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09 18: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内容标准
●内容要点: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认知提示:义和团及部分清军爱国官兵抗击八国联军,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读: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农民阶级出于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来侵略的义愤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不畏强暴,进行了英勇抵抗,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但义和团运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了。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教学目标
●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扶清灭洋"的口号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唯物主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认识该条约的危害性,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实时的能力。
●依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相关史实。并结合教材内容一一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史实,认识其侵略本质。结合《辛丑条约》内容,逐条分析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影响,掌握分析具体史实的基本方法。
●感受义和团战士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了解八国联军的野蛮残暴的罪行,揭露帝国主义的残暴性,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课导入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不仅支付了巨额的赔款,丧失了大片领土,更重要的是,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
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那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新课讲授
一.义和团运动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1、兴起
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组织
广泛性反帝斗争组织
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清政府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粘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到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2、发展
政策
斗争
成就
引发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
这反映了义和团是爱国性,但是也说明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具有盲目的排外性,鲜明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3、口号
扶清灭洋
"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排斥一切洋人、洋物件,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二.抗击八国联军
英、法、美、德、意、奥、日、俄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0年6月
①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廊坊大捷等
②天津的失陷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原因
过程
时间
结果
根本原因: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率领人
西摩尔
英国海军司令
义和团运动失败
八国联军占领下的北京城
八国联军为炫耀武力,在紫禁城举行阅兵式。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的乾清宫。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2、内容、危害:
1901年
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内容
危害
使清政府的经济长期受制于列强
危害
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危害
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区和清政府,便于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危害
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危害
清政府改变了其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3、影响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签订国家
赔款
土地
其它
影响
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英 中日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五口通商 通商;设厂 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沿线要地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堂演练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2.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D
3. 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
4、有一张发行于1900年的外国明信片,画面描述的是8个身着不同制服的外国士兵正在围攻“中国龙”。它所反映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D
5.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下列对他的表白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列强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
③他认识到中国人民具有不屈的斗志
④欧美日本各国不应该侵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