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计划】第三章 圆精选精练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满分计划】第三章 圆精选精练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09 21: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圆
一、单选题(共20分)
1.如图,点M、N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两个动点,在运动过程中保持∠MAN=45°,连接EN、FM相交于点O,以下结论:①MN=BM+DN;②BE2+DF2=EF2;③BC2=BF DE;④OM=OF(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如图,△ABC内接于⊙O,∠A=50°.E是边BC的中点,连接OE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BD,则∠D的大小为(  )
A.55° B.65° C.60° D.75°
3.已知每个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如图中的阴影图案是由三段以格点为圆心,半径分别为1和2的圆弧围成,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π﹣2 C.1+ D.1﹣
4.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C=,点P在以斜边AB为直径的半圆上,M为PC的中点.当点P沿半圆从点A运动至点B时,点M运动的路径长是(  )
A.π B.π C.π D.2
5.⊙O的半径为5,M是圆外一点,MO=6,∠OMA=30°,则弦AB的长为(  )
A.4 B.6 C.6 D.8
6.如图,点O是△ABC的内心,若∠A=70°,则∠BOC的度数是(  )
A.120° B.125° C.130° D.135°
7.P为⊙O内一点,,⊙O半径为5,则经过P点的最短弦长为( )
A.5 B.6 C.8 D.10
8.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离 C.相切 D.无法判断
9.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的半径之比为( )
A. B. C. D.
10.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 D 是弧 AC 的中点,过点 D 作 DE⊥AB 于点 E,延长 DE 交⊙O 于点 F,若 AC=12,AE=3,则⊙O 的直径长为( )
A.7.5 B.15
C.16 D.18
二、填空题(共40分)
11.如图,在中,的半径为点是边上的动点,过点作的一条切线(其中点为切点),则线段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
12.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r=6,高h=8,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
13.如图,抛物线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点、、,顶点为,以为直径画半圆交轴的正半轴于点,圆心为,是半圆上的一动点,连接,是的中点,当沿半圆从点运动至点时,点运动的路径长是__________.
14.如图,在⊙O中,的度数等于250°,半径OC垂直于弦AB,垂足为D,那么的度数等于________度.
15.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若AB=10,AE=1,则弦CD的长是_____.
16.如图,△ABC中,∠ACB=90°,AB=5,AC=3,BC为半圆O的直径,将△ABC沿射线CB方向平移得到△A1B1C1.当A1B1与半圆O相切于点D时,平移的距离的长为_____.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相交于A,B两点,且点A在x轴上,则弦的长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0分)
18.如图,,比较与的长度,并证明你的结论.
19.⊙O是四边形APBC的外接圆,连接AB、CP,且.
(1)如图1,若,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在(1)的条件下,若,,求PC的长.
(3)如图2,若,请判断BP、AP、CP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并说明理由.
20.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弧BE中点,AE⊥CD于点D,延长DC,AB交于点F,已知AD=4,FC=FB.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求线段FC的长.
21.如图,是的直径,、是上两点,且,过点的直线交的延长线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交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的半径为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连结,在(2)的条件下,求的长.
2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AB=12cm,AD=8cm,BC=22cm,AB为⊙O的直径,动点P从点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2cm/s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
(2)当t为何值时,PQ与⊙O相切?
23.已知:如图,△ABC中,AB=AC,AB>BC.
求作:线段BD,使得点D在线段AC上,且∠CBD=∠BAC.
作法:①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圆;
②以点C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于点P(不与点B重合);
③连接BP交AC于点D.
线段BD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连接PC.
∵AB=AC,
∴点C在⊙A上.
∵点P在⊙A上,
∴∠CPB=∠BAC.(    )(填推理的依据)
∵BC=PC,
∴∠CBD=   .(    )(填推理的依据)
∴∠CBD=∠BAC.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M'=AM,BM=DM',∠BAM=∠DAM',∠MAM'=90°,∠ABM=∠ADM'=90°,由“SAS”可证△AMN≌△AM′N,可得MN=NM′,可得MN=BM+DN,故①正确;由“SAS”可证△AEF≌△AED',可得EF=D'E,由勾股定理可得BE2+DF2=EF2;故②正确;通过证明△DAE∽△BFA,可得,可证BC2=DE BF,故③正确;通过证明点A,点B,点M,点F四点共圆,∠ABM=∠AFM=90°,∠AMF=∠ABF=45°,∠BAM=∠BFM,可证MO=EO,由∠BAM≠∠DAN,可得OE≠OF,故④错误,即可求解.
【详解】
解: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M′,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D',
∴AM'=AM,BM=DM',∠BAM=∠DAM',∠MAM'=90°,∠ABM=∠ADM'=90°,
∴∠ADM'+∠ADC=180°,
∴点M'在直线CD上,
∵∠MAN=45°,
∴∠DAN+∠MAB=45°=∠DAN+∠DAM'=∠M'AN,
∴∠M′AN=∠MAN=45°,
又∵AN=AN,AM=AM',
∴△AMN≌△AM′N(SAS),
∴MN=NM′,
∴M′N=M′D+DN=BM+DN,
∴MN=BM+DN;故①正确;
∵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D',
∴AF=AD',DF=D'B,∠ADF=∠ABD'=45°,∠DAF=∠BAD',
∴∠D'BE=90°,
∵∠MAN=45°,
∴∠BAE+∠DAF=45°=∠BAD'+∠BAE=∠D'AE,
∴∠D'AE=∠EAF=45°,
又∵AE=AE,AF=AD',
∴△AEF≌△AED'(SAS),
∴EF=D'E,
∵D'E2=BE2+D'B2,
∴BE2+DF2=EF2;故②正确;
∵∠BAF=∠BAE+∠EAF=∠BAE+45°,∠AEF=∠BAE+∠ABE=45°+∠BAE,
∴∠BAF=∠AEF,
又∵∠ABF=∠ADE=45°,
∴△DAE∽△BFA,
∴,
又∵AB=AD=BC,
∴BC2=DE BF,故③正确;
∵∠FBM=∠FAM=45°,
∴点A,点B,点M,点F四点共圆,
∴∠ABM=∠AFM=90°,∠AMF=∠ABF=45°,∠BAM=∠BFM,
同理可求∠AEN=90°,∠DAN=∠DEN,
∴∠EOM=45°=∠EMO,
∴EO=EM,
∴MO=EO,
∵∠BAM≠∠DAN,
∴∠BFM≠∠DEN,
∴EO≠FO,
∴OM≠FO,故④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等知识,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B
【解析】
【分析】
连接CD,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CDB=180°﹣∠A=130°,根据垂径定理得到OD⊥BC,求得BD=C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连接CD,
∵∠A=50°,
∴∠CDB=180°﹣∠A=130°,
∵E是边BC的中点,
∴OD⊥BC,
∴BD=CD,
∴∠ODB=∠ODC=∠BDC=6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垂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
【分析】
如图,标注顶点,连接AB,由图形的对称性可得阴影部分面积=S扇形AOB-S△ABO,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标注顶点,连接AB,
由对称性可得:
阴影部分面积=S扇形AOB-S△ABO=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阴影部分的面积的计算,扇形面积的计算,掌握“图形的对称性”是解本题的关键.
4.B
【解析】
【分析】
取AB的中点O、AC的中点E、BC的中点F,连接OC、OP、OM、OE、OF、EF,如图,利用勾股定理得到AB的长,进而可求出OC,OP的长,求得∠CMO=90°,于是得到点M在以OC为直径的圆上,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计算点M运动的路径长.
【详解】
解:取AB的中点O、AC的中点E、BC的中点F,连接OC、OP、OM、OE、OF、EF,如图,
∵在等腰Rt△ABC中,AC=BC=2,
∴AB=BC=4,
∴OC=OP=AB=2,
∵∠ACB=90°,
∴C在⊙O上,
∵M为PC的中点,
∴OM⊥PC,
∴∠CMO=90°,
∴点M在以OC为直径的圆上,
P点在A点时,M点在E点;P点在B点时,M点在F点.
∵O是AB中点,E是AC中点,
∴OE是△ABC的中位线,
∴OE//BC,OE=BC=,
∴OE⊥AC,
同理OF⊥BC,OF=,
∴四边形CEOF是矩形,
∵OE=OF,
∴四边形CEOF为正方形,EF=OC=2,
∴M点的路径为以EF为直径的半圆,
∴点M运动的路径长=×π×2=π.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以及动点的轨迹:点按一定规律运动所形成的图形为点运动的轨迹.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圆周角定理确定M点的轨迹为以EF为直径的半圆.
5.D
【解析】
【分析】
过作于,连接,根据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再根据垂径定理得出,最后求出答案即可.
【详解】
解:过作于,连接,则,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过,

