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03 人体的呼吸-2021-2022学年下学期【暑假生物作业】七年级八年级衔接(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温故知新03 人体的呼吸-2021-2022学年下学期【暑假生物作业】七年级八年级衔接(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10 09:14: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温故知新练03 人体的呼吸
1.(2022 单县三模)如图是一些关于呼吸过程的曲线图和模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ab段可表示图二(乙)肺内的气压变化
B.图二(甲)表示呼气过程,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
C.图一中b→c表示胸廓容积扩大的过程
D.图三中由Ⅰ→Ⅱ时,肋间外肌处于收缩
【答案】C
【解答】A、图一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下降,即图二中乙位置,A正确。
B、图二中甲肺回缩代表呼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16%,二氧化碳占4%,所以氧气含量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B正确。
C、图一中的b→c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此时胸廓容积缩小,C错误。
D、图三中的Ⅰ代表膈顶上升,膈肌舒张,表示呼气,Ⅱ代表膈顶下降,膈肌收缩,代表吸气,因此从Ⅰ→Ⅱ代表的是吸气,此时肋间(外)肌处于收缩状态,D正确。
故选:C。
2.(2022 牟平区一模)如图是测得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吸气过程
B.BC段肺处于扩张状态
C.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为4升
D.AD段曲线所示呼吸频率为36次/分
【答案】A
【解答】A、曲线AB段肺容量变大,表示吸气过程,A正确。
B、曲线BC段肺容量变小,表示呼气过程,肺容积缩小,B错误。
C、据图可见14秒左右该同学肺容量最大要大于4升,C错误。
D、曲线AD段表示在10秒内呼吸3次,可见该同学在一分钟内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D错误。
故选:A。
3.(2022 广西模拟)如图一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图二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膈在胸腔内所处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图一所示的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B.图一中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b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C.血液从1端流到2端,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图二中膈的位置由乙变成甲,该过程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答案】C
【解答】A、图一所示的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
B、图一中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b代表的物质是氧气,B正确。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从1端流到2端,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C错误。
D、图(二)中,膈的位置由乙到甲的过程中,是呼气过程,膈肌处于舒张状态,D正确。
故选:C。
4.(2022 海南)如图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积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bc段,肋间肌收缩
B.曲线cd段,膈顶上升
C.b点肺内气压小于c点
D.曲线bcd表示一次呼吸过程
【答案】C
【解答】A、曲线bc段肺容积增加,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A正确。
B、曲线cd段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B正确。
C、b点表示呼气结束的一瞬间,c点表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两者的气压是相等的,均等于外界大气压,C错误。
D、曲线bcd,bc段曲线表示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是吸气过程;cd段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是呼气过程,所以曲线bcd表示一次呼吸过程,D正确。
故选:C。
5.(2022 眉山)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大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在大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氧气从肺泡扩散到了血液
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因为二氧化碳从血液扩散到了肺泡
C.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气主要是通过溶解于血浆中来加以运输的
D.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血液间的扩散要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答案】C
【解答】A、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氧气从肺泡扩散到了血液,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有机物的分解消耗了氧。A正确。
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这是因为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随呼气排出。B正确。
C、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C错误。
D、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内的气体和血液中的气体存在浓度差:肺泡内氧气的浓度大于毛细血管内血液中氧气的浓度,所以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毛细血管内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D正确。
故选:C。
6.(2022 新化县校级模拟)饭后漫步在泗河岸,“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警示标语随处可见。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条手,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亡,生命之花过早调零,令人痛心不已。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肺泡处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含氧量增加,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吸气时胸廓扩大,游泳时水的压力影响了胸廓的扩大导致呼吸困难
C.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呼吸道的组成依次是:鼻腔→喉一咽→气管→支气管→肺
【答案】D
【解答】A、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肺静脉中流动的是颜色鲜红的动脉血,A正确。
B、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B正确。
C、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C正确。
D、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是先通过咽再通过喉。D错误。
故选:D。
7.(2022 宜昌)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小
C.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大
【答案】C
【解答】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
故选:C。
8.(2022春 平山县期中)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表示气体,①②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利用气体b,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B.图示中血液流经肺泡氧气含量增加
C.气体a和气体b的交换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D.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答案】C
【解答】A、根据气体扩散原理,a表示二氧化碳进入肺泡,b表示氧气进入血液,组织细胞利用气体b,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A正确。
B、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肺泡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正确。
C、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所以气体a和气体b的交换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C错误。
D、肺泡壁以及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C。
9.(2022 苏州)如图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黏液会形成鼻涕
B.③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C.④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
