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课件(3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09 13:2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生命中最重要的
往往都是最简单的
每一个陪伴你的人
每一口新鲜的空气
每一滴甘甜的水珠
每一缕温暖的阳光
阳光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生命光源
(一)自然资源
1. 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整体性
地域性
以上两个材料分别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哪些属性?
2. 属性:
辨析(1)以下哪些是自然资源?
蜡烛、铁矿石、钢铁、野菜、蔬菜、原始森林、蜜蜂、汽油、石油、煤气、煤炭、金矿、岩浆、石灰岩、大理石地板、地热能







(2)台风、地震、闪电等都具有巨大的能量,是自然资源吗?
不是;现有认知能力和科技水平还不够
(一)自然资源


非可再生
可再生
(1)自然属性
矿产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2)自我再生
的性质
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开发利
用不合
理时可
转化
3. 分类:
风物长宜放眼量
物质与能量
资源
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能源
科学家建议给未来的月球系一根“腰带”(长1.1万千米,宽400千米)以获取资源,然后用激光或微波把该资源传回地球,该资源应是
A.核能 B.风能 C.闪电 D.太阳能

牛刀小试:
(二)能量之源
课本P12-13
茶花
石油
瀑布
风车
(二)能量之源
18世纪中期以前生产力不发达,煤炭开发利用程度低,木柴在能源利用中占据首位。
“木柴时代”(前煤炭时期)
(二)能量之源
民以食为天
小麦
水稻
(二)能量之源
该时期,人类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大,主要从事农业活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其制约。
历史发展阶段1
——农业社会阶段
生存
活动1:读图回答,说出世界古文明发源地的分布的共同特征?简析这些地区成为古代文明的发源地的原因。
共同特征: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相对湿润的地区,尤其是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成为古文明发源地的原因: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是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
(二)能量之源
西汉是我国最早开采和使用煤的时期。煤的颜色黝黑,状似石头,因而在古代有“石涅”、“石炭”、“石墨”、“乌金石”、“黑丹”等名称。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约公元前五世纪)的《山海经·五藏山经》说,“女床之山”、“女几之山”“多石涅”。女床之山在今陕西,女几之山在今四川,说明当时这些地区已经发现了煤,这是我国关于煤的最早记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使用煤的国家。在欧洲,公元315年才有关于煤的文字记载,比我国的文字记载晚了约800年;英国在公元13世纪才开始采煤,比我国晚了约 1400年。
(二)能量之源
世界能源结构
活动2:
图中反映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出现了什么变化?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木柴比重持续下降;煤炭比重持续上升;
19世纪80年代左右煤炭比重超过木柴,占主导地位。
(二)能量之源
以蒸汽机为主的产业革命,生产力极速提高,能源需求剧增,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炭为主的“煤炭时代”
历史发展阶段2
——工业社会阶段
大庆
克拉玛依
东营
石油工业城市
钢铁工业城市
鞍山
本溪
攀枝花
有色金属工业城市
金昌(镍)
铜陵(铜)
个旧(锡)
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和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克拉玛依
金昌
大庆
鞍山
本溪
东营
铜陵
攀枝花
个旧
图例
油田
铁矿
铜矿
镍矿
锡矿
气化
燃烧
气化
煤气
煤渣
煤灰
发电
供热
脱硫
废热
CO2
化工产品
民用
建材
提取有色金属
硫酸
硫磺
温室种植
固化
利用
温室养殖
活动3:从单纯的能源到工业原料,煤炭的利用发生怎样的转变?
相比较直接销售煤炭,该地建设坑口电站出售电力、发展煤气化、液化工业,发展高耗能工业有什么好处?
煤炭
由单一性的采煤向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等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延长了生产链,增加了煤炭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减轻了交通运输压力。
1980~2001年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
活动4:
(1)从1980~2001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比重变化幅度最大的能源是哪种?
(2)从1980~200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水电(3%-9%)
以煤炭为主,天然气和水电消费比重呈上升趋势,石油消费比重先降后升
与2004年相比,简述我国2014年能源消费特点。
答案 我国煤炭能源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有很大比重;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上升明显,但仍不足20%;能源消费结构正在趋向合理。
解析 其消费特点应该从总、分两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二)能量之源
各类能源所占比重(%)
1850 1870 1890 1910 1930 1950 1970 1995
木柴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其他
活动5:
大约在什么年代,世界石油的消费量超过煤炭?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20世纪60年代
石油
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中,居首位的是什么?
(二)能量之源
石油时代(后煤炭时期)
(二)能量之源
思考:
简析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比石油大的主要原因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
石油资源相对欠缺,进口成本高
2018年11月27日浙江北部各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能见度最低达到50米内。宁波市气象台气象专家提醒:目前的雾是混着霾的,属于雾霾的混合体。早上湿度大,能见度低,就是雾为主,到了中午雾散了,但还是灰蒙蒙,空气质量差,就是霾。气象上,二者是有严格定义的,但生活中二者相伴相生。
“人间仙境”
(三)污染之“源”
雾霾
酸雨
石油泄漏
温室效应
......
原因:
环保意识不强
科技水平不够高,
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四)节流开源
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7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不断下降,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核电在建规模为全球首位。中国有望超额完成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且为实现2030年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严禁新增煤炭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十三五’以来,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预计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6%。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测算,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约28.4亿吨,同比下降了2.4%,水电、核电、风电三类电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1.1%。”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6.6%,今年前三季度又进一步下降了4%左右。
最近这十年,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4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确实也是做到了气候行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了双赢,“这些行动应该说是走了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经济在平稳、健康地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一直在实施”。
(四)节流开源
(四)节流开源
历史发展阶段3
——后工业化阶段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
根本原因:各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生产力水平
时间
能源时代
主体能源
18世纪中
期以前
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以后
木柴时代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生产力不发达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
内燃机的使用
木柴、水力为主
以煤为主
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趋于多样化
人类历史阶段 采集和狩猎
经济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想一想: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化阶段
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
起主要作用的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举例

较强
减弱
气候、水、土
地、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条件好、
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自然资源影响
弱、人力资源
等后天性资源
地位上升
四大文明古国的形成
石油工业城、
钢铁工业城、
有色金属工业城,都在资源富集的地区
美国的硅谷
日本的筑波
中国的中关区
1.干热岩是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体,可用于发电和取暖。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如图所示)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西安市多个小区和办公场所已经实现干热岩供暖。
按照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划分,干热岩资源属于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气候资源 D.土地资源

绝知此事要躬行:
解析:易错点在D,土地资源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干热岩利用的地球内部释放的能量,属于矿产资源。
2.右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完成(1)~(2)题。
(1)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解析 图示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薪柴和太阳能、沼气,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东北地区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
绝知此事要躬行:
3.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
A.以水能为主
B.已进入石油时代
C.能源利用单一化
D.以化石能源为主

绝知此事要躬行:
(2)关于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B.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C.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D.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绝知此事要躬行:
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