即,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能熟记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
6.B
【解析】
【分析】
利用内心的性质得∠OBC=∠ABC,∠OCB=∠ACB,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OBC+∠OCB=55°,然后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计算∠BOC的度数.
【详解】
解:∵O是△ABC的内心,
∴OB平分∠ABC,OC平分∠ACB,
∴∠OBC=∠ABC,∠OCB=∠ACB,
∴∠OBC+∠OCB=(∠ABC+∠ACB)=(180°﹣∠A)=(180°﹣70°)=55°,
∴∠BOC=180°﹣(∠OBC+∠OCB)=180°﹣55°=125°.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切圆与内心: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内心与三角形顶点的连线平分这个内角.
7.C
【解析】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即可求得.
【详解】
解:在过点P的所有⊙O的弦中,
如图,当弦与OP垂直时,弦最短,
此时,
得其半弦长为4,则弦长是8,
故选:C.
【点睛】
此题首先要能够正确分析出其最短的弦,然后综合运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8.A
【解析】
【分析】
过点C作CD⊥AB于点D,由题意易得AB=5,然后可得,进而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求解.
【详解】
解:过点C作CD⊥AB于点D,如图所示:
∵,,,
∴,
根据等积法可得,
∴,
∵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该圆的半径为,
∵,
∴圆与AB所在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相交,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9.D
【解析】
【分析】
设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是1,则其斜边是.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是两条直角边的和与斜边的差的一半,得其内切圆半径是;其外接圆半径是斜边的一半,得其外接圆半径是.所以它们的比为=.
【详解】
解:设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是1,则其斜边是;
∵内切圆半径是,
外接圆半径是,
∴所以它们的比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和内切圆的半径公式: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和与斜边的差的一半;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是斜边的一半.
10.B
【解析】
【分析】
连接OF,首先证明AC=DF=12,设OA=OF=x,在Rt△OEF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如图,连接OF.
∵DE⊥AB,
∴DE=EF,,
∵点D是弧AC的中点,
∴,
∴,
∴AC=DF=12,
∴EF=DF=6,
设OA=OF=x,
在Rt△OEF中,则有x2=62+(x-3)2,
解得x=,
∴AB=2x=1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11.
【解析】
【分析】
如图:连接OP、OQ,根据,可得当OP⊥AB时,PQ最短;在中运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得AB、AQ的长,然后再运用等面积法求得OP的长,最后运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OP、OQ,
∵是的一条切线
∴PQ⊥OQ

