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历史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1.黑龙江省 中国古代史一(史前文明至南北朝时期) 试卷21教育网
一、单选题(共17题;共34分)
1.(2分)(2022 黑龙江大庆)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 )
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 .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 .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2.(2分)(2020·龙东地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间,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还学会使用打制石器的古人类是( ) 21·cn·jy·com
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马坝人
3.(2分)(2022 黑龙江齐齐哈尔)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禹
4.(2分)(2021·齐齐哈尔)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一位著名部落首领。与他并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www.21-cn-jy.com
A.炎帝 B.蚩尤 C.禹 D.启
5.(2分)(2020·龙东地区)西周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确立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2·1·c·n·j·y
A.郡县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6.(2分)(2021·齐齐哈尔)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7.(2分)(2022 黑龙江大庆)为了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 .实行盐铁专卖 C.颁布“推恩令” D.兴办太学
8.(2分)(2020·绥化)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9.(2分)(2021·齐齐哈尔)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其中老子创立的学派是( ) 2-1-c-n-j-y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0.(2分)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标准货币是( ) 21*cnjy*com
A.刀币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铲形币 D.蚁鼻钱
11.(2分)(2020·绥化)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颁行全国的统一文字是( )
A.小篆 B.行书 C.草书 D.楷书
12.(2分)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中,为加中央集权,他采取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是(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颁布“推恩令” B.设置西域都护
C.设立军机处 D.设立“三司”
13.(2分)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亚欧的重要商路,对开通此商路功劳巨大的人物是( )
丝绸之路线路图
A.董仲舒 B.张骞 C.成吉思汗 D.康熙帝
14.(2分)(2021·齐齐哈尔)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我国古代中医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被誉为“医圣”的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王羲之 D.吴道子
15.(2分)(2022 黑龙江大庆)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这些措施
A.实现了全国统一 B.消除了民族隔阂
C .促进了民族融合 D .激化了民族矛盾
16.(2分)(2020·龙东地区)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
A.洛阳 B.平城 C.成都 D.北京
17.(2分)(2020·大兴安岭)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圆周率,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贾思勰 D.祖冲之
二、填空题(共2题;共11分)
18.(3分)(2021·龙东)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1)(1分)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2)(1分)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3)(1分)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 。
19.(8分)(2020·绥化)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分)图一人物是 ,他把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2)(1分)图二人物是 ,他是 朝的诗人,享有“诗仙”的美誉。
(3)(1分)图三人物是 ,他是北宋时的匠人,发明了活字 。
(4)(1分)图四人物是 ,他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编写出《 》。
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235分)
20.(25分)(2020·大兴安岭)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法令规定:
⑴解除农奴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从法令颁布之时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享有担任公职、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
⑵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在赎金付清之前,农民还对地主负有“暂时义务”。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这时,在军乐声中,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人民日报》
(1)(5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巩固统治?而西方的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什么政治制度发展到高峰?
(2)(5分)依据材料二写出,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什么?这次改革是在哪国进行的?
(3)(5分)材料三中“辛亥革命推翻了……的反动统治”,“……”处推翻的是哪一王朝的统治?哪位革命先行者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5分)材料四表述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哪一事件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哪一奋斗目标?
(5)(5分)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21.(15分)(2020·龙东地区)穿越时空的伟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结合图片“水利工程促发展”,写出李冰修筑的这项水利工程名称。它使哪一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2)(5分)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哪里?
(3)(5分)结合图片“运河恩泽利千秋”分析,修建隋朝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22.(40分)(2020·大兴安岭)2020年2月,齐齐哈尔市防疫英雄﹣﹣民警王春天,牺牲在抗疫一线。正是许许多多和王春天一样的杰出人物,激励着中国人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探究一[绘制图示 引领思想路线]
探究二[聚焦人物 展现科技魅力]
(1)(5分)中共七大确立了谁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他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5分)中共十五大确立了谁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他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成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座城市?
(3)(5分)请在年代尺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5分)图一人物是明代哪位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的哪部药物学著作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5)(5分)图二人物是明代的科学家宋应星,他编写的哪部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5分)图三人物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谁?
