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三上 5.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上 5.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0 09:5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北京版三年级上册第62页、64页。
学习目标:
1、通过摸、折,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变角”活动,知道角有大小。
3、通过观察,会用尺子正确的画角。
4、通过欣赏图片,体会角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具准备:课件、圆形卡纸、学生每人一个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画,画上有什么?(课件出示鸟)看看它是由哪些我们所熟悉的图形组成的?
课件出示校园图
师:仔细看看这校园里哪些地方藏着角,比比谁的眼睛亮?
师:小朋友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
1、触摸感知角.
师拿出三角尺。
师:它的身上有角吗?在哪?谁来指一指?
师:请同学拿出你们的三角尺,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生一起摸顶点
师:这个摸上去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刺刺的。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尖尖的,刺刺的叫作角的顶点。它是角的一部分。(板书顶点)
师:再伸出手来摸摸这?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滑滑的。
师:我们把直直的,滑滑的叫做角的边。(板书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让学生知道尖尖的地方就是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
小结: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巩固练习:
师:我也请来了一些图形,仔细的瞧瞧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
出示PPT(判断哪些图形是角?)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折一折
1、师:咱们班的同学可真棒,老师情不自禁的要夸夸小朋友,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大家,礼物就装在刚才老师发给同学的信封里,打开看看吧。(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
2、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折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二)比一比
咱们班的同学真是心灵手巧,动手能力不错,现在给你们两条小木条当作两条边,一个钉子当作顶点,你们能做出一个角吗?动手试试吧!
师:角做好了,咱们来玩一玩这个角吧。我想把角变大,怎么办呢?
学生自主操作
师: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生:就是把这两边拉开些。
师: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把角的两边张大些。如果我想把角变小些,又该怎么做呢?
生:把这两边拉近些。
师:就是把角的两边张口变小些。
从学生中拿出一个角和老师的角进行比较。
师: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生:这位同学的角大,老师你的角小。
师:为什么?
生:这位同学的角的张口大些,你的角的张口小些。
老师拿出剪刀,把老师的活动角的边剪短些。
师:我的角的大小变化了吗?
生:没有。只是边边短了。
1、师生小结: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练习:比较角的大小
PPT出示。
(3)画角
师:多神奇的角啊,想不想把它画下来?不急不急,先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老师黑板上画,学生看。
师:我先画了什么?
生:顶点。
师:我再画了什么?
生:边。
师:没错,我先画了顶点,再画了两条边。要记得,边要从顶点出发,朝着不同的方向画。还得请我们的尺子来帮忙。同学们动手画画吧。
学生画,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四、总结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呢?
五、闯关练习
1、填空
2、数数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七、欣赏角的图片
欣赏课件中的图片,并指出图片中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