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4. 中国现代史 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4. 中国现代史 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11 12:0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历史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4.黑龙江省 中国现代史 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2分) (2022:大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 反映了我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标志我国开始改变I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2.(2分)(2020·大兴安岭)如图图片中可选为参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图片展览的是(  ) 21·cn·jy·com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2分) (2022:龙江)”劳动创造幸福 ,实干成就伟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被誉为“铁人” 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4.(2分)(2021·齐齐哈尔)“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开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征程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5.(2分) (2022绥化)为了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6.(2分)(2021·龙东)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1980年,中央兴办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位于福建省的是(  ) 2-1-c-n-j-y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7.(2分)(2021·龙东)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21*cnjy*com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8.(2分)(2020·绥化)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
A. 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9.(2分) (2022.大庆)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再上新台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十三号
10.(2分)(2021·龙东)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罗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下列科技成就开我国卫星成功发射先河的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州五号 D.神舟七号
二、填空题(共1题;共4分)
11.(4分)(2021·龙东)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分)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是   。
(2)(1分)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
(3)(1分)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4)(1分)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人物是   。
三、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210分)
12.(20分)(2021·齐齐哈尔)中国共产党走过的100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100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100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为世界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回顾百年党史,让我们沿着历史的时空,踏上探究的旅程。
(1)(5分)探究一【浏览图片——探索实践救国】
年代尺上图片①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图片②反映的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写出该事件的名称。图片③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写出这一会议名称。图片④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www.21-cn-jy.com
(2)(5分)探究二【绘制表格——思想引领道路】
时间 会议名称 思想内容
1945年 A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把 B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C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①依据所学知识,将表格内A、B、C处填写完整。
②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辟的道路是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走什么道路?
(3)(5分)探究三【阅读材料——力量铸就辉煌】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几年内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材料三:1997年7月1日0时,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材料四: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材料一反映的事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写出该事件的名称。材料二中的“窗口”指的是哪座城市?材料三中的香港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为了实现材料四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到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什么?
(4)(5分)探究四【感悟历史——碰撞激励成长】
通过以上探究,你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有怎样的感悟?
13.(25分)(2020·大兴安岭)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 雪》
材料二: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假如把中国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见闻密录》
材料四:建国以来取得的成就
20世纪50年代
(1)(5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词中提到的哪位“英雄”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词中提到的哪位“英雄”在位期间,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沿路许多国家带来福祉?
(2)(5分)材料二中描述了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作什么?他在位期间哪位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诗人李白享有什么美誉?
(3)(5分)材料三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进行的哪场战争的重要作用?中国哪一政党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50﹣1953年,中国人民为保家卫国取得了哪场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5分)请写出材料四中A、B、C处应填的内容。
(5)(5分)结合以上材料,你想对伟大的祖国说些什么?
14.(25分) (2022:龙江)材料-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工农武装割据时,党和苏区政府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
——据唐志宏、谭继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稿》
材料二: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这时,在军乐声中,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首都三十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典礼》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材料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话东思....科 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须《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国共产党章程》
(1 )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什么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 -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 写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场景描述的是哪一 历史事件 该事件的举行标志着什么 写出这一事件的时间。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全国农村改革实施哪-政策 谁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依据材料四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哪一思想 这- -成果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 -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感悟。
15.(40分)(2020·大兴安岭)2020年2月,齐齐哈尔市防疫英雄﹣﹣民警王春天,牺牲在抗疫一线。正是许许多多和王春天一样的杰出人物,激励着中国人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探究一[绘制图示 引领思想路线]
探究二[聚焦人物 展现科技魅力]
(1)(5分)中共七大确立了谁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他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5分)中共十五大确立了谁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他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成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座城市?
(3)(5分)请在年代尺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5分)图一人物是明代哪位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的哪部药物学著作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5)(5分)图二人物是明代的科学家宋应星,他编写的哪部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5分)图三人物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谁?
(7)(5分)探究三[编制表格
弘扬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看中华文化传承,完成下列表格。
(8)(5分)探究四[思维碰撞
激励学生成长]
通过对以上杰出人物的探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16.(20分)(2020·绥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巩固对于国家的安定有着重要意义;现在海峡两岸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在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官职,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www-2-1-cnjy-com
材料二: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材料三:1662年2月,他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至此,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机构,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材料四: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5分)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西汉政府设置的“官职”是什么?
(2)(5分)材料二中“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3)(5分)材料三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1684年清朝设置的加强对台湾管辖的机构是什么?
(4)(5分)材料四中的“共识”指的是什么?
