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春》难点名称:学习《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目录CONTENTS描绘春天的诗句:
春眠 不觉 晓,处处闻 啼鸟 。
——唐·孟浩然《春 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导入
描绘春天的诗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 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 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 瓜洲》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导入
最美的修辞《春》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天生机盎然的特点,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朱自清在这篇仅仅30个句子的简短散文中。运用了二十多处修辞手法,频率之高,令人惊诧。作品是以“春”贯穿全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辞格来作为《春》的“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最美的修辞重点品读各段中精美生动的语言。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用“我喜欢————句,因为它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景物)————的特点,表达了————感情”的句式说说你的想法。提示:从词语、句子、修辞等角度,从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评点。最美的修辞1、拟人(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在作者的笔下,春风轻拂,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仿佛一个“刚睡醒”的人,“欣欣然张开了眼”。初春,好一种淡淡的气息;初春,好一派朦胧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写出来山“睡醒”的情态。(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用了“叠音”和“拟人”修辞手法。“偷偷”、“钻”等词语表现小草的情态和动作,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传神地表现出来。“ 偷偷地”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3)“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此句用的是“拟人”修辞手法。鸟儿都来“卖弄”歌喉,它们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以“鸟唱”等鸟儿欢快的表现,衬托出人们愉悦的心情,反映出春天给人们、鸟儿、大地上的一切生灵带来了欢愉。定义: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注意:拟人不仅不能违反所拟之物原来的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到物与人,以及其他物之间原有的关系,和支配它们的自然和生活规律。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总结点播
最美的修辞2.比喻(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将三个“比喻”修辞连着使用。作者从色彩的角度,将桃花、杏花、梨花描绘得多姿多彩,鲜艳夺目,而且非常逼真。确是花卉争荣,各不相让。这些个花儿,充满了生命的芬芳,也使整幅春景图的色彩更为丰富、润泽。(2)“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此句兼用“比喻”和“拟人”,将春天比作“小姑娘”。春天渐渐长大,变成“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她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笑着,走着”,着实招人喜爱。社会的发展、进步,将会使更多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这是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3)“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比喻”和“拟人”兼用,将春天比作“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的“青年”,有理想,有勇气,有作为,敢担当。春天这个“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在此,作者纵情赞美春天。并迸一步揭示出:春天有着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因此,应当踏着矫健的春天步伐,去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定义: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即所谓"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
作用: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注意:⒈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⒉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总结点播
最美的修辞3.排比(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用的是“排比”修辞手法。值此大地回暖时节。人们告别封冻了一冬的粉妆玉砌的世界,来到满是绿色的草坪“坐着,躺着”,沐浴着春阳,甚是惬意。和着和煦的微风,开展各种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人得以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其中,“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太阳人格化,既抓住了春天太阳的特征,表现了春阳的温暖,更展示出春阳内在的神韵。整个句子又构成排比句,“拟人”、“排比”的套用,从大处着笔,对山、水、太阳进行了粗线条的描画,简明地勾勒出初春的总轮廓。为下文深层次、多视角地描绘春景图做铺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朱自清用“朗润”描写的山,使山富有光泽、格外的洒脱。定义: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段落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注意:排比必须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且结构大体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构成。(段落则两段即可。)总结点播赏析修辞手法的答题技巧
1. 指出手法
①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果是比喻,要指出本体、喻体:把____比作了____。如果是拟人,要答出赋予____以人的行为/特征/情感/思想)
2. 结合文章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的____特点。(比喻,就答写出了本体的什么喻体特点)
3. 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____(谁)对____(谁)____的思想感情。
活动与探究(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写法借鉴
徜徉在朱自清的春花图中,我们眼前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你留意过身边悄悄开放的花儿吗 请你用美妙的笔深情地描绘一下吧。(200字左右)
课堂练习
示例: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在枝头。它芬芳烂漫、妩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树影婆娑的垂柳相映衬,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那一朵桃花像在枝头沉睡着,这一朵桃花像在和身边的蝴蝶交谈;那一朵桃花像粉红的云,这一朵桃花像在“沙沙”地唱歌;还有花骨朵儿,害羞得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来,几片花瓣落了下来,落在你的肩膀上,落在你的头顶上,落在你的鼻尖上,让你沉醉其中。如果你把眼前的桃花看成一幅,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啊。
小结纵观全篇,《春》鲜明地表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清新格调和欢快情绪。它是一曲赞歌,唱出了春的美妙旋律;它是一首热情的诗,抒发了对春的企盼和眷恋;它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展示出春的气息与魅力。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