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02 19:0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走近沉重的美丽
1.齐读引文,思考:法国哲学家萨特在参观完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遗址后有何感受?
2.默读正文,读后试着概括正文四个部分的内容,同时也请找出体现作者聂华苓观感的词。
四、发现沉重的美丽
1.屠杀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野蛮、最可耻、最卑劣的行径,是令人发指的残酷行径,但两个不同国度的作家参观后却不谋而合地感受到了“美丽”,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合常情的感受呢?他们所说的“美丽”表现在什么地方?
(师范读一、二节部分语段,营造一种沉重又美丽的课堂气氛。)
提示:
(1)萨特的“美丽”缘于克拉库耶伐次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
(2)聂华苓显然也深有同感,她用深沉的笔触记录下了南斯拉夫小说家莫马·迪密其讲述的一个英勇抗暴的事实:“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面对敌人的枪口,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这是一堂用生命反抗暴力的活生生的英勇抗争课,面对血腥的屠杀,不屈服,不乞怜,不背叛,不苟且偷生,从容就死,这是令人崇敬的美丽的记忆。
(3)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生命才刚刚开始,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被残杀者的心灵是美丽的。
(4)拾取死难者的片纸只字,在小纸片或身份证上,赤裸裸地展示他们“临死前几分钟”的心灵世界,表达他们对亲人、对生活强烈的爱和美好的愿望。
(5)多年后,日本作家还在为日军的罪行进行狡辩,这是沉重的;西德作家却在死难者面前沉重地忏悔,深刻地反省,代上辈人受过,这是美丽的。
(6)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那段残酷的历史:每年的这一天,不管是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还是凄风苦雨、天昏地暗,成千上万的人——老年、青年、孩子,各种艺术家——诗人、画家、雕刻家、剧作家、演员、音乐家,都到这儿,用各种方式——诗歌、合唱、短歌剧,来纪念他们。这更是美丽的。
(7)南斯拉夫人民这样做,并不是想表达愤怒并激起民族复仇的情绪,他们是想年年不间断地表达这样一种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这显然会引发读者深沉的悲哀和思考,这是尤其美丽的。
五、比较沉重的美丽
课文重在为我们再现被屠杀者的英勇,被害孩子们那一颗颗善良、美好而崇高的心灵。如果我们转化一下描写角度,同样是描写这次大屠杀,把悲剧化为单纯的事实陈述,那么文章带给读者的感受是否会有变化?比较两篇文章,哪篇会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感受?
改文:听!阴风怒号。一片死寂。看!血流成海。尸体成堆。一个幸存者说:“我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四十七年来常常在半夜惊醒,眼前出现的是让我至死都无法忘怀的一幕。那时我只是右臂受伤,疼得昏死过去。当我醒来以后,感觉被什么东西压着,伸出手去,冰冷,刺骨的冰冷一下子从指尖传到了心里。此后,我决不喝任何加冰的饮料,我害怕回忆起那死亡的感觉。我用左臂推开尸体坐起来,看到了可怜的桑迪,穿着他那件心爱的白衬衫,瘦弱的胸膛上绽开了血红血红的花。还有一刻也停不下来的尼克,像恶作剧似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我向前走去,一个庞大的身躯横卧在路上,那是瓦伦比老师。子弹从他的太阳穴射进去,他瞪大了眼睛,像被惹怒了似的。我叫他,可他不回答。地上的泥土发出一种令人作呕的腥味。这太可怕了,我的一生都在这可怕的梦魇中度过。”
(提示:改文给我们的感受是恐怖,是可怕,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残忍。而原文给我们的感受是疼,那样纯真的、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更凸现了法西斯纳粹的凶残,更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六、再寻沉重的美丽
悲剧带给我们的震撼效果是让人久久难忘的。我们的生活中或者我们看过的影视作品中,有没有这样的悲剧,虽然结果是令人伤心的,但却震撼我们的心灵?
(播放《泰坦尼克号》片段,请同学们从电影中找出沉重的美丽。)
七、课堂小结
悲剧使人产生一种冲劲、一股激情,鼓舞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用悲剧的美、悲剧的力量去唤起希望,进行斗争,激励人们冲破黑暗迎接曙光,提醒人们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