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单元导语解读
单元导语原文
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对自身的挑战;科学幻想,依据科学技术的原理、发展趋势以及科学假说,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的大胆想象。阅读本单元反映探险与科幻题材的文章,能激发我们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与想象力。本单元还选有一篇文言短文,讲述的故事对我们认识事物、探究事理颇具启发意义。
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另外,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单元导语解读
一、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意义、价值
本单元的主题是“探险与科幻”。其中包括两篇传记文学、两篇小说。
《伟大的悲剧》这篇传记叙写了斯科特等南极科考队员的壮举,赞美了他们勇于探索、团结协作和为胜利者做证的诚信精神,除了对这些精神的赞美之外,胜利者阿蒙森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定计划、而失败者斯科特凭推理制定计划这截然不同的做法也会给广大学生带来深深的启迪,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传记文学,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从中理解传记文学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太空一日》节选自航天员杨利伟撰写的个人传记《天地九重》,文章分别就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索、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进行了具体介绍,文中充满着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字里行间流露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这些都非常值得当下的初中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内化、学习。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学生在阅读时会充分感受作者非凡的想象力,从而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多处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多处运用伏笔,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阅读情趣,学习本文会加强学生对设置悬念和伏笔的理解运用能力。
《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的一篇文言笔记小说,文章叙写了寻找落水石兽的过程,寺僧考虑不周盲目行动,讲学家空谈事理、主观臆断,结果均未打捞到石兽,只有老河兵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际经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作出了正确推断,“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文章结尾启发读者深层的思考:“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生活中太多的事情,都应遵循“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尊重经验丰富的实践者,不能缺乏周密的论证却脑袋一拍主观臆断草率决定,学习本文,会给学生带来理性的深入的思索和启迪。
二、本单元的内在逻辑结构及指向的核心素养
1.本单元内在逻辑结构
本单元单元导读第2段共3句话。其语法关系如下:
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另外,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这段话,第1句明确了目标之一:“学习浏览”。怎样学习“浏览”呢?第2、3句指出了具体做法:首先,“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这样做了之后,了解了文本中的主要信息,是不是就没事可做了?当然不是,教材编者进一步作出指导,即“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这就要求读出深度来,深入理解文意后,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由此可知,浏览的读书方法,不是要你蜻蜓点水式地读,而是要深入内心地读。
2.本单元指向的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语言材料(了解科幻小说、文言笔记小说、文学传记的特点,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和言语活动经验(学习巧设悬和埋伏笔);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思维发展与提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对科幻作品的直接体验,深入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读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创新思维。
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鉴别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例如:热爱祖国、热爱航天事业、热爱亲友、做事科学严谨、勇于探索、团结协作、为胜利者作证的诚信、实践出真知等等。
三、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抓住书中关键词句,获取自己所需信息。
2.能对文章的材料和中心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教学重点: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能抓住书中关键词句,获取自己所需信息。
教学难点:能对文章中的材料和中心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四、本单元的教学建议、指导
教学时,教师尊重本班学生的阅读现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学生现有基础上,实施“浏览”的指导训练,教材编者在《伟大的悲剧》文本前的“预习”中指出:“本文约4000字,请尽可能在10分钟内读完”,这里用的是“尽可能”,不强求一律必须10分钟内读完,因为城乡七年级学生阅读速度差距较大,教师一定要面对眼前的“这个班”阅读状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展开“浏览”能力训练,目的是在学生“浏览”阅读的实践中习得方法、学会“浏览”。
在开始“浏览”前,教师要作出必要的指导。共性指导:限时阅读、不分心、不走神。结合文本特点提出个性指导:比如《伟大的悲剧》读前可指导学生浏览时,随手画出文中表明时间、地点的句子,勾出令你感动的词句。再比如学习《太空一日》这篇文章时,在学生阅读前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借助文中的小标题从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浏览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浏览那些“展现作者精神”的语句,从而达成“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我们要学习杨利伟叔叔哪些可贵的精神”这一人文目标。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浏览。比如《带上她的眼睛》这篇自读课,学生可以借助旁批进行浏览,带上“浏览课文,请勾出本文设置悬念和运用伏笔”的句子,看谁找得又准又多”这一问题开始浏览全文,这样就置“浏览”于有意思有意义有抓手的能力训练中,避免了漫无目的信马由缰式地空浏览,一定要让“浏览”训练有着力点。
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和质疑。比如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人们经常说“成王败寇”,作者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作传?阅读《带上她的眼睛》一文时,有学生提出疑问:本文多处埋下伏笔,这样写有哪些好处?科幻作品,在小说细节上有没有生活的真实性?在学习《河中石兽》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这里的“笑”有怎样的意味?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要在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互相解疑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深刻性、周密性、创新性。
教师要相信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本单元中,《河中石兽》是一篇文言文,必须避免教师越俎代庖讲译到底的做法,防止“师讲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教学效果低下,而且助长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反感情绪,等到已成事实,想往回拽,就很不容易了。课上,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文言文自学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对子互读、小组赛读、班内朗读展示等方式使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节奏鲜明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文下注解独立自主疏通文意,自己解决不了的,用红笔下加圆实点,待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后注明在文旁,教师静静地巡查全班学情,以便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启发式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集中解决。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自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证,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独立自学的习惯和同伴互助的意识得到了培养,教师“讲”在了学生需要的“当讲”之时,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指导带来的“解渴”和“满足”之感,真正做到“讲学生之所需”。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说明:本单元导语解读依据2020年印刷的七下教材作,最新教材中已将《河中石兽》替换为《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