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历史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2.黑龙江省 中国古代史二(隋唐至明清时期) 试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
1.(2分)(2021·齐齐哈尔)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正式确立这一制度的皇帝是( ) 21教育网
A.汉武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2.(2分)(2022 黑龙江大庆)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比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2分)(2022 黑龙江绥化)唐朝时前往天竺取经,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班勇
4.(2分)(2021 黑龙江)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21·cn·jy·com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5.(2分)(2022 黑龙江)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进行了如下归纳,符合隋唐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6.(2分)(2021·齐齐哈尔)“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 )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7.(2分)(2021·齐齐哈尔)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最后完成在( ) www.21-cn-jy.com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8.(2分)(2020·绥化)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9.(2分)(2021·龙东)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实行的制度是( ) 2·1·c·n·j·y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0.(2分)(2020·龙东地区)元朝时,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蒙古族 B.藏族 C.回族 D.白族
11.(2分)(2020 黑龙江)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废除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以此来强化皇权的是( )2-1-c-n-j-y
A.隋文帝杨坚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国胤 D.明太祖朱元璋
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
12.(2分)(2020·绥化)北宋时兴起的开封,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三、改错题(共1题;共8分)
13.(8分)(2020·龙东地区)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1分)雍正年间,朝廷设立锦衣卫,从而使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错误: ;
改正: 。
(2)(1分)通过西安事变国共双方签署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同意长期合作,避免内战。
错误: ;
改正: 。
(3)(1分)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义和团运动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错误: ;
改正: 。
(4)(1分)1978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错误: ;
改正: 。
四、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40分)
14.(15分)(2020·龙东地区)穿越时空的伟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www-2-1-cnjy-com
(1)(5分)结合图片“水利工程促发展”,写出李冰修筑的这项水利工程名称。它使哪一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21*cnjy*com
(2)(5分)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哪里?
(3)(5分)结合图片“运河恩泽利千秋”分析,修建隋朝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出处:21教育名师】
15.(25分)(2020·大兴安岭)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沁园春 雪》
材料二: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21*cnjy*com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假如把中国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见闻密录》
材料四:建国以来取得的成就
20世纪50年代
(1)(5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词中提到的哪位“英雄”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词中提到的哪位“英雄”在位期间,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沿路许多国家带来福祉?
【来源:21cnj*y.co*m】
(2)(5分)材料二中描述了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作什么?他在位期间哪位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诗人李白享有什么美誉?
(3)(5分)材料三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进行的哪场战争的重要作用?中国哪一政党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50﹣1953年,中国人民为保家卫国取得了哪场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5分)请写出材料四中A、B、C处应填的内容。
(5)(5分)结合以上材料,你想对伟大的祖国说些什么?
16.(30分)(2021·齐齐哈尔)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和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摘编自《中国简史》
材料二:2010年5月8日,一艘按1:1比例复制的日本遣唐使船从日本大阪启航,按照历史上的真实路线,经濑户内海驶至九州的五岛列岛,于6月12日日本国家使馆日驶入世博园区内的黄浦江水域,重现了当年中日交流的传奇。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成祖又命中官……往使。自一四〇五至一四三三,三十年间,凡七奉使,三擒番长。后来奉使海外的,无不盛称和以眩耀诸国。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四:欧洲的航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初步确立起来。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五: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5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是哪位历史人物?这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被称作什么?从材料中找出这条贸易通道的开通有何意义?
(2)(5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唐朝哪位高僧在“中日交流的传奇”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重大影响?
(3)(5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我国哪个朝代?
(4)(5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中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哪一位?
(5)(5分)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实行的哪项政策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
(6)(5分)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应如何做?
17.(20分)(2020·绥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巩固对于国家的安定有着重要意义;现在海峡两岸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在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官职,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材料三:1662年2月,他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至此,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机构,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材料四: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5分)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西汉政府设置的“官职”是什么?
(2)(5分)材料二中“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3)(5分)材料三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1684年清朝设置的加强对台湾管辖的机构是什么?
(4)(5分)材料四中的“共识”指的是什么?
18.(25分)(2020·大兴安岭)材料一: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的远洋航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版权所有:21教育】
﹣﹣《世界史纲》
材料二:1929﹣1933年,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美国有1500万~1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联合国家宣言》
(1)(5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的进程”的事件是什么?当今,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加强?
(2)(5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第一次进行了环球航行的是哪位航海家?在此之前,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他几下西洋?
