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平均数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平均数 北京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09 20: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教学设计(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
2、知道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3、知道球平均数的方法,会求平均数。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垃圾有四类,那现在老师想考一考同学们,矿泉水瓶属于哪一类垃圾呢?(可回收垃圾)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使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丽,我们学校成立了环保兴趣小组,看,他们在做什么?(出示课本的主题图情境)
1、认识平均数
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他们这个环保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要想知道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首先要知道?(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活动1: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打开学习单,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板书)
2、先合并再平均分(学生列式)
师: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或者求和均分,会得到一个相等的数,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揭示课题,板书)
一、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师:我们知道了“13”是环保小组收集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那平均数代表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数的?
1、平均数并不是实际的数量。
2、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3、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一个数字。(板书)
活动2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看了环保小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吧!
(1)男生:3 女生:2
男生赢
(2)男生:3 女生:2
1 6
女生赢
(3)男生:3 女生:2
1 6
5
男生,女生谁赢?
活动3 说一说生活中的平均数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第一关 我会判断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米,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米。( )
2、学校排球队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
第二关 我会分析
张爷爷在看报纸,看到了一则报告《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发布的中国人均寿命,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3岁时,他说:“我今年72岁了,我只能活一年了”。
第三关 我会解决
课本92页做一做第1题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平均数
方法 特点
1、移多补少 (1)不是实际数量
2、求和均分(总数÷份数) (2)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14+12+11+15)÷4 (3)中间的数字
=52÷4
=13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