∴当OP⊥AB时,如图OP′,PQ最短
在Rt△ABC中,
∴AB=2OB=,AO=cos∠A·AB=
∵S△AOB=
∴,即OP=3
在Rt△OPQ中,OP=3,OQ=1
∴PQ=.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此正确作出辅助线、根据勾股定理确定当PO⊥AB时、线段PQ最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60π
【解析】
【分析】
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出圆锥的母线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圆锥的母线,
∴圆锥的侧面积=π×10×6=60π,
故答案为:60π.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锥的侧面积,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13.
【解析】
【分析】
先求出A、B、E的坐标,然后求出半圆的直径为4,由于E为定点,P是半圆AB上的动点,N为EP的中点,所以N的运动路经为直径为2的半圆,计算即可.
【详解】
解:,
∴点E的坐标为(1,-2),
令y=0,则,
解得,,,
∴A(-1,0),B(3,0),
∴AB=4,
由于E为定点,P是半圆AB上的动点,N为EP的中点,所以N的运动路经为直径为2的半圆,如图,
∴点运动的路径长是.
【点睛】
本题属于二次函数和圆的综合问题,考查了运动路径的问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和圆的基础是解题的关键.
14.55
【解析】
【分析】
连接OA,OB,由已知可得∠AOB=360°﹣250°=110°,再根据垂径定理即可得解.
【详解】
连接OA,OB,
由已知可得∠AOB=360°﹣250°=110°,
∵OC⊥AB,
∴,
∴∠AOC=∠AOB=55°.
故答案为5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心角定理与垂径定理,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其知识点.
15.6
【解析】
【分析】
连接O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E,根据垂径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
连接OC,
∵AB是⊙O的直径,弦CD⊥AB,
∴CD=2CE,∠OEC=90°,
∵AB=10,AE=1,
∴OC=5,OE=5﹣1=4,
在Rt△COE中,CE==3,
∴CD=2CE=6,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掌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是解题的关键.
16.
【解析】
【分析】
连结OG,如图,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4,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CC1=BB1,A1C1=AC=3,A1B1=AB=5,∠A1C1B1=∠ACB=90°,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D⊥A1B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连结OG,如图,
∵∠BAC=90°,AB=5,AC=3,
∴BC==4,
∵Rt△ABC沿射线CB方向平移,当A1B1与半圆O相切于点D,得△A1B1C1,
∴CC1=BB1,A1C1=AC=3,A1B1=AB=5,∠A1C1B1=∠ACB=90°,
∵A1B1与半圆O相切于点D,
∴OD⊥A1B1,
∵BC=4,线段BC为半圆O的直径,
∴OB=OC=2,
∵∠GEO=∠DEF,
∴Rt△B1OD∽Rt△B1A1C1,
∴,即,解得OB1=,
∴BB1=OB1﹣OB=﹣2=,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2.
【解析】
【分析】
过O作OE⊥AB于C,根据垂径定理可得AC=BC=,可求OA=2,OD=,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可证△OAC∽△DAO,由相似三角形性质可求即可.
【详解】
解:过O作OE⊥AB于C,
∵AB为弦,
∴AC=BC=,
∵直线与相交于A,B两点,
∴当y=0时,,解得x=-2,
∴OA=2,
∴当x=0时,,
∴OD=,
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
∵∠ACO=∠AOD=90°,∠CAO=∠OAD,
∴△OAC∽△DAO,
即,
∴AB=2AC=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垂径定理,直线与两轴交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相似判定与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18.=,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由AD=BC解得=,继而得到=.
【详解】
解:=,
证明如下:
∵AD=BC,
∴=,
∴+=+,
即=.
【点睛】
本题考查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19.(1)是等边三角形;证明见解析;(2)4;(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可得,,进而即可得到结论;
(2)过点C分别作于点M,延长线于点N,可证≌,从而得,结合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而即可求解;
(3)过点C分别作于点M,延长线于点N,可证≌,从而得,结合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详解】
(1)是等边三角形.
理由如下:
∵,
∴,,
∴是等边三角形.
(2)过点C分别作于点M,延长线于点N,
∵,
∴,,
在和中,
∴≌(HL),
∴,
在和,
∵,
∴,,


