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第二章
气候——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和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认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并能分析其原因。
2.通过阅读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理解其划分依据。
3.通过对比区域景观图,分析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新课导入
江西某地
甘肃某地
200mm
400mm
800mm
1600mm
一、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1600mm
<200mm
(一)空间分布不均
读图观察:
在图中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
吐鲁番葡萄产区的荫房
200mm
400mm
800mm
1600mm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1600mm
<200mm
秦岭
淮河
递
减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原因:水汽主要来自海洋。
读图思考:
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不仅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读图:观察各城市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
4~9月
4~8月
7~8月
7~8月
读图观察:四个城市降水集中分配在哪个季节?
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
(二)时间分配不均
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
4~9月
4~8月
7~8月
7~8月
6个月
5个月
2个月
2个月
读图观察:四个城市降水超过100mm的有几个月?
读图观察:四个城市的地理位置。
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2:
我国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6个月
5个月
2个月
2个月
夏 季 风
南部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东北
5月
6月
7、8月
9月
10月
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北方
南方
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中国地图来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材)
原因:
我国降水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降水集中在夏季。
夏 季 风
思考:请计算北京年降水量最低值、最高值与平均值的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805mm
338mm
北京降水年际变化大。
北京年降水量极值
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3:
降水年际变化大。
1971-2010年上海市年降水量变化
1990-2010年广州市年降水量变化
原因:
夏季风
势力强,
推进迅速
势力弱,
推进迟缓
北方降水比往年多
南方降水比往年少
南方降水比往年多
北方降水比往年少
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正常年份雨带推移图
影响
多水旱灾害
二、干湿地区的分布
(一)划分依据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降水量 蒸发量
>
气候干燥
降水量 蒸发量
<
气候湿润
(二)我国干湿地区分布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
400 mm
800 mm
200 mm
你能找到各干湿地区分界线对应的年降水量线吗?
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位于天山北麓,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处于迎风坡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三、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一)气候干湿程度影响植被生长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沙漠戈壁
(二)气候干湿程度影响农业类型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以畜牧业为主
湿润区、半湿润区:以种植业、林业为主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小麦:喜温凉作物,比较耐旱。
水稻: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
(三)气候干湿程度影响农作物分布
湿润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多种植需水量大的农作物,如水稻等。
半湿润区:以旱地农业为主,多种植较耐旱的农作物,如小麦等。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江西某地
甘肃某地
(四)气候干湿状况影响建筑
课后探究
我国气候的干湿状况还影响不同地区的传统交通方式和传统节日。
请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干湿地区的传统交通方式和传统节日。
课堂小结
气候——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一、我国降水分布不均
1.空间分布不均
2.时间分配不均
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规律:
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
2.我国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3.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二、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
4个干湿区:
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三、降水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植被
农业类型
农作物
建筑
……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第二章
气候——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答疑
学习目标
学会分析降水的类型。
基础知识
① 水汽
凝结核
一、基本概念
降水是一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是自然界中发生的雨、雪、冰雹等现象的统称。
二、基本要素
——空气上升过程
③ 降温
三、降水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具体类型
一、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对流雨。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特别是在赤道地区。
对流雨形成示意图
乞拉朋齐
拉萨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
降水集中在迎风坡,背风坡降水少。
二、地形雨
地形雨形成示意图
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在中纬度的季风区,锋面雨较多。
(我国主要的降水类型)
三、锋面雨
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四、台风雨
热带洋面上暖湿气流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台风雨。
典型案例
下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题。
1.图中内华达山脉两侧海拔2000m处的降水量差值约是
A.250 mm B.500 mm
C.750 mm D.1000 mm
2.造成②地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植被分布 D.地形起伏
B
D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