(7)(5分)探究三[编制表格
弘扬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看中华文化传承,完成下列表格。
(8)(5分)探究四[思维碰撞
激励学生成长]
通过对以上杰出人物的探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23.(20分)(2021·龙东)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导、社会变革的前奏。人类历史上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运动,矗立起一座座高大的思想丰碑。
材料一: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造就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新青年》
材料三:14世纪,意大利学者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中充满的人性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
材料四: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1)(5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5分)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是哪场运动的两面旗帜?
(3)(5分)写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及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
(4)(5分)材料四出自哪一部经典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科学理论的诞生?
24.(20分)(2021·龙东)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材料三:全书背景广阔,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1)(5分)上述材料出自于谁的主张?他是哪一学派创始人?
(2)(5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哪一建议,使该学派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3)(5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司马迁撰写的历史巨著名称。
(4)(5分)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文学作品名称。
25.(25分)(2020·大兴安岭)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 雪》
材料二: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假如把中国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见闻密录》
材料四:建国以来取得的成就
20世纪50年代
(1)(5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词中提到的哪位“英雄”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词中提到的哪位“英雄”在位期间,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沿路许多国家带来福祉?
【版权所有:21教育】
(2)(5分)材料二中描述了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作什么?他在位期间哪位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诗人李白享有什么美誉?
(3)(5分)材料三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进行的哪场战争的重要作用?中国哪一政党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50﹣1953年,中国人民为保家卫国取得了哪场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5分)请写出材料四中A、B、C处应填的内容。
(5)(5分)结合以上材料,你想对伟大的祖国说些什么?
26.(20分)(2020·绥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巩固对于国家的安定有着重要意义;现在海峡两岸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在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官职,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材料二: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材料三:1662年2月,他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至此,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机构,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材料四: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5分)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西汉政府设置的“官职”是什么?
(2)(5分)材料二中“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3)(5分)材料三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1684年清朝设置的加强对台湾管辖的机构是什么?
(4)(5分)材料四中的“共识”指的是什么?
27.(45分)(2020·龙东地区)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目标,世界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国情怀之保家卫国】
材料一: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材料三: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世界意识之中外交往】
材料四: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了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也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
﹣﹣摘自《求是》改编
材料五:他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练而准确,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摘编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六: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船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部编下册教师用书七年级
【世界意识之国际组织】
材料七:
(1)(5分)请写出材料一中的“他”是谁?
(2)(5分)抗美援朝中,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的英雄人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什么?
(3)(5分)请写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哪里?
(4)(5分)请问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5)(5分)材料五中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6)(5分)你如何评价郑和的远航活动?(一点即可)
(7)(5分)结合材料七的图片请回答这一国际组织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8)(5分)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中与这一国际组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9)(5分)【思维拓展】
通过以上探究,从“家国情怀”或“世界意识”中任选一项谈谈你的看法?
28.(25分)(2021·龙东)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中国的对外交往,既有交流互鉴,也曾固步自封。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1757年,清朝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材料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5分)上图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商路,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图中的A处是哪里?
(2)(5分)与图一、图二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5分)“与外界隔绝”体现了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危害?