(3)(5分)依据材料二分析1929﹣1933年美国经济变化的走势如何?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美国罗斯福采取什么政策,解决这一问题?同一时期德国经济也遭受到沉重打击,为此德国发动了哪一场战争?
(4)(5分)材料三中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什么的正式形成?此后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哪一军事行动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最终日本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国家取得了这场世界大战的胜利。今年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5)(5分)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请你谈谈中国怎样做才能使世界更加美好?
19.(20分)(2022.黑龙江绥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始皇下令废徐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货币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道。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罢融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材料三:隋朝时,创立进士科,确立了新的远官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远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这是中国古代远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材料四:清朝时,雍正帝设立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这一重要的中枢机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材料一中,秦朝“标准货币”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是谁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
(3)材料三中,“新的选官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这一制度正式确立是在哪位皇帝时期
(4)材料四中,“中枢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五、列举题(共1题;共4分)
20.(4分)(2020·龙东地区)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分)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2)(1分)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不畏艰苦,克服困难,被称为“铁人”的是 。
(3)(1分)佛教的创立者是 。
(4)(1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隋文帝是隋朝历史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改革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科举制度。
故答案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科举制创立于隋炀帝时期。
2.[知识点]“天可汗"
[答案] B
[详解]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B项正确;唐高祖、武则天以及唐玄宗不符合材料中“天可汗”的称号,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
3.[知识点]玄奘西游
[答案] B
[详解]根据题干再结合所学,唐朝与天竺有频繁往来,贞观初年,高僧西行前往天竺取经,10多年后,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B项正确;
西汉张骞通西域,排除A项;
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排除C项;
东汉班勇出使西域,排除D项。
故选B项。
4.【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A.文景之治,不符合题意;
B.贞观之治,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光武中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牢记即可。
5.[知识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答案] C
[详解]结合所学,隋唐时期,我国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对外贸易活动频繁,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C项正确;
统-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排除D项。
故选C项。
6.【答案】B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分析】据“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可知,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唐玄宗统治后期的一场叛乱,这场叛乱是安史之乱。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如今天下到处都是征战,烽火燃遍了山冈;草木丛中散发着积尸的恶臭,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广阔的山川。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集权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选项ACD。
故答案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过程与影响。
7.【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字面意义为长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8.【答案】C
【知识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A.汉朝,不符合史实;
B.唐朝,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元朝,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国,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明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9.【答案】D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实行行省制,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故D符合题意;
禅让制是邦国时代首领传承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机构,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行省制度的相关史实。
10.【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时期回族的形成的相关史实。
11.【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隋文帝杨坚,不符合史实;
B.唐太宗李世民,不符合史实;
C.宋太祖赵匡胤,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明太祖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因此北宋时兴起的开封,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的说法是错误的 ;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明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
13.【答案】(1)锦衣卫;军机处
(2)西安事变;重庆谈判
(3)义和团运动;公车上书
(4)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知识点】戊戌变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军机处的设立;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⑴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
⑵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⑶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的序幕,标志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了爱国救亡政治运动。
⑷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故答案为:⑴锦衣卫;军机处
⑵西安事变;重庆谈判
⑶义和团运动;公车上书
⑷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军机处的设立、重庆谈判、公车上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14.【答案】(1)都江堰。成都平原。
(2)东至辽东。
(3)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洛阳。
【知识点】中国古代重要工程;大运河的开通;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⑴结合图片“水利工程促发展”,可知,李冰修筑的这项水利工程名称是都江堰。它使成都平原地区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⑶结合图片“运河恩泽利千秋”可知,修建隋朝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故答案为:⑴都江堰。成都平原。
⑵东至辽东。
⑶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洛阳。
【点评】考查了都江堰的修建、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隋朝大运河的目的以及中心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5.【答案】(1)嬴政(秦始皇);汉武帝。
(2)开元盛世;鉴真;诗仙。
(3)抗日战争;共产党;抗美援朝。
(4)A:一五;B:香港;C:神舟。
(5)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等。
【知识点】秦灭六国;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开元盛世”;抗美援朝;鉴真与玄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香港回归;航天事业的发展;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词中提到的秦皇即秦始皇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词中提到的汉武即汉武帝在位期间,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沿路许多国家带来福祉;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和中国文化,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诗人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三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进行的抗日战争的重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0﹣1953年,中国人民为保家卫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依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0世纪90年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1世纪初,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宇航员翟志刚实现了太空行走;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等。
