身两任的做法使六部不再直接听命于皇帝,各部奏章直接送呈皇帝改由先送内阁票拟,再送皇帝批红,后经内阁下达各部,内阁实际上取代了原先中书省的地位,形成了皇帝—内阁—六部的体制。
——楼宇烈、刘永强:《中华文明史》
问题2:内阁制的设立客观上导致了什么新问题?
掌握票拟权的内阁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明朝皇帝怠惰的子孙,把更多的时间消磨在后宫中。内阁远离了皇帝,而掌管后宫的宦官机构司礼监,慢慢掌握了大权,内阁官员与内廷宦官之间,开始进入一场漫长的对抗。
——《故宫100》
问题3:面对内阁权力逐渐加强,明朝皇帝采取何措施应对此问题?

明朝废除丞相后,皇帝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宦官也趁机窃取了更多的权力。
影响
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
——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
——黄宗羲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D

军机处
军机处
从清雍正开始,皇帝都在养心殿居住和理政,成为清后来的政治活动中心。
距离雍正皇帝居住和理政的养心殿近,便于皇帝征召;地处内廷,保密性强,防止军事机密泄漏。
内廷
生活区域
外朝
工作区域
军机处
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经济总量:世界第一(GDP占世界1/3)
对外贸易出超量:世界第一
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
城市发展程度:18世纪全世界超过50万人口的大城市共有10个,中国占了6个。
——数据来源:戴逸《论康雍乾盛世》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经济状况怎样?
西方:十六世纪的英国伊丽莎白和十八世纪的俄国彼得一世都实行过鼓励开办手工工场、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使两国的经济发展逐渐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重农抑商
中国:
《盛世滋生图》(局部)
协同庆票号
请结合材料比较东西方不同经济政策对东西方经济的发展走向有什么影响?
影响
对中国:强化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因素;
对西方:增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文化专制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
“(中国古代)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选官权力:
由地方→中央→皇权,越来越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天子堂
清朝时,每年除夕,皇帝在这里举行盛宴,宴请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和朝廷的文武大臣。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清朝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
清朝:理藩院
明朝: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工商皆本”
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经世致用”
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
明清时期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经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八股取士,文化专制
局限性:并未提出新社会的构想,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仍属于封建传统民本思想。
阶级局限
1644
BC372-BC289
孟子
民贵君轻
启蒙运动(17、18世纪)
民本传承
戊戌维新
有力的思想武器
1911
辛亥革命
1700
改朝换代
明末清初的活跃思想
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新发展
1898
1840
1368
西方
中国
资本主义
封建社会
强盛
衰败
萌芽
确立
明清时期(1840年前)
时间段
资本主义萌芽
(13c--14c)
文艺复兴(14c--17c)
新航路的开辟
(15c--16c)
启蒙运动
(17c--18c)
工业革命(18c--19c)
明清时期(1840年前),大一统天下,多民族国家传统的延续,使明清时期占尽风光的同时也开始在铸就历史的惰性,陶醉于华夏文明优越的光环之中,却不知天下已变而渐渐落伍,一如火红的夕阳……
落日余晖
1420
紫禁城(故宫),初建于明朝,鼎盛于清代,500年间它曾是封建皇权的象征,帝王将相的舞台。600年来,它历经风雨,走向复兴,最终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艺术宝库。今天,紫禁城既古老又新鲜,它正承载着历史,创造着未来!
神武门
午门
西华门
东华门
观遗产
·
寻历史
·
品文化
历史已成过去,
遗产终会消逝,
文化才是永恒!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