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授课学校 XX学校 授课教师 XXX
授课教材 人教版 授课范围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授课班级 授课时长 45分钟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即“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主要讲述了动物行为中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结构上,本节内容既承接了前面所学的动物的运动,明白动物各种各样的运动是动物行为的表现,也为后面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节内容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这一章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只有学会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才能体会它们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进而感悟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善于观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举例说出一些动物的行为,能区分一些常见行为是生来就会的还是学习获得的,但是缺乏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概括性的本质认识。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分析归纳能力不强。同时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仍处于发展期,更依赖于具象思维,因此直观图片、视频等资料更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同时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动物的行为,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区别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分析出它们对维持动物生存的意义。 2.通过尝试模拟人画出走出迷宫路线的学习行为,学生能在科学探究中体会同种动物不同个体学习能力也有差别。 3.通过讲述狼孩的故事,学生能认同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情感,形成进化与适应的生命观念。 4.通过乌鸦反哺等先天性行为的分析,学生能主动感悟尊老爱老的必要性,树立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维持动物生存的意义 难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维持动物生存的意义
四、教学策略 合作探究式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在小组合作中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主动体会,有效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因此本节课将合作探究式教学策略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为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直观演示法及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由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仍处于发展期,我将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依据直观性原则,采用图片及视频,直观演示动物的各种行为,引导学生观察概括出二者的区别及其不同的意义。再利用教具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中能领悟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也是有差别的,达成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用具 黑板、投影仪、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 准备听讲 组织管理课堂,整顿教学秩序,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动物的运动,了解了运动系统的组成。 现在同学们一起来想一想,在大家的印象中,企鹅这一动物是如何运动的呢?它的行走方式是怎么样的呢? 嗯,跟我们人差不多,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让我们来看一个动图,感受一下。 (播放动图) 但是啊,老师在BBC的一个纪录片荒野间谍中又看到了这样一幕,(播放动图),同学们,仔细观察领头的这只“企鹅”,它是人类为了便于拍摄制造的仿真生物,但在这只假企鹅的带领下,后面的企鹅也跟着一起匍匐前进。 同学们觉得企鹅的这些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 那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张着翅膀; 一摇一摆; 跟人走路差不多; …… 不是 思考问题 以有趣的动图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企鹅的这些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自然而然过渡到新课内容的学习。
新课讲授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动物的行为,它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比如说孔雀开屏、大雁迁徙、蜜蜂采蜜等,同学们还能再想出哪些动物的行为? 是的,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既然动物有这么多的行为,如果有个分类方式,就会更直观,所以我们一般可以将这些行为按功能分类,比如棕熊捕食鱼,豹子捕食斑马,这类行为称之为取食行为。 我们接着看下去,图中有两只河马,两只狮子,它们在干什么呢? 没错,同学们观察得很准确,狮子互斗的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攻击行为。 有攻击行为就会有(防御行为)。防御行为是指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种群中其它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行为。当鹰在空中盘旋时,母鸡会将小鸡掩藏在自己的翅膀下,这就是一种防御行为。 在动物界,不少动物具有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等多种防御行为。比方说,(播放图片)同学们能快速找出动物藏匿的场所吗 对了,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它就在树枝上,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这就是变色龙的保护色。 这一张是孔雀开屏,同学们知道哪一只是雄孔雀?哪一只是雌孔雀吗? 看来同学们的常识很丰富,春天是孔雀产卵繁殖后代的季节。所以呀,雄孔雀会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这一张是什么呢?同学们有听过一句诗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点水蜻蜓是指蜻蜓的产卵,这些都是繁殖行为。 除了繁殖行为,还有迁徙行为,像象群的迁徙,大雁的迁徙,也就是指动物季节性的更换住处。 下面这种行为,小狗撒尿是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但是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一种行为其实也有背后的寓意。小狗会通过尿液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向其它的狗表明这是属于自己的不容他人侵犯的领地,这属于领域行为。 以上都是从功能的角度对动物多种多样的行为进行划分的,那我们可不可以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来划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种动物的行为。 它们分别是猴子骑车,鸟儿育雏,小狗吃奶,以及海狮进行球类表演。现在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一下如何将它们分为两类,分类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个问题。 小猴子生来就会骑车吗? 鸟儿生来就会育雏吗? 小狗生来就会吃奶吗? 海狮生来就会球类表演吗?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吃奶和育雏是生来就有的行为,我们也把它称为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先天性行为的特点应该有哪些?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遗传获得的。第一次遇到特定的刺激就作出的反应。 除了刚刚提及的小狗吃奶,像乌鸦反哺,它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种先天性行为更加体现了乌鸦的孝心。也许提及乌鸦,我们总能联想到不好的事情,但同学们要知道他们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那就是养老、爱老。 回到刚刚的问题,那剩下的猴子骑车和海狮表演的行为是出生后才形成的,是一种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对比一下我们刚刚分析的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又具有哪些特点呢? 这位同学的分析能力不错。学习行为是出生后形成的,在生活经验和学习中获得,经过多次反复刺激作出的反映。 