17.(25分)(2021·龙东)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中国的对外交往,既有交流互鉴,也曾固步自封。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1757年,清朝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21cnjy.com
材料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5分)上图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商路,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图中的A处是哪里?
(2)(5分)与图一、图二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5分)“与外界隔绝”体现了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危害?
(4)(5分)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5)(5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请列举一例。
18.(25分)(2017·齐齐哈尔)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出处:21教育名师】
──选自郑和《天妃之神灵应记》
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告别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际上的尊重。50多年来,新中国外交走过了一条催人奋进的光彩之路。
──选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5分)请写出材料一中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经过今新疆地区和西亚的两河流域,那么清朝时设置什么机构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古代世界历史上两河流域曾出现过哪一文明古国?
(2)(5分)材料二中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半个多世纪后,欧洲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那么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新航路开辟从全球角度来看,重要意义是什么?
(3)(5分)材料三中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哪一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上的重大胜利?1979年,中国和哪一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5分)材料四中当今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朝着什么趋势发展?
(5)(5分)纵观中外交往史,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19.(30分)(2016·龙东)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根据以下图文材料,探究如下问题:
【经济交流】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通往东方的航路.
【文化交流】
材料四:
【政治交往】
材料五: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1)(5分)根据材料一回答;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写出西汉时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
(2)(5分)根据材料二说出郑和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3)(5分)根据材料三回答:194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航海家是谁?
(4)(5分)请按顺序写出材料四图1和图2中人物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5)(5分)根据材料五回答:出席亚非国际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是谁?他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6)(5分)根据材料六回答:1972年访华的美国总统是谁?中美正式建交是在哪一年?
四、列举题(共1题;共4分)
20.(4分)(2020·龙东地区)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分)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2)(1分)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不畏艰苦,克服困难,被称为“铁人”的是   。
(3)(1分)佛教的创立者是   。
(4)(1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据所学可知, 1953年- 1957年,为为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符合题意;
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在1952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在1956年底,排除AB ;
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时是指香港、澳门、台湾的回归,所以祖国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排除D ;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
2.【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A.《天朝田亩制度》,不符合题意;
B.《资政新篇》,不符合题意;
C.《中国土地法大纲》,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开始,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答案] A
[解析] [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石油工人王进喜发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铁人”, A项正确;
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B符合题意;
中共八大召开是在改革开放之前,A排除;
CD项会议是在改革开放后召开的,排除。
故答案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以及影响。
5.[知识点]“一国两制”
[答案] B
[解析] [分析]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港澳台问题,进入改靳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 -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平统- -,-国两制”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故选项B符合题意;
A.毛泽东,不符合题意;
C.周恩来,不符合题意;
D.江泽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牢记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1980年,我国设立4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故答案选D,排除ABC。
故答案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
7.【答案】C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一国两制”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8.【答案】D
【知识点】导弹部队的组建与发展
【解析】【分析】A.陆军,不符合史实;
B.海军,不符合史实;
C.空军,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9.[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分析] 2003年10月15日,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这艘飞船的名称是神舟五号,” 飞天第一人” 的航天英雄是杨利伟。故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是神舟五号。故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开我国卫星成功发射先河,故A符合题意;
神舟一号、神州五号、神舟七号均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做出了贡献,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1.【答案】(1)蔡伦
(2)孙中山
(3)袁隆平
(4)伯里克利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雅典民主政治;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是蔡伦。
(2)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孙中山。
(3)根据所学可知,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袁隆平。
(4)根据所学可知,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人物是伯里克利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蔡伦、孙中山、袁隆平和伯里克利的相关事迹。
12.【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诞生(或中国共产党成立)、②南昌起义、③遵义会议、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
(2)①A.中共七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邓小平理论;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抗美援朝、深圳、一国两制、小康社会。
(4)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⑤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答出以上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
【解析】【分析】(1)①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的最后一天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②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③据所学知,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④图片④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①据所学知,1945年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②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辟的道路是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是抗美援朝,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材料二中的“窗口”指的是深圳。材料三中的香港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为了实现材料四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到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⑤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3.【答案】(1)嬴政(秦始皇);汉武帝。
(2)开元盛世;鉴真;诗仙。
(3)抗日战争;共产党;抗美援朝。
(4)A:一五;B:香港;C:神舟。
(5)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等。
【知识点】秦灭六国;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开元盛世”;抗美援朝;鉴真与玄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香港回归;航天事业的发展;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词中提到的秦皇即秦始皇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词中提到的汉武即汉武帝在位期间,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沿路许多国家带来福祉;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和中国文化,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诗人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三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进行的抗日战争的重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0﹣1953年,中国人民为保家卫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依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0世纪90年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1世纪初,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宇航员翟志刚实现了太空行走;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等。
