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课件-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课件-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10 06:3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回顾
问题1: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段时,电压表的示数代表什么?
电动势的大小
干电池电动势:1.5V
三个西红柿串联电动势:2.5V
回顾
分别将两个电池与小灯泡进行串联
与干电池串联:小灯泡发光,较亮

回顾
与水果电池串联:小灯泡发光,较暗

分别将两个电池与小灯泡进行串联
回顾
现象:
电动势小的干电池,连入灯泡发光比较亮;
电动势大的水果电池,连入灯泡反而发光较暗。
问题2: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电路中的电源做出回答。


思考:内电路在电源内部,如何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呢?
新 课
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可以粗测到电动势
当电源内阻较小时,此法可以直接粗测电动势;
当电源内阻较大时,此法不太适合测量电动势。
电压表与电源串联时,形成的是闭合回路
方案1:直接测量法
新 课
根据 可知,若使得电路短路,则有
此方案只能粗测电动势和内阻
(1)外电路的电流表本身有电阻,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不等于短路电流。
(2)不利于电表和电源的安全
方案1:直接测量法
新 课
方案2:根据 可知,若测得外部电路的电阻和电路总电流,则能计算E和r的大小。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方案2:电流表、电压表测量法(伏安法)
新 课
1、实验方案:(1)电流表测电路电流;(2)电压表测路端电压;
(3)移动滑变改变外电阻,测量多组实验数据(U、I)
2、设计电路:
3、实验操作:闭合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相应的U和I
R
V
A
新 课
4、数据处理:(1)公式法:
U1、I1
U2、I2
E=U1+I1r
E=U2+I2r
化简则有:
4、数据处理:(2)图像法:建立U-I坐标系
新 课
某次实验结果的U-I图像
思考
图像与横轴交点代表什么?
图像与纵轴交点代表什么。
图像与横轴交点代表短路电流
图像与纵轴交点代表电动势
4、数据处理:(2)图像法:建立U-I坐标系
新 课
某次实验结果的U-I图像
E = 纵轴截距
r等于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新 课
误差分析1
R
V
A
测量值:
误差来源:电压表分流
真实值:
分析结果:E测 < E真 r 测 < r 真
新 课
误差分析1
R
V
A
从图像的角度
I/A
E真
U/V
I短
E测
U
I
I测
真实
测量
新 课
从等效电路的的角度分析误差
将电源与分流的电压表看成内部,等效为电源。
此时将外电路断开,则U示数为E测,此时由于电源内阻,所以E测此时r测为rV与r并联,r测R
V
A
+
-
R
V
A

+
-
E测 r测
新 课
由分析可见,用此种方式测电动势和内阻会出现一定误差。
请你根据误差出现的原因分析,什么情况下,测量误差较小?
误差来源:电压表分流。
则电压表分流越小,则测量误差就越小。
此法适合测量内阻较小的情况,且所测内阻偏小
R
V
A
新 课
设计电路2
R
V
A
还有如图所示电路也可以进行测量
若以此方式连接测量结果有无实验误差?误差发生原因是什么?测量值和真实值有何关系?
新 课
误差分析2
R
V
A
测量值:
误差来源:电流表分压
真实值:
分析结果:E测 = E真 r 测 > r 真
新 课
误差分析2
I/A
E真
U/V
I短
从图像的角度
真实
测量
R
V
A
新 课
从等效电路的的角度分析误差
R
V
A
+
-
V
E测 r测
R
V
+
-
E测 r测
将电源与分压的电流表看成内部,等效为电源。
此时将外电路断开,则U示数为E测,此时E测=E真。
此时r测为rA+r,r测>r真
新 课
由分析可见,用此种方式测电动势和内阻会出现一定误差。
请你根据误差出现的原因分析,什么情况下,测量误差较小?
误差来源:电流表分压。
则电流表分压越小,则测量误差就越小。
此法适合测量内阻较大的情况,且所测内阻偏大
R
V
A
新 课
R
V
A
R
V
A
联想记忆:内测E准r大;外测E小r小
对电源r而言,可视为外接法
对电源r而言,可视为内接法
5、注意事项
(1)为了使得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内阻较大的旧电池进行实验
(2)本实验在电键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位置处
(3)在实验中不要将电流调得太大,读数要快,每次读完数后立即断电,以免使电动势和内阻发生变化
(3)要测出不小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一些
新 课
小试牛刀
例: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已知RA≈0.5Ω, RV≈6kΩ,
(1)若被测电源电动势约6V,内阻约0.5Ω,则应采用 电路;
(2)若被测电源电动势约2V,内阻约100Ω,则应采用 电路
R
V
A