∴;
(3),理由如下:
过点C分别作于点M,延长线于点N,
∵,
∴,,
在和中,
∴≌,
∴,
在和中,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添加合适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0.(1)见解析;(2)FC=6.
【解析】
【分析】
(1)连接O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DAC=∠OCA,于是可判断OC∥AD,由于AD⊥CD,则OC⊥CD,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有了FC=FB,设BF=x,则CF=x,根据切割线定理得到,设OA=OB=OC=r,求得BF=2r,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F=6,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1)证明:连接OC.
∵C是的中点,
∴AC平分∠DAB,
∴∠DAC=∠OAC,
∵OA=OC,
∴∠OCA=∠OAC,
∴∠DAC=∠OCA,
∴DA∥OC,
∵AD⊥DC,
∴∠ADC=90°,
∴∠OCD=90°,
即OC⊥DC,
∵OC为半径,
∴DC为⊙O的切线;
(2)∵FC=FB,
∴设BF=x,则CF=x,
∵CD是⊙O的切线,
∴CF2=BF AF,
设OA=OC=OB=r,
∴2x2=x(x+2r),
∴x=2r,
∴BF=2r,
∵OC∥AD,
∴△OCF∽△ADF,
∴,
∴ ,
∴r=3,
∴BF=6,
∴FC=FB=6.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切线的判定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属于圆的综合题,证明某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往往连接圆心和准切点,证半径垂直准切线,已经某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往往连接圆心和切点,得到半径垂直切线.
21.(1)见解析;(2);(3)
【解析】
【分析】
(1)根据同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CAD=∠DAB,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DAB=∠ODA,则∠CAD=∠ODA,即可判定OD∥AE,进而得到OD⊥DE,据此即可得解;
(2)连接B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E=3,AD=2,解直角三角形得到∠DAB=30°,则∠EAF=60°,∠DOB=60°,DF=2,再根据S阴影=S△DOF-S扇形DOB即可得解;
(3)过点E作EM⊥AB于点M,连接BE,解直角三角形得到AM=,EM=,则MB=,再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解:(1)证明:如图,连接,








