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血液 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难点)
2. 理解成分输血的意义。(重点)
3. 认同义务献血的行为。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① 血量
成年人血量为体重的7% ~ 8% ,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一个人一次的失血不超过血量 (约 mL ),靠自身调节可后续恢复正常。一次失血若超过30%( ~ mL ),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 。
② 输血和血型
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前应先对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进行 。
人类血型系统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 、 、 和 四种血型。输血时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 ,阻碍血液循环。因此,输血一般应以输 为原则。
③ 大力提倡无偿献血
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 mL,只有总血量的5% 左右。
规定自1998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 制度。
(二)重点探究
① 计算某人的血量(基础训练15页第2题,小组讨论)
② 成分输血
根据患者所需血液的成分进行输血的方式,成为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可以提高 ,同时由于没有输入患者不需要的成分,不会增加 。
练习:基础训练16页非选择题第1题 连线
③ 模拟“血型鉴定”(课本32页 小组)
1、输血必须输同型血吗?
2、哪种血型是万能受血者?哪种血型是万能献血者?
3、讨论:基础训练16页非选择题第3题
(三)课堂小结(同桌互相检测)
1、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百分之多少?
2、输血前应先进行什么?输血一般以什么为原则?
3、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引起什么后果?
4、成分输血:不同症状患者输入的血液成分?
三、当堂检测
1、某人的血型是AB型,如果需要输血时,最好给她输入的血型(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2、 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 ( )
A、 损失200~300毫升的血液,对人体丝毫没有影响
B、 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会因身体的自动调节,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补充
C、 少量损失血液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
D 、血液的减少可以有防御保护作用
四、能力提升(选做题)
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发生凝集的红细胞确的图示是 ( )
五、作业布置 基础训练 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