R
V
A

甲(外)
乙(内)
思考:不论使用限流外接法还是内接法都会有一定的误差,综合分析两者的优缺点。
内接法测量电动势没有系统误差,但是内阻测量误差过大;
外接法测量电动势和内阻都有误差,但两个误差都较小。
新 课
伏安法中,实验室一般选取外接法进行实验
创新
思考:若实验室无法同时提供电流表和电压表,在已知器材有电池、开关、导线、电阻箱、电压表(电流表)的情况下,如何设计电路可以测得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器材1:电池、开关、导线、电阻箱、电流表
电路可建立,如图所示
方案3:电表与电阻箱测量法
创新
实验原理1:外电路为电阻箱,由E=U+Ir可得E=IR+Ir,测出通过电阻箱的电流进行换算,间接得出外电压
实验操作1:连接图示电路,调节电阻箱R,记录对应的I、R值
方案3:电表与电阻箱测量法(安阻法)
R1、I1
R2、I2
E=I1R1+I1r
E=I2R2+I2r
公式法
处理实验数据
创新
方案3:电表与电阻箱测量法(安阻法)
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将测量出的I和R建立关系,观察即可
E=I(R+r)
不好观察I与R的关系
化曲为直
创新
方案3:电表与电阻箱测量法(安阻法)
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可得图像
由图像可见:斜率k=E;纵轴截距代表内电阻r
误差分析
测量值:
误差来源:电流表分压
真实值:
分析结果:E测 = E真 r 测 > r 真
创新
方案3:电表与电阻箱测量法(安阻法)
与内接法分析结果相同
创新
实验器材2:电池、开关、导线、电阻箱、电压表
电路可建立,如图所示
方案3:电表与电阻箱测量法(伏阻法)
创新
实验原理2:外电路为电阻箱,由E=U+Ir可得 ,测出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即可进行换算,间接得出电流
实验操作2:连接图示电路,调节电阻箱R,记录对应的U、R值
方案3:电表与电阻箱测量法(伏阻法)
R1、U1
R2、U2
公式法
处理实验数据
创新
方案3:电表与电阻箱测量法(伏阻法)
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将测量出的U和R建立关系,观察即可
创新
方案3:电表与电阻箱测量法(伏阻法)
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可得图像
误差分析
测量值:
误差来源:电压表分流
真实值:
分析结果:E测 = E真 r 测 > r 真
创新
方案3:电表与电阻箱测量法(伏阻法)
与外接法分析结果相同
小试牛刀
【例题】为了测量由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左)实验电路,其中R为电阻箱,R0=5.0Ω为保护电阻。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得到多组相关数据,且建立了如图(右)所示关系图像。已知图像拟合为一条直线,由此图像求得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分别为多少?
答案:
E=2.9V;r=1.1Ω
创新
方案3:电表与电表测量法(伏伏法)
思考:若实验室器材缺少,在已知器材仅有电池、开关、导线、电压表(电流表)的情况下,如何设计电路可以测得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前提:有已知内阻的电表(如已知V1内阻为R0)
实验原理1:外电路仅有电压表,已知V1准确内阻的前提下,可以计算出实际真实电流计算
实验操作1:连接图示电路,开关先打到1,可通过已知RV测出此时的实际电流和电压;开关再次打到2,可以得到第二组数据
创新
方案3:电表与电表测量法(伏伏法)
数据分析:根据已知内阻的电表计算
开关打到1:
开关打到1:
无系统误差
创新
方案3:电表与电表测量法(安安法)
前提:有已知内阻的电表(如给定表头G,已知内阻为Rg)
数据分析:根据已知内阻的电表计算
开关闭合:
无系统误差
小结:测量电动势和内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