比方说老马识途,就是一种典型的学习行为的体现。 简单介绍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8-49页中六则材料,分析判断哪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同学们都完成得差不多了,现在请这位同学回答一下哪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呢?哪些行为是学习行为呢? 同学们的答案也是这样子吗?那答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现在就请大家以前后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上面这几个问题,我们等一下一起进行解答。 看同学讨论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则是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在迷官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所以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会怎么样呢? 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不断的电击会让蚯蚓减少错误的几率,最终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所以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如果蚯蚓不具备这种学习行为,会怎么样呢? 所以这一学习行为有利于蚯蚓适应环境。 第二则是母袋鼠与幼袋鼠,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同学们想一下,如果小袋鼠没有这种本能,它会怎么样呢? 是的,刚出生的小袋鼠生来就会自己爬到袋鼠妈妈的育儿袋中,继续生长发育,要不然就会死掉,所以说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非常重要,它使得动物一出生就能很快具有生存的基本能力。 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先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时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如此说来,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呢?材料三中小鸟喂金鱼的先天性行为, 对美国红雀本物种来说有好处吗 这条虫子本来应喂给小红雀吃, 而现在被鱼吃了,对美国红雀本物种来说是一种浪费。 像材料4中大山雀偷喝牛奶则适应了环境,当环境发生改变,偷喝牛奶的大山雀找到了食物,得以生存下来。所以说只有先天性行为就很容易被大自然淘汰。先天性行为是简单的、出生时必不可少的行为。但是动物出生后要能继续生存和繁衍, 必须通过学习、积累经验获得新的行为。 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在走“T”形迷宫实验中,蚯蚓大约要经过200次尝试和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而在材料6中黑猩猩钓取白蚁中黑猩猩通过模仿和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置于高处时,黑猩猩要如何得到他们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黑猩猩摘香蕉的实验视频。(播放视频) 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向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因此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强。 那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相同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模拟探究实验。探究人画出走出迷宫路线图的学习行为。 好,从刚刚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同学完成得很快,有的同学比较慢一点,也就是说同种动物不同个体学习能力也有差别。不过尽管有差别,但是熟能生巧,所以同学们,学习行为是必须的。 同学们,有听过狼孩吗 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 当他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 总是不喜欢穿衣服.他喜欢像狼一样叫唤, 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他学习说话, 可他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他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 仍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消化道感染, 当时只有十多岁。狼孩是人,不是狼。她具备了人的遗传素质——即具有人的学习行为能力,但是人的学习行为有一个关键的形成时期。狼孩超过了学习说话这个关键时期以后,人们再怎样去教她说话,她总是不会说。这说明一旦超过关键时期,人的学习行为就很难形成, 同时也说明学习行为形成后难以改变。 所以,同学们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不对。 小狗打架; 螳螂捕蝉; …… 打架 搏斗 防御行为 仔细观察,并指出其在树枝上。 开屏的是雄孔雀。 蜻蜓 仔细观察图片,认真思考 不会 会 会 不会 生来就有的 第一次 是出生后形成的 是学习获得的 需要多次刺激才能获得 仔细阅读课本,判断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包括第2则母袋鼠与幼袋鼠,第3则小鸟喂鱼,第5则菜青虫取食;学习行为包括第1则蚯蚓走迷宫实验,第4则大山雀偷喝牛奶,第6则黑猩猩钓取白蚁。 是 小组合作讨论 被电击 会死亡。 会死亡 没有好处 观看视频 探究活动,画出迷宫路线图。 以丰富多样的图片,直观地展示各类动物行为,简单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采用“找茬”方式,增添课堂趣味性,活跃气氛。 由雌雄入手,引发学生好奇心,引出孔雀开屏的内容。 由一句诗歌点水蜻蜓款款飞,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美好中获取生物知识。 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简单的小问题,点拨思路。 由例子引出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再分析其特点。再举例巩固概念,加深学生的印象。 用乌鸦反哺这一先天性行为引导学生体会尊老敬老的情感,渗透情感。 由例子引出学习行为的概念,再分析奇特的,并加以举例,多次巩固,加深学生印象。 在教师先教的基础上,再由学生独立思考课本六则材料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学会对其加以区分,锻炼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讨论中,分析问题,提出意见,锻炼其探究能力。 师生共同分析每则材料,共同归纳出先天性行为和动物行为对维持动物生存的意义。 通过观看黑猩猩摘取香蕉的视频,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黑猩猩的学习能力之强。明白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自然而然过渡到下一个内容,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相同吗? 通过探究迷宫实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直接感受到不同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别,活动也在某种程度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狼孩的故事,引导学生主动意识到人的学习行为有一个关键的形成时期,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小结巩固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意义和联系。 先天性行为的获得方式是? 学习行为的获得方式是? 先天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是? 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是? 先天性行为的意义是? 学习行为的意义是? 二者的联系是? 随后随堂检测,请同学回答问题。 学生共同回答。 生来就有的本能; 出生以后学习获得的; 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学生思考回答并解释。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意义和联系,利于学生把握知识脉络,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通过习题进行随堂检测,适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安排调整教学内容及计划。
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观察周边动物的行为并对其进行分类,下节课各小组进行成果分享。 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开放性的作业,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七、板书设计 §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按功能分类 二、按获得途径分类 1.先天性行为:获得方式——生来就有的 影响因素——遗传因素 意义——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2.学习行为:获得方式——出生后学习 影响因素——遗传和环境因素 意义——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