(4)(5分)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5)(5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请列举一例。
答案解析部分
1.[知识点][知识点]炎帝与黄帝
[答案] C
[详解]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项正确;
黄帝炎帝时期没有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排除A项;
黄帝炎帝时期没有治理水患,排除B项;
炎帝黄帝时期没有建立国家,排除D项。
故选C项。
2.【答案】A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识]夏朝的建 立与统治
[答案] 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项正确;
ABC项都是部落联盟首领,没有建立王朝,排除。故选D项。
4.【答案】A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A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炎帝的贡献。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5.【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西周建立以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以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故这一制度是分封制。
故答案为:D。
【点评】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根据时间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可知,图①对应的朝代是西周。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周幽王时,国势衰败,又逢连年天灾,人民流离失所。幽王听信谗言,废王后和太子,公元前771年,太子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A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 本题以历史年代尺为切入点,考查西周的相关知识,西周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21*cnjy*com
7.[知识点]武帝的经济措施
[答案] 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抑制大商人的暴利,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实行盐铁官营政策,规定盐和铁只能由官府经营,B项正确;
秦始皇完成统-后,统- -文字,排除A项;
汉武帝为了解决王国问题,削弱诸侯王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排除C项;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学习儒家经典,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排除D项;
故选B项。
8.【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A.老子,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墨子,不符合题意;
D.庄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比较简单。
9.【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老子的学派,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10.【答案】B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A.刀币,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铲形币,不符合题意;
D.蚁鼻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和对备选项图片的准确识记来回答,这是基础知识,要注意识记。
11.【答案】A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 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行书,不符合题意;
C.草书,不符合题意;
D.楷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2.【答案】A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为加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诸侯国越分越小,诸侯王的势力也就削弱了,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设置西域都护,不符合题意;
C.设立军机处,不符合题意;
D.设立“三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题目,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可以记得准记得牢。
13.【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的历史贡献
【解析】【分析】A.董仲舒,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从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之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就形成了丝绸之路,因此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巨大的人物是张骞,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成吉思汗,不符合史实;
D.康熙帝,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题目,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答案】B
【知识点】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
【解析】【分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排除选项ACD。
故答案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医圣”张仲景的相关史实。
15.[知识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答案] 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迁都洛阳,并进-步推行汉化措施, 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这些措施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
北魏孝文帝时期统一了 黄河流域,没有实现全国统- -, 排除A项;
消除了民族隔阂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
激化了民族矛盾说法错误,排除D项;
故选C项。
16.【答案】A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为加强统治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识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属基础题。
17.【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A.顾恺之,不符合题意;
B.王羲之,不符合题意;
C.贾思勰,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科学家,他利用刘徽的方法, 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牢记。
18.【答案】(1)司母戊鼎
(2)《辛丑条约》
(3)明治维新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日本明治维新;青铜艺术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根据所学可知,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3)根据所学可知,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明治维新。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青铜器文明、《辛丑条约》和明治维新改革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课本上的的基础知识。【出处:21教育名师】
19.【答案】(1)祖冲之;圆周率
(2)李白;唐
(3)毕昇;印刷术
(4)李时珍;本草纲目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一人物是祖冲之,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二人物是李白,他是唐朝的诗人,享有“诗仙”的美誉;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三人物是毕昇,他是北宋时的匠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四人物是李时珍,他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编写出《本草纲目》;
故答案为:(1)祖冲之,圆周率
(2)李白,唐
(3)毕昇,印刷术
(4)李时珍,《本草纲目》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既有图片,又有题干提示语,两者相结合,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还是要准确记忆基础知识。
20.【答案】(1)分封制;奴隶制民主政治。
(2)赎金;俄国。
(3)清朝;孙中山;三民主义。
(4)开国大典;1949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两个一百年”。
(5)①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②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③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④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⑤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知识点】三大改造;西周的分封制;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开国大典;雅典民主政治;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巩固统治; 而西方的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到高峰;
(2)依据材料二信息“ 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可以看出, 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4)依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四表述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①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②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③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④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⑤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故答案为:(1) 分封制;奴隶制民主政治。
(2) 赎金;俄国。
(3) 清朝;孙中山;三民主义。
(4) 开国大典;1949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两个一百年”。
(5) ①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②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③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④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⑤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点评】本题的前四题,属于同一类型,第一问需要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面的都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1.【答案】(1)都江堰。成都平原。
(2)东至辽东。
(3)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洛阳。
【知识点】中国古代重要工程;大运河的开通;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⑴结合图片“水利工程促发展”,可知,李冰修筑的这项水利工程名称是都江堰。它使成都平原地区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⑶结合图片“运河恩泽利千秋”可知,修建隋朝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故答案为:⑴都江堰。成都平原。
⑵东至辽东。
⑶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洛阳。
【点评】考查了都江堰的修建、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隋朝大运河的目的以及中心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答案】(1)毛泽东;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邓小平;深圳。