D.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答案】B
【解答】A、①是鼻腔,分泌的黏液形成鼻涕,正确。
B、②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③喉是发声器官,错误。
C、④是气管,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正确。
D、⑥是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正确。
故选:B。
10.(2022 苏州)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其中通过扩散作用实现气体交换的过程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答】过程②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和④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过程②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故选:D。
11.(2022 南开区模拟)如图,下列有关人体肺泡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泡位于气管的末端,数量很少
B.肺泡内有纤毛和黏液,有利于清扫和黏住灰尘
C.肺泡壁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答案】D
【解答】A、肺泡位于支气管的末端,数目很多,A错误。
B、呼吸道内有纤毛和黏液,有利于清扫和黏住灰尘。不是肺的结构,B错误。
C、肺泡壁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C错误。
D、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D。
12.(2022 邓州市二模)图甲是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膈肌从B位置运动到A位置的过程,对应图甲中的(  )
A.ab段 B.bd段 C.ac段 D.ce段
【答案】B
【解答】图有中膈肌从B向A移动时,表示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表示呼气。图甲中曲线bd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表示呼气。
故选:B。
13.(2022 市中区一模)如下表是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表,图甲表示呼吸全过程,图乙表示人在呼吸时膈肌运动模式图,图丙表示某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A   78.00%    21.00%  0.03%  0.97% 
B  78.00%  16.00% 4.00%  2.00% 
(1)表格中A、B瓶的气体分别对应图甲中的    气体(填字母),气体成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发生了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图甲的    (填序号)两个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图甲中d气体产生于    ,在血液中主要由    运送,最后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2)图乙是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型。其中A图表示人体处于    (填“吸气”或“呼气”)状态,图乙中的结构[③]处于    状态。此时肺内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气压差的变化对应的是图丙曲线    (填字母)段。
【答案】(1)c、d ②④ 气体扩散 组织细胞 血浆
(2)吸气 收缩 小于 AB
【解答】(1)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是有差别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由于组织细胞的利用,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可见表中A是吸入的气体,B是呼出的气体。图甲中c表示吸气,d表示呼气。呼吸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图甲中①肺的通气,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其中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氧进入血液后由红细胞运送到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组织细胞产生的d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由血浆运送,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2)图乙A中③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图丙中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
14.(2022 电白区校级二模)如图中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丙表示肺内气压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丁是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所示的结构由骨或软骨做支架,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能保证气体    ,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2)从图乙中可以直观地看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3)图乙中,a、b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肺内气体按照d方向运动时,图甲中的②所示结构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此时,肺内气压会如图丙中的    段曲线变化。
(4)据图丁分析,表示主动脉的是    (填字母),利于其推动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全身各处的主要结构是    (填“弹性纤维”或“平滑肌”)。
【答案】(1)通畅 清洁、温暖和湿润
(2)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3)二氧化碳、氧气 舒张 CE
(4)A 弹性纤维
【解答】(1)图甲中的①是呼吸道,②是膈肌。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是因为图甲中代码①呼吸道所示结构,他们由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流通畅。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和湿润。
(2)图乙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图,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3)图乙中,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N处流出的血液与M相比,最明显的成分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肺内气体按照d方向运动时,说明是呼气状态,图甲中的②所示结构处于舒张状态,肺内气压会如丙图中的CE段曲线变化。
(4)据图可见:A管壁最厚,弹性纤维的相对值较高,表示主动脉。主动脉的关闭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组织细胞,保证了血液的连续流动。
15.(2022春 青岛期中)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英美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其实对人体来说,氧气比食物和水更重要,细胞获取氧气首先要依赖人体的呼吸系统。如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图二、图三模拟了肋间肌和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图三表示血液流经某部位时气体成分含量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写出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肺的途径:   (用图一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二中A状态表示肋间肌    ,模拟    (吸气/呼气)。
(3)图三膈肌状态,对应图二的   (A或B状态),此时肺内气压    大气压。
(4)通过图二、图三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看出    为呼吸运动提供了动力。
(5)分析图四柱状图,该图表示发生在    处的气体交换,该过程需要通过    实现。
【答案】(1)A→E→B→F→C→D
(2)舒张 呼气
(3)B 小于
(4)呼吸肌
(5)组织细胞 气体的扩散作用
【解答】(1)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依次通过A鼻腔→E咽→B喉→F气管→C支气管→D肺。
(2)图二A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脊柱与胸骨之间的距离缩小,模拟呼气。
(3)图三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大气压,完成吸气。图二B肋间外肌收缩,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表示吸气。
(4)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叫呼吸肌。呼吸肌主要指的是肋骨间肌肉(肋间肌)和膈肌,肋间肌又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胸廓横向地扩张和收缩,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5)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由于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的氧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含量远远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因此,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迅速分离,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使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所以图三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温故知新练03 人体的呼吸