故答案为:(1) 嬴政(秦始皇);汉武帝。
(2) 开元盛世;鉴真;诗仙。
(3) 抗日战争;共产党;抗美援朝。
(4) A:一五;B:香港;C:神舟。
(5) 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等。
【点评】本题的前四题,都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些都是学习中的重难点,只要多注意积累,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4.(1)[答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则、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大) 、井钢山革命根据地。
(2)[答案]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3)[答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
(4)[答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十九大)。
(5)[答案]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⑤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国共合作;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开国大典
[解析] [分析] (1 )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可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10月, 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井钢山革命根据地。
(2 )根据材料二"《首都三十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典礼》”,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济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 ]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 -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12月18日- 2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十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改靳放,在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设立经济特区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根据材料四“习近平断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东思...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可知,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5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谈感悟,言之成理即可。如: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⑤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
故答案为:
(1)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 (或中共一大) ; 井抛山革命根据地。
(2)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 ; 1949年10月1日。
(3)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或中共十九大)
(5)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⑤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中共-大井钢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国大典、十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的主要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知识。
15.【答案】(1)毛泽东;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邓小平;深圳。
(3)中共十九大(或十九大)。
(4)李时珍;《本草纲目》。
(5)《天工开物》。
(6)袁隆平。
(7)孔子;《论语》;陈独秀;民主。
(8)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袁隆平及杂交水稻;邓小平理论;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中共十九大;孔子的贡献及评价;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他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成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深圳;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十九大(或十九大) 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依据图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一人物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他编写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5)依据图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二人物是明代的科学家宋应星,他编写的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依据图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人物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袁隆平;
(7)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即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的是孔子,他的思想被整理成《论语》一书,影响深远;中国近代,1915年创办了《青年杂志》,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
(8)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故答案为:(1) 毛泽东;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邓小平;深圳。
(3) 中共十九大(或十九大)。
(4) 李时珍;《本草纲目》。
(5) 《天工开物》。
(6)袁隆平
(7) 孔子;《论语》;陈独秀;民主。
(8) 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些都是学习中的重难点,也是学习中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21教育网
16.【答案】(1)张骞;西域都护。
(2)澎湖巡检司。
(3)郑成功;台湾府。
(4)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海峡两岸交往;张骞的历史贡献;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的“他”是开通西域的张骞;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汉政府设置的“官职”是西域都护,这是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三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684年清朝设置的加强对台湾管辖的机构是台湾府;
(4)依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四中的“共识”指的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就是“九二共识”;
故答案为:(1) 张骞;西域都护
(2) 澎湖巡检司
(3) 郑成功;台湾府。
(4)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些都是学习中的重难点,也是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理解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7.【答案】(1)丝绸之路;长安
(2)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
(3)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等。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鉴真与玄奘;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解析】【分析】(1)上图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商路,这条商路的名称是丝绸之路,图中的A处是长安。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2)与图一、图二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唐朝文化。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与外界隔绝”体现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如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等。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等相关史实。
18.【答案】(1)长安;伊犁将军;古巴比伦王国。
(2)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哥伦布;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71年;美国。
(4)全球化;多极化。
(5)①合作共赢;②和则两利,分则两伤;③对外开放促进社会进步,使国家繁荣富强;④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⑤注重对外交往,兼收并蓄各国优秀的科技文化.促进国家共同发展等。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新航路的开辟;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1)由丝绸之路示意图可以看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理。四大文明古国中发源于两河流域的是古巴比伦王国。(2)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的美洲古巴、海地等地,发现美洲新大陆。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3)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71年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阶段。(4)由“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加速发展。(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①合作共赢;②和则两利,分则两伤;③对外开放促进社会进步,使国家繁荣富强;④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⑤注重对外交往,兼收并蓄各国优秀的科技文化。促进国家共同发展等。
故答案为:(1)长安;伊犁将军;古巴比伦王国。(2)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哥伦布;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71年;美国。(4)全球化;多极化。(5)①合作共赢;②和则两利,分则两伤;③对外开放促进社会进步,使国家繁荣富强;④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⑤注重对外交往,兼收并蓄各国优秀的科技文化。促进国家共同发展等。
【点评】(1)本题考查丝绸之路。(2)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3)本题考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5)本题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
19.【答案】(1)张骞;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2)非洲东海岸与红海地区.