(3)中共十九大(或十九大)。
(4)李时珍;《本草纲目》。
(5)《天工开物》。
(6)袁隆平。
(7)孔子;《论语》;陈独秀;民主。
(8)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袁隆平及杂交水稻;邓小平理论;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中共十九大;孔子的贡献及评价;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他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成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深圳;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十九大(或十九大) 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依据图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一人物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他编写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5)依据图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二人物是明代的科学家宋应星,他编写的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依据图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人物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袁隆平;
(7)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即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的是孔子,他的思想被整理成《论语》一书,影响深远;中国近代,1915年创办了《青年杂志》,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
(8)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故答案为:(1) 毛泽东;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邓小平;深圳。
(3) 中共十九大(或十九大)。
(4) 李时珍;《本草纲目》。
(5) 《天工开物》。
(6)袁隆平
(7) 孔子;《论语》;陈独秀;民主。
(8) 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些都是学习中的重难点,也是学习中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3.【答案】(1)百家争鸣
(2)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3)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2)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3)“14世纪,意大利学者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中充满的人性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反映的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4)“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出自《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点评】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诞生。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材料进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
24.【答案】(1)孔子;儒家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史记》
(4)《红楼梦》
【知识点】“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孔子的贡献及评价;《史记》与司马迁;清朝的文学艺术——红楼梦、昆曲、京剧【来源:21cnj*y.co*m】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知,这是孔子的思想,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2)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3)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知,司马迁撰写的历史巨著名称是《史记》。
(4)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贾宝玉、林黛玉”可知,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文学作品名称是《红楼梦》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孔子、《史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红楼梦》等相关史实。
25.【答案】(1)嬴政(秦始皇);汉武帝。
(2)开元盛世;鉴真;诗仙。
(3)抗日战争;共产党;抗美援朝。
(4)A:一五;B:香港;C:神舟。
(5)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等。
【知识点】秦灭六国;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开元盛世”;抗美援朝;鉴真与玄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香港回归;航天事业的发展;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词中提到的秦皇即秦始皇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词中提到的汉武即汉武帝在位期间,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沿路许多国家带来福祉;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和中国文化,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诗人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三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进行的抗日战争的重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0﹣1953年,中国人民为保家卫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依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0世纪90年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1世纪初,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宇航员翟志刚实现了太空行走;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等。
故答案为:(1) 嬴政(秦始皇);汉武帝。
(2) 开元盛世;鉴真;诗仙。
(3) 抗日战争;共产党;抗美援朝。
(4) A:一五;B:香港;C:神舟。
(5) 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等。
【点评】本题的前四题,都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些都是学习中的重难点,只要多注意积累,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26.【答案】(1)张骞;西域都护。
(2)澎湖巡检司。
(3)郑成功;台湾府。
(4)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海峡两岸交往;张骞的历史贡献;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的“他”是开通西域的张骞;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汉政府设置的“官职”是西域都护,这是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三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684年清朝设置的加强对台湾管辖的机构是台湾府;
(4)依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四中的“共识”指的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就是“九二共识”;
故答案为:(1) 张骞;西域都护
(2) 澎湖巡检司
(3) 郑成功;台湾府。
(4)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些都是学习中的重难点,也是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理解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7.【答案】(1)林则徐。
(2)邱少云;最可爱的人。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4)长安。
(5)玄奘。
(6)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7)雅尔塔会议。
(8)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9)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目标,要培养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庭的品质等。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鉴真与玄奘;郑和下西洋;林则徐禁烟运动;黄继光和邱少云;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他”是林则徐。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把所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⑵抗美援朝中,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的英雄人物是邱少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中国开始抗美援朝战争。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如上甘岭战役中勇堵枪眼的黄继光和严守潜伏纪律的邱少云,他们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根据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⑸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玄奘。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⑺结合图片“联合国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国际组织是在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中与这一国际组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⑼通过以上探究,从“家国情怀”或“世界意识”中任选一项谈谈的看法,如: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目标,要培养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庭的品质等。
故答案为:⑴林则徐。
⑵邱少云;最可爱的人。
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⑷长安。
⑸玄奘。
⑹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⑺雅尔塔会议。
⑻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⑼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目标,要培养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庭的品质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抗美援朝战争、抗日战争、丝绸之路、玄奘西游天竺、郑和下西洋、雅尔塔会议、联合国的创立以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知识。
28.【答案】(1)丝绸之路;长安
(2)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
(3)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等。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鉴真与玄奘;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解析】【分析】(1)上图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商路,这条商路的名称是丝绸之路,图中的A处是长安。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2)与图一、图二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唐朝文化。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与外界隔绝”体现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如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等。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等相关史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