故答案为:(1) 嬴政(秦始皇);汉武帝。
(2) 开元盛世;鉴真;诗仙。
(3) 抗日战争;共产党;抗美援朝。
(4) A:一五;B:香港;C:神舟。
(5) 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等。
【点评】本题的前四题,都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些都是学习中的重难点,只要多注意积累,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6.【答案】(1)张骞。丝绸之路。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
(2)鉴真。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或日本发展成为封建国家,意思相近即可)
(3)郑和下西洋(或郑和七下西洋)。明朝
(4)新航路开辟(或探寻新航路)。哥伦布
(5)闭关锁国
(6)①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②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③加强对外交往,积极踊跃参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答出以上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鉴真与玄奘;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的“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和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这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被称作丝绸之路。依据材料一的“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的意义是: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等,在“中日交流的传奇”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依据材料三的“自一四口五至一四三三,三十年间,凡七奉使,三擒番长。后来奉使海外的,无不盛称和以眩耀诸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
(4)依据材料四的“欧洲的航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在新航路开辟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5)依据材料五的“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
(6)结合题干材料,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应做到: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加强对外交往,积极踊跃参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点评】 本题以五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鉴真东渡日本、大化改新、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等知识,明确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加强对外交往,积极踊跃参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17.【答案】(1)张骞;西域都护。
(2)澎湖巡检司。
(3)郑成功;台湾府。
(4)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海峡两岸交往;张骞的历史贡献;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的“他”是开通西域的张骞;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汉政府设置的“官职”是西域都护,这是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三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684年清朝设置的加强对台湾管辖的机构是台湾府;
(4)依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四中的“共识”指的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就是“九二共识”;
故答案为:(1) 张骞;西域都护
(2) 澎湖巡检司
(3) 郑成功;台湾府。
(4)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些都是学习中的重难点,也是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理解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8.【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全球化。
(2)麦哲伦。七次。
(3)下降趋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
(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诺曼底登陆。75周年。
(5)中国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交流,实现合作共赢;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才能使世界更加美好。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的进程”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当今,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次进行了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 在此之前,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他曾经七次下西洋;
(3)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 1929﹣1933年,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美国经济呈现出大幅下降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此,美国罗斯福实行了罗斯福新政来解决经济危机; 同一时期德国经济也遭受到沉重打击,为此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转嫁危机;
(4)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三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此后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最终日本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国家取得了这场世界大战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45年8月,今年是2020年,是战争胜利75周年;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中国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交流,实现合作共赢;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才能使世界更加美好;
故答案为:(1) 新航路的开辟。全球化。
(2) 麦哲伦。七次。
(3) 下降趋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
(4)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诺曼底登陆。75周年。
(5) 中国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交流,实现合作共赢;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才能使世界更加美好。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识记新航路的开辟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这是基础知识,要注意理解识记;
(2)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要注意识记;
(3)本题的第一问,需要学生依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解答时,细心读材料,看出经济变化的走势回答;后面的都是需要学生理解识记,这都是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最后一题还需要识记的基础上计算;
(5)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9.[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科举制的诞生;军机处
[答案] (1)圆形方孔半两钱(半两钱)
(2)董仲舒孔子(孔丘、孔仲尼)
(3)科举制(科举制度、科举取士制度)隋炀帝(杨广 )
(4)军机处
[详解] (1) 依据材料-“秦始皇下令废徐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货币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中国后, 为了巩固统- -, 下令统- -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从而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
(2)依据材料二“汉武帝接受罢融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和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孔丘、孔仲尼)。
(3)依据材料三“隋朝时,创立进士科,确立了新的选官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 "和所学知识,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设立进士科,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科举制、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而非i门第高低作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门第不高的平民子弟凭借才学进入仕途,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也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4)依据材料四“雍正帝设立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和所学知识,清朝时期雍正年间设立了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因此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
20.【答案】(1)郑成功
(2)王进喜
(3)乔达摩 悉达多
(4)瓦特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佛教的创立与传播;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⑴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包围了赤嵌楼和和台湾城。在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⑵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⑶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主张众生平等、忍耐服从,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⑷工业革命前,为了带动机器,人们只能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故答案为:⑴郑成功
⑵王进喜
⑶乔达摩 悉达多
⑷瓦特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郑成功、王进喜、乔达摩 悉达多、瓦特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