是的半径,
是的切线;
(2)解:,


,的半径为2,


如图,连接,
是的直径,,




即,

在中,,

,,




(3)如图,过点作于点,连接,
在中,,,


【点睛】
此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扇形的面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并证明△OGD∽△EGA求出AE是解题的关键.
22.(1)当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2)当t=2秒时,PQ与⊙O相切.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得:,,则,再由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得到DP=CQ,由此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2)设PQ与⊙O相切于点H过点P作PE⊥BC,垂足为E.先证明四边形ABEP是矩形,得到PE=AB=12cm.由AP=BE=tcm,CQ=2tcm,得到BQ =(22﹣2t)cm,EQ=22﹣3t)cm;再由切线长定理得到AP=PH,HQ=BQ,则PQ=PH+HQ=AP+BQ=t+22﹣2t=(22﹣t)cm;在Rt△PEQ中,PE2+EQ2=PQ2,则122+(22﹣3t)2=(22﹣t)2,即:8t2﹣88t+144=0,由此求解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得:,,
∴,
∵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
∴DP=CQ,
∴,
解得,
∴当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
(2)设PQ与⊙O相切于点H过点P作PE⊥BC,垂足为E.
∴∠PEB=90°
∵在直角梯形ABCD,AD∥BC,∠ABC=90°,
∴∠BAD=90°,
∴四边形ABEP是矩形,
∴PE=AB=12cm.
∵AP=BE=tcm,CQ=2tcm,
∴BQ=BC﹣CQ=(22﹣2t)cm,EQ=BQ﹣BE=22﹣2t﹣t=(22﹣3t)cm;
∵AB为⊙O的直径,∠ABC=∠DAB=90°,
∴AD、BC为⊙O的切线,
∴AP=PH,HQ=BQ,
∴PQ=PH+HQ=AP+BQ=t+22﹣2t=(22﹣t)cm;
在Rt△PEQ中,PE2+EQ2=PQ2,
∴122+(22﹣3t)2=(22﹣t)2,即:8t2﹣88t+144=0,
∴t2﹣11t+18=0,(t﹣2)(t﹣9)=0,
∴t1=2,t2=9;
∵P在AD边运动的时间为秒.
∵t=9>8,
∴t=9(舍去),
∴当t=2秒时,PQ与⊙O相切.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长定理,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切线长定理.
23.(1)见解析;(2)圆周角定理;,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解析】
【分析】
(1)利用几何语言画出对应的几何图形;
(2)先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从而得到.
【详解】
解:(1)如图,为所作;
(2)证明:连接,如图,

点在上.
点在上,
(圆周角定理),

(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故答案为:圆周角定理;;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复杂作图的五种基本作图的基本方法,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