1.(2022 单县三模)如图是一些关于呼吸过程的曲线图和模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ab段可表示图二(乙)肺内的气压变化
B.图二(甲)表示呼气过程,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
C.图一中b→c表示胸廓容积扩大的过程
D.图三中由Ⅰ→Ⅱ时,肋间外肌处于收缩
2.(2022 牟平区一模)如图是测得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吸气过程
B.BC段肺处于扩张状态
C.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为4升
D.AD段曲线所示呼吸频率为36次/分
3.(2022 广西模拟)如图一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图二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膈在胸腔内所处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图一所示的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B.图一中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b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C.血液从1端流到2端,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图二中膈的位置由乙变成甲,该过程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4.(2022 海南)如图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积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bc段,肋间肌收缩
B.曲线cd段,膈顶上升
C.b点肺内气压小于c点
D.曲线bcd表示一次呼吸过程
5.(2022 眉山)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大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在大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氧气从肺泡扩散到了血液
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因为二氧化碳从血液扩散到了肺泡
C.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气主要是通过溶解于血浆中来加以运输的
D.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血液间的扩散要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6.(2022 新化县校级模拟)饭后漫步在泗河岸,“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警示标语随处可见。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条手,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亡,生命之花过早调零,令人痛心不已。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肺泡处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含氧量增加,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吸气时胸廓扩大,游泳时水的压力影响了胸廓的扩大导致呼吸困难
C.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呼吸道的组成依次是:鼻腔→喉一咽→气管→支气管→肺
7.(2022 宜昌)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小
C.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大
8.(2022春 平山县期中)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表示气体,①②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利用气体b,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B.图示中血液流经肺泡氧气含量增加
C.气体a和气体b的交换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D.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9.(2022 苏州)如图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黏液会形成鼻涕
B.③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C.④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
D.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0.(2022 苏州)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其中通过扩散作用实现气体交换的过程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2022 南开区模拟)如图,下列有关人体肺泡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泡位于气管的末端,数量很少
B.肺泡内有纤毛和黏液,有利于清扫和黏住灰尘
C.肺泡壁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12.(2022 邓州市二模)图甲是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膈肌从B位置运动到A位置的过程,对应图甲中的(  )
A.ab段 B.bd段 C.ac段 D.ce段
13.(2022 市中区一模)如下表是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表,图甲表示呼吸全过程,图乙表示人在呼吸时膈肌运动模式图,图丙表示某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A   78.00%    21.00%  0.03%  0.97% 
B  78.00%  16.00% 4.00%  2.00% 
(1)表格中A、B瓶的气体分别对应图甲中的    气体(填字母),气体成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发生了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图甲的    (填序号)两个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图甲中d气体产生于    ,在血液中主要由    运送,最后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2)图乙是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型。其中A图表示人体处于    (填“吸气”或“呼气”)状态,图乙中的结构[③]处于    状态。此时肺内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气压差的变化对应的是图丙曲线    (填字母)段。
14.(2022 电白区校级二模)如图中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丙表示肺内气压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丁是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所示的结构由骨或软骨做支架,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能保证气体    ,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2)从图乙中可以直观地看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3)图乙中,a、b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肺内气体按照d方向运动时,图甲中的②所示结构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此时,肺内气压会如图丙中的    段曲线变化。
(4)据图丁分析,表示主动脉的是    (填字母),利于其推动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全身各处的主要结构是    (填“弹性纤维”或“平滑肌”)。
15.(2022春 青岛期中)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英美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其实对人体来说,氧气比食物和水更重要,细胞获取氧气首先要依赖人体的呼吸系统。如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图二、图三模拟了肋间肌和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图三表示血液流经某部位时气体成分含量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写出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肺的途径:   (用图一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二中A状态表示肋间肌    ,模拟    (吸气/呼气)。
(3)图三膈肌状态,对应图二的   (A或B状态),此时肺内气压    大气压。
(4)通过图二、图三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看出    为呼吸运动提供了动力。
(5)分析图四柱状图,该图表示发生在    处的气体交换,该过程需要通过    实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