(3)哥伦布.
(4)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5)周恩来,求同存异.
(6)尼克松,1979年1月1日.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中美建交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38年和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次通使西域,其主要目的是联系西域的一些势力抗击匈奴.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3)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一生从事航海活动,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4)结合所学可知,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唐朝高僧奉唐太宗之命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玄奘口述,辩机记录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5)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6)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答案为:(1)张骞;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2)非洲东海岸与红海地区.(3)哥伦布.(4)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西行天竺求取佛经.(5)周恩来,求同存异.(6)尼克松,1979年1月1日.
【点评】(1)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与西域都护的设立.(2)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3)本题考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流.(5)本题考查万隆会议.(6)本题考查中美建交.本题考查了张骞出使西域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及中国古今中外交流的主要事件等知识的掌握,建议学生重点识记郑和下西洋与唐朝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及中美建交的内容与影响.
20.【答案】(1)郑成功
(2)王进喜
(3)乔达摩 悉达多
(4)瓦特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佛教的创立与传播;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⑴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包围了赤嵌楼和和台湾城。在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⑵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⑶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主张众生平等、忍耐服从,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⑷工业革命前,为了带动机器,人们只能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故答案为:⑴郑成功
⑵王进喜
⑶乔达摩 悉达多
⑷瓦特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郑成功、王进喜、乔达摩 悉达多、瓦特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238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20.0(8.4%)
主观题(占比) 218.0(91.6%)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50.0%)
主观题(占比) 10(5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1(5.0%) 4.0(1.7%)
材料分析题 8(40.0%) 210.0(88.2%)
单选题 10(50.0%) 20.0(8.4%)
列举题 1(5.0%) 4.0(1.7%)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95.0%)
2 容易 (5.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8.4%) 12
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0(8.4%) 12
3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30.0(12.6%) 19
4 第一次工业革命 4.0(1.7%) 20
5 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30.0(12.6%) 19
6 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4.0(1.7%) 20
7 雅典民主政治 29.0(12.2%) 11,14
8 香港回归 25.0(10.5%) 13
9 张骞的历史贡献 20.0(8.4%) 16
10 三大改造 25.0(10.5%) 14
11 遵义会议 20.0(8.4%) 12
12 西周的分封制 25.0(10.5%) 14
13 新航路的开辟 25.0(10.5%) 18
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0.8%) 4
15 中共十六大 20.0(8.4%) 12
16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25.0(52.5%) 13,16,17,18,19
17 郑和下西洋 25.0(10.5%) 18
18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4.0(1.7%) 20
19 科学发展观 20.0(8.4%) 12
20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40.0(16.8%) 15
21 秦灭六国 25.0(10.5%) 13
22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5.0(10.5%) 14
23 海峡两岸交往 20.0(8.4%) 16
24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24.0(10.1%) 16,20
25 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25.0(10.5%) 18
26 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30.0(12.6%) 19
27 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25.0(10.5%) 13
28 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0.0(8.4%) 16
29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25.0(10.5%) 14
30 航天事业的发展 25.0(10.5%) 13
31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0.0(21.0%) 17,18
32 中共十七大 20.0(8.4%) 12
33 导弹部队的组建与发展 2.0(0.8%) 8
34 经济特区 2.0(0.8%) 6
35 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4.0(1.7%) 11
3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0.8%) 7
37 邓小平理论 60.0(25.2%) 12,15
38 新文化运动 40.0(16.8%) 15
39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5.0(10.5%) 13
40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25.0(10.5%) 18
41 中共十五大 20.0(8.4%) 12
42 中美建交 80.0(33.6%) 17,18,19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0(8.4%) 12
44 中共十九大 40.0(16.8%) 15
45 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40.0(16.8%) 15
46 闭关锁国政策 25.0(10.5%) 17
47 开国大典 25.0(10.5%) 14
48 土地改革 2.0(0.8%) 2
49 “开元盛世” 25.0(10.5%) 13
50 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 4.0(1.7%) 11
51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5.0(10.5%) 18
5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0.8%) 5
53 “共同纲领” 2.0(0.8%) 1
54 鉴真与玄奘 50.0(21.0%) 13,17
55 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40.0(16.8%) 15
56 南昌起义 20.0(8.4%) 12
57 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46.0(19.3%) 9,11,15
58 第一个五年计划 27.0(11.3%) 3,13
59 “两弹一星” 2.0(0.8%) 10
60 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25.0(10.5%) 14
61 抗美援朝 25.0(10.5%) 1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