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历史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2.吉林省 中国古代史二(隋唐至明清时期) 试卷
一、单选题
1. (2020.吉林)宋代赞宁说:“山川异城 ,风月同天”。下列体现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是( )
A.张等通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鉴真东渡 D.玄装西行
2. (2022:吉林)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朝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安西都护府
C.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设置伊犁将军
3. (2021.吉林)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684年 ,清政府为了对台湾实施有效管辖设置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台湾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4.(2021 长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某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 “货通南北利四方“等几个部分。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 )
A.舟楫千里一 大运河文化展 B .天府之国一都江堰文化展
C.千秋功业一-明长城文化展 D .交通大国一 宋航海文化展
5.(2021 吉林)南宋《数书九章》中记录了大量有关商品价格、共同出资及利益分配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
A.对外交往的频繁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活字印刷的出现 D.数学理论的成熟
6.(2020 吉林长春)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在地方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7.(2022 吉林)清朝是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 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朝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 .设置安西都护府
C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 .设置伊犁将军
8.(2021 吉林长春)以下最能体现明朝“和为贵外交”理念的史实是( )
A.朱元璋称帝 B .李自成起义
C .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9.(2020 吉林长春)下图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0. (2021.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 )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在北魏推行汉化措施,促进民族交融
(3)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4)建立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5)建立明朝,强化皇权
11.(2022 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 )写成《伤寒杂病论》——
(2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3 )发明活字印刷术——
(4)编写出《本草纲目》——
(5)编写出《天工开物》——
12. (2021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对史料的归纳整理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依据下列主题,选择上述史料进行归类(写出相应的序号)。
医学类:
工程类:
(2)史料③中的“他”指哪位科学家 ⑤中“毕异的发明”指的是什么
(3)结合上述成就,谈谈你的感受。
13. (2020-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国答问题。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境况,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是哪位统治者在位时期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感悟。
14. (2022.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的“政治建制”是由谁首创的 写出材料一中" "处的官职名称。这一 官职在哪一朝代被废除
(2)根据材料一可知,秦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元朝时,统治者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可知,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项峰”
(4)结合以上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知识点]鉴真与玄奘知识点解读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宋代赞宁说:“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下列体现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是鉴真东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ABD三项都不能体现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不符合题意;
C项鉴真东渡体现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唐朝的对外交流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鉴真东渡日本,解题的关键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2.[知识点]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知识点解读
[答案] D
[解析] [分析]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军后,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设置伊犁将军 ,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选项D符合题意;
A.设置西域都护,不符合题意;
B.设置安西都护府,不符合题意;
C.设置北庭都元帅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注意区别汉朝、唐朝和清朝时期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机构。
3.[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知识点解读
[答案] B
[解析] [分析] A.宣政院,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驻藏大臣,不符合题意;
D.伊犁将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4.[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
[答案] 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河千载通南”“货通南北利四方是对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描述,因此A项正确; 材料与都江堰、长城及航海无关,BCD项排除。故选A。
5.[知识点]宋代商业
[答案] B
[详解]材料记录了大量有关商品价格、共同出资及利益分配等问题"体现的是当时的数学以应用型数学为主,反映的是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与对外交往及活体字印刷术的出现无关,AC项排除;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论总结, D项排除。故选B。
6.[知识点]行省制度
[答案] D
[详解]考查点:元朝的行省制。解题思路:抓住关键词“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可知,此题主要考查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始于元朝,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元朝的行省制度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D项符合题意; A项分封制实行于西周,排除; B项郡县制是秦朝开始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 C项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开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朝,排除。故选D。
7.[知识点]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答案] 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D项正确;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排除A项;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排除B项;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排除C项。
故选D项。
8.[知识点]郑和 下西洋
[答案]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以宣扬国威为主,属于和平对外交往,因此D项正确;朱元璋称帝属于王朝更迭,A项排除;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代表,B选项排除;戚继光抗倭属于抵抗外来侵略,C项排除。故选D。
9.[知识点]戚继光抗倭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平定 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 特回归祖国
[答案] D
[详解]考查点:明清时期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题思路:根据图片涉及的史实可知,戚继光抗倭是明朝时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行的抗争;设置驻藏大臣,是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的机构;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政权进行的战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所以图片史实均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关,D项符合题意;项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的时期,排除; 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指的是两宋时期,排除; C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指的是隋唐时期,排除。故选D。
二、10.(1)[答案] [第1空] 汉武帝
(2)[答案] [第1空] 北魏孝文帝
(3)[答案] [第1空] 唐太宗
(4)[答案] [第1空] 赵国胤
(5)[答案] [第1空] 朱元璋
[知识点]“贞观之治” 知识点解读 朱元璋强化皇权 知识点解读汉武帝的大- 统知识点解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知识点解读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知识点解读明朝的建 立知识点解读I
[解析] [分析] (1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促进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4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赵匡胤建立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5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璋建立明朝,强化皇权;
故答案为:(1)汉武帝;
故答案为:(1)汉武帝;
( 2 )北魏孝文帝;
( 3 )唐太宗;
( 4 )赵国胤;
( 5 )朱元璋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1.[知识点]张仲景及医学成就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答案] (1) 张仲景;
(2)祖冲之;
(3) 毕异;
(4)李时珍;
(5)宋应星。
[详解] (1) 结合所学可知,《伤寒杂病论》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2)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 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3)结合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 1048年)中国的毕异(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4)结合所学可知,《本草纲目》 由明代李时珍所撰。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一千一百多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5)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 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12.(1)[答案] [第1空] ②
[第2空]⑥
[第3空]①
[第4空]④
(2)[答案]祖冲之;活字印刷术
(3)[答案]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张仲景;华佗及医学成就;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李冰与都江堰;宋元时期的科技一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火药;明朝的科技名著一《本朝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解析] [分析] (1) 属于医学类史料的有华佗创编出“五禽戏”,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属于工程类史料的有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史料③中的“他”指祖冲之,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⑤中” 毕异的发明”指的是活字印刷术;
(3 )结合上述成就可知,我的感受是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故答案为:(1)
1、②
2、⑥
3、①
4、④
(2)祖冲之;活字印刷术
( 3 )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点评] ( 1 )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进行分类回答,还是要求牢记基础知识;
( 2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 3 )开放性题目,記有理即可。
13.(1)[答案]休养生息政策。
(2)[答案]唐宗“开元盛世”。
(3)[答案]执政者应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等。
[知识点]“开元盛世” 知识点解读 西汉的建立和 "文景之治”知识点解读
[解析] [分析] (1) 由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西汉初年 ,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经济萧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片荒凉景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汉高祖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根据材料: =诗句“忆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原俱丰实”, 可知,询的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分富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玩”,当时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玄宗在位的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给我们的启示是执政者应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等。
故答案为: (1) 体养生息政策。
(2)唐玄宗“开元盛世”。
(3 )执政者应以民为本,重视民生 ;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航盛世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关注民生问题。
14.(1)[答案]秦始皇;丞相;明朝;
(2)[答案]郡县制;行省制;
(3)[答案]军机处;
(4)[答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军机处的设立,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 [分析] (1) 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政治建制是中央集权制度,是由秦始皇 首创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之下,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在明朝被废除;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统治者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
(3 )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项峰;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权利被逐渐收归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故答案为: (1)秦始皇;丞相;明朝;
(2)郡县制;行省制;
(3)军机处;
(4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点评] (1 )本题的前两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最后- -问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 ,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 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分析理解;
(4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理解之后